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阆题。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阆题。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客、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宣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面对当今世界形势和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对国际关系和人类前景的基本主张。

当代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深入交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融合时,相互之间多一些文化尊重,多一些文化基因的“链接”,其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中国人民希望睁开眼睛看世界,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学习、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同时,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人的中国梦,了解中国文化中“天下观”“和谐观”等观念的深刻内涵,了解中国人倡导建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本源。如此,西方国家将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发现新的机会,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中国如何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多一些文化基因“链接”。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理性。

(3)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请列举两个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契合的名言。

 

(1)①发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好、发展好中华文化,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其他国家增强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②遵循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搭建中国和其他国家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文化对外交流。(如考生写到“文化是世界的”可给分);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如考生写到“文化是民族的”可给分)(如考生写到“尊重文化多样性”可给分) (2)①矛盾双方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发展各异,竞争激烈,具有斗争性;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具有同一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抓住了当今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统一性方面。②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尊重各国差异,包容多样为前提,主张包容差异,鼓励各国在自己的差异性基础上发展。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路,就是遵循相互作用规律,大胆运用相互合作与相互竞争这两方面的推动力,使之产生正能量,来推动世界和我们国家各方面的繁荣发展。 (3)协和万邦;和而不同;世界大同;同舟共济。(两条即可) 【解析】本题以党的十八大报告为背景,组织三个设问,检测学生对文化和哲学知识的掌握,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核心素养。 设问一要求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中国如何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多一些文化基因“链接”,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可知:中国人民希望睁开眼睛看世界,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学习、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这有利于中国文化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相互吸收有益成果,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多一些文化基因“链接”,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齐心协力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共筑精神家园;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深入交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融合时,相互之间多一些文化尊重有利于中国先进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话语权。 设问二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理性。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结合材料可知: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发展各异,竞争激烈,具有斗争性;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具有同一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抓住了当今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同一性方面;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尊重各国差异,包容多样为前提,主张包容差异,鼓励各国在自己的差异性基础上发展;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路,就是遵循相互作用规律,大胆运用相互合作与相互竞争这两方面的推动力,使之产生正能量,来推动世界和我们国家各方面的繁荣发展。 设问三要求列举两个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契合的名言,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符合主题回答两条名言即可。   同一性(统一属性) 斗争性(对立属性) 含义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体现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联系 ①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工智能是连续两年写入政府报告的新动能,是国家战略发展的核心技术,它将助力现代化生产,提高政府服务水平,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催生着新的经济业态,重塑着经济模式。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下表。

①分析家居智能化的经济影响。

 

(智能生产)

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生产、管理、仓储、销售、物流等导致企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大批人工劳动被节省,普通工作岗位大量减少。与此同时,机器人生产企业前景广阔:

 

②面对生产智能化挑战,劳动者应如何应对。

 

(智能服务)

未来,人工智能可以在教育、交通、医疗、养老甚至消防、救援等领域大有可为。

 

③从所列领域中任选其一或提出一个新的领域,并分析该领域实现智能化的可行件。

 

 

 

 

材料一智慧政务是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技术手段,提高政府在办公、监管、服务、决策,执行以及监督等环节和领域的智能化水平,形成高效、敏捷、使民的斯型政府,实现”电子政务”向“智慧政务”的转变

(2)阅读材料一,结合《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建设智慧政务的认识。

 

材料二    经过几十年发展,人工智能已经从科幻小说王的概念,变成了当今科技发展的主流。人工智能在某些领域能够比人类更出色地解决问题,比如大数据筛选等。然而,某些人类擅长的领域里.机器人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比如常识推理、提出精彩的问题以及“跳出来”想问题等。公众号“清华研读问”曾经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向同学们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提到最多的是人工智能发展对人类的威胁,占37%:这当中23%的同学担忧人工智能会拥有自己的思维和意识,从而使得人类失去对其的控制,另外14%的同学担忧人工智能将在各行各业与人类竞争工作机会,并最终取代人类。

(3)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分析如何正确看待人工智能发展。

 

查看答案

1962年,国家林业部决定在河北承徳塞罕坝建设大型机械林场。55年来,面对极端困难的生存环境和恶劣条件,几代塞罕坝人艰苦创业、接力奋斗,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原沙地上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荒原变林海、沙漠成绿洲的生态建设奇迹。2017年12月5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尊重自然规律是“荒原变林海”的基础和前提

②正确发挥主现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获得“地球卫士奖”实现了建设者的真正价值

④荒原到林海的质变是几代人接续奋斗的结果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康有为认为认识的产生依靠感官与外界的接触,但“吾人之至渺小,吾人之知识至有限,岂能以肉身之所见所闻而尽天下之亊理乎?”所以“天下之物至不可测”。康有为的观点

①否认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否认了人们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③认为人的认识不能超出感觉经验

④看到了人的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智能手机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手机依赖症,使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正成为遗失的美好。要找回这种遗失的美好就应该

坚持矛盾的观点,权衡利弊,扬长避短       

坚持发展的观点,批判继承,与时俱进

坚持联系的观点,创造条件,趋利避害       

坚持实践的观点,立足实际,实事求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712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结合我国实际,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需要

①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人民币利率水平

②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增强人民币国际信用

③坚持去杠杆,降低企业债务率

④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引导经济脱虚向实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