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进入2010年以来,旱灾、洪水、地震、泥石流、火灾等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粮食问题再...

进入2010年以来,旱灾、洪水、地震、泥石流、火灾等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粮食问题再一次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2010~2017年我国粮食持续8年增产,国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然而,要保持粮食供求长期基本平衡仍不容乐观。一方面,人口的增加、动物类食品消费增长和使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将扩大粮食需求;另一方面,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和保证种粮收益的难度加大,从而制约着粮食产量的提高。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我国粮食供求状况及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1)要全面分析矛盾。目前我国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但保持长期基本平衡不容乐观;既要看到粮食需求扩大的一面,又要看到制约粮食供给的一面。 (2)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以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给为重点,要严格保护耕地(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加农业投入等);同时抑制不合理需求,禁止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控制人口增长、倡导合理饮食等)。 (3)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应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而不能照搬别国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够解决粮食问题,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我国粮食供求状况及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要认真阅读材料,要看到目前我国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但保持长期基本平衡不容乐观。因此要以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给为重点,要严格保护耕地,同时抑制不合理需求,禁止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等。可运用矛盾分析法,从全面分析矛盾(一分为二)、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面,分析我国粮食供求状况及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年5月14日,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20位外国元首及政府首脑、3位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和来自130多个国家的约1500名各界贵宾出席论坛,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

“一带一路”战略以发展为目标,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新丝路精神,相关国家自愿平等参与,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积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这一符合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战略布局,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大智慧。

打造“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需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立足长远,共商、共建、共享,既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又互利互补。

“一带一略”建设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的?

 

查看答案

201710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在会上,他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目标。他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人口数量的增加,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促进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查看答案

近年来,中国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铁技术体系。今天,中国已步入高铁时代,并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铁输出大国。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表明

①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   

②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③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  

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哲学上看,创新要求人们(  )

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划清新旧事物的界限,抛弃传统 

大胆怀疑一切,破除一切           ④发扬辩证法的革命评判精神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一判断蕴含的哲理是(  )

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把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④坚持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