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

201510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表彰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材料一:1971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她再次翻阅大量中医药典,受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的启发,改进了提取方法,采用乙醚冷浸法低温提取,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之后命名为青蒿素。次年,“523项目”研究人员成功提取了高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材料二: 拉斯克评奖委员会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屠呦呦个人,这点燃了一个争议:奖项应该授予集体还是个人?无论蜚语再多,科学,始终有着客观的标准,通过争论可以将我们带近真理。

 

观点

支持者

科学研究应该要尊重“第一个发现”和“首创精神”,屠呦呦的研究组第一个用乙醚提取青蒿,在青蒿发现过程中起了关键的作用。

反对者

屠呦呦不能将功劳独揽。把奖颁给她一个人,对项目的其他参与者不公平,也不合理。与历史事实不符合。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在文化创新过程中应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科学,始终有着客观的标准,通过争论可以将我们带近真理。”

(3)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让人们发现了中国传统医学的价值,请你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就如何传承中国医学提出两条方法论原则。

 

(1)①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正确态度。屠呦呦翻阅大量中医药典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的过程反映了这一点。②要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受《肘后备急方》的启发,改进了提取方法,最终成功提取出青蒿素的过程体现这一观点。③立足社会实践进行文化创新,要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反对 “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2)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科学始终有着客观的标准。②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科学的内容是客观的。③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人们的立场不同,对诺贝尔颁奖对象产生不同的认识,但其中只有一种是正确的认识。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永恒的使命。在争论中可以将我们带近真理。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等等。 【解析】本题以屠呦呦的科研成果为话题,组织两则材料,设置问题,从三个角度检测学生对不同模块知识的掌握情况,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综合能力,培育政治认同、理性精神和公共参与核心素养,设问知识范围限定明确,难度一般。 第一问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在文化创新过程中应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整合与运用。从设问看,涉及两个关键词: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所以要建立这两个核心词间的横向联系,展开知识。解答时要从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创新的途径等角度入手,并注意结合材料中的做法进行分析,实现知识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第二问要求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科学,始终有着客观的标准,通过争论可以将我们带近真理”,属于分析说明型试题。首先分析设问,知识范围限定为“认识论”,“科学,始终有着客观的标准”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通过争论可以将我们带近真理”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永恒的使命。最后根据分析的思路整理成完整答案即可。 第三问,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让人们发现了中国传统医学的价值,请你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就如何传承中国医学提出两条方法论原则。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发散思维能力,是一道限制性开放式问题。解答时明确辩证法的知识范围包括: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和辩证的否定观;注意是方法论要求,只要符合这两个条件,言之成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实现中国制造业强国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目标。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实现该目标提出政策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正确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举措。

实体经济主要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既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知识、信息、艺术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虚拟经济一般是将资本换为股票、债券等价值符号,再通过交换而实现钱生钱的活动,广义上还包括为谋取暴利,通过炒作某种商品(如房地产)而进行的资本投机活动。资本过多的投入虚拟经济,会压缩实体经济的生存空间,导致不寒而严重的经济泡沫甚至有崩盘的危险。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陆续出台促进制造业回归的具体举措,通过战略规划、资金补贴、政策倾斜等,推动资本向实体经济快速转移。我国实体经济原有的低成本优势不再,许多内外资企业将生产、研发转投到发达国家或者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的压力下,我国的实体经济企业面临着成本高、税负重、融资难、融资贵的困难,产品质量普遍不高且同质化严重,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

面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困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加强品牌建设,增强产品竞争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也要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建设法治化的市场营商环境,使中小微企业更好参与市场公平竞争。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虚实作为一对相反而又相成的范畴,普遍存在于中国文化之中。譬如画作《深山藏古寺》(下图),画中无寺庙,只因有一位打水的老和尚,却让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寺庙的存在。下列选项强调“虚实相生”的有

①中医:病之虚实者,出者为虚,入者为实

②兵法: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③古诗词:写景为实,抒情为虚,虚由实生,实仗虚行

④书法:以虚明实,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对下图漫画《成功靠四人》(四人是指高人指点,贵人相助,小人找茬,个人奋斗)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高人指点”强调了客观条件对实现人生价值的影响

②“贵人相助”强调了外部矛盾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

③“个人奋斗,强调了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

④“小人找茬”强调了矛盾双方的对立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梦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前途漫漫任我闯,幸亏还有你在身旁。盼了好久终于盼到今天,忍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那些不变的风霜早就无所谓,累也不说累。”励志歌曲《今天》中的歌词,给我们的哲学感悟有

①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②信念是实现理想的决定力量

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④量的积累必然推动事物的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