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1921年夏,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遭到法租界巡捕袭扰,被迫...

1921年夏,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遭到法租界巡捕袭扰,被迫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上继续进行,在这里完成了大会议程,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条小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中国共产党建党伟业所蕴含的伟大革命精神因此被称之为红船精神。2005年6月,习近平同志首次概括了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和历史地位,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红船精神本身蕴涵的厚重历史文化、高尚道德情操、远大奋斗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当前,我们要在新的时代实现新的目标,就要高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旗帜,就要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学习践行“红船精神”。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红船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相一致的意义

(2)“革命理想高于天”。据此,有人认为:高举旗帜我们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成功。请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评析这一观点

(3)我们回顾建党历史,弘扬红船精神,是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请你为弘扬红船精神拟两条宣传标语。(要求:每条标语的字数控制在15个字以内)

 

⑴ 有利于我们既能够在全社会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魂聚气和强基固本;同时,又能够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用先进文化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促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并且,二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能够在国民教育中形成合力,更加有效地为个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⑵ 题目观点具有合理性。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才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我们要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以人民为中心,才能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依靠人民的力量,实现中国梦。同时,我们要坚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⑶ 参考示例: 艰苦奋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创新的精神永葆生机和活力。 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开拓进取。 (结合红船精神的内涵、弘扬意义等方面来提) 【解析】本题以回顾建党历史,弘扬红船精神为背景材料,分别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角度设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的中华民族精神、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中等。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红船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相一致的意义,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知识,问题指向是分析红船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相一致的意义,属于意义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二者的一致性、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我们的中华民族精神等角度来回答。 (2)“革命理想高于天”。据此,有人认为:“高举旗帜,我们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成功”。本题请考生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评析这一观点,本题的知识范围是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属于观点辨析题,此类题目既不能绝对的肯定,也不能绝对的否定,应该肯定其合理之处,同时应该找出不合理之处,并且分别说明理由,最后还要针对不合理之处进行相关补充完善。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首先明确题目观点具有合理性并从意识的作用角度来分析理由;然后指出并不是高举旗帜,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成功,还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我们回顾建党历史,弘扬红船精神,是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本题请考生为弘扬红船精神拟两条宣传标语,本题是开放型试题,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发散思维能力,此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体解答本题考生要注意围绕弘扬红船精神这一主题,并结合红船精神的内涵、弘扬意义等方面来拟两条宣传标语,每条标语的字数控制在15个字以内,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当前,一些乡村仍存在留不住乡情、记不住乡愁,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生态退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振兴。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乡风习俗是一个地域的生活文化,是农村精神家园的底色。习近平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乡村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要保留乡村风貌,坚持传承文化。”我们要发挥传统文化在农村底蕴深厚、流传久远的优势,摒弃铺张浪费、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注重培育良好生活习惯和文明乡风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保障。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倡导文明乡风的理由。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3)请你为乡村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提出两条活动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当前,一些乡村仍存在留不住乡情、记不住乡愁,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生态退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振兴。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乡风习俗是一个地域的生活文化,是农村精神家园的底色。习近平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乡村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要保留乡村风貌,坚持传承文化。”我们要发挥传统文化在农村底蕴深厚、流传久远的优势,摒弃铺张浪费、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注重培育良好生活习惯和文明乡风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保障。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倡导文明乡风的理由。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3)请你为乡村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提出两条活动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生了国家监察委员会,与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形成了我国的监察体系。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通过制度设计补上过去监督存在的短板,对行使公权力的人员进行全覆盖、无死角监督,形成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惩治腐败的有效机制。将加强党的领导写入监察法,建立党统一领导下的国家反腐败工作机构,把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机制固定下来,着力解决反腐败斗争中存在的力量分散、行政监察范围过窄、纪法衔接不畅等突出问题。该法将反腐败斗争的成功经验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筑牢了国家监察体系的法治根基。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简要概括监察委员会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并说明监察法对建立国家监察体系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改革开放到本世纪初的20多年间,制造业流水线对工人的年龄限制非常严格,大多要招收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年轻工人,直到“用工荒”出现之后,它们对年龄的限制才越来越宽松。近年来,我国工业劳动力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全国工业从业人数与2012年相比2016年全国工业从业人员减少了1895万人,与2015年相比,2016年制造业31个大类行业中,24个行业的用工人数减少;2013年至2017年间,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从过去的两位数增长转为负增长。高耗能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的用工人数比重小幅下降,而高技术、装备制造业的比重大幅上升。自2013年服务业就业人口占比首次超越工业,截至2017年,服务业占比已升至5.6%,工业从业人员占比28.8%。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阐释近年来我国工业劳动力出现变化的原因,并说明这些变化对我国就业政策导向的影响。

 

查看答案

在中国,有超过70.3%的慢阻肺病人无症状,或是症状较少。但通过肺功能检测就会发现,这些病人的肺功能已经受损。有专家指出:“PM2.5浓度每上升10ug/m³,肺功能指标下降26mL。防治慢阻肺疾病,除了告诫大家要戒烟,改善环境也非常重要。材料警示我们(    )

①要善于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②要提高认识能力,正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

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要防微杜渐,将量变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