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深化党和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要求通过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迫切要求党的长期执政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迫切要求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适应这个变化。当前,一些领域党和政府的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还存在问题,有待完善。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使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不断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材料二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近年来,为了“让文物活起来”,故宫博物院以观众为中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以差异化的标识和色彩增强各个展览的辨识度,说明文字文学化、通俗化。大力推动“数字故宫”建设,让传统文化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建立无墙的博物馆。同时,还邀请用户从文化消费者转变为积极的文化参与者甚至创造者,与央视合作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

(1)结合材料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中国共产党做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决定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3)请你就倡导广大人民群众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写两条宣传标语。(每条标语不超过20字)

 

(1)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针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作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有利于解决党和政府在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有利于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2)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思想,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引导人民群众从文化消费者转变为积极的文化参与者、创造者。②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科学技术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数字文化建设。④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利用大众传媒有效展示和传播传统文化。 (3)①学传统文化,做当代智者。②习四书五经,修德蕴之人。③传承古贤经略,播种栋梁之苗。④传承国学精华,陶冶精神情操。 【解析】本题以中国共产党做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决定和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为背景材料,分别从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角度设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中国共产党做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决定的原因,本题的知识范围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问题指向是分析中国共产党做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决定的原因,属于原因、意义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改革的性质、目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等角度来分析说明。 (2)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问题指向是分析如何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发展的实质、科学技术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等角度来分析说明。 (3)本题请考生就倡导广大人民群众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写两条宣传标语,本题比较开放,考生要围绕倡导广大人民群众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写两条宣传标语,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要注意每条标语不超过20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将加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2016年云南省共有21个县市入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指承担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重要生态功能,关系全国或较大范围区域的生态安全,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以保持并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区域。入选重点生态功能区有助于让家乡更加水碧、天蓝、地绿,干净、整洁、有序,让广大群众的生活环境更加安逸、舒心。国家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财政、投资等政策支持力度会大大加重。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得到快速发展,老百姓生活质量能得到明显提高。

材料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加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对相关县市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的职能”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查看答案

作业非要拖到最后一刻才写;工作非要等到截止日期才动手。宁愿焦虑地玩,也不愿动手先完成眼前的任务。别再对自己说“待会再做”,将大目标分解成多个小目标,从现在开始行动。生活早一点改变,梦想就会早一点实现!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①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学习、工作、生活之间的关系

②重视整体的作用,用大目标引领小目标

③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用梦想指引生活

④重视部分的作用,用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大做优,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出上述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①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②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与发展

④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下列古语与“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为山九仞,功亏一篑②新故相推,日生不滞

③积羽沉舟,群轻折轴④行生于己,名生于人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党中央三次设计第一个百年宏伟目标。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设计2020年目标:到2020年,GDP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二次设计2020年目标:到2020年,人均CDP2000年翻两番。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三次设计2020年目标: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②中国共产党努力做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

④中国共产党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总趋势

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