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7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

2017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完成与天宫二号的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胜利完成“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任务,为下一步建造载人空间站建设任务奠定坚实技术基础。

2017年4月22日,第二个“中国航天日”在西北工业大学开幕,今年的主题是“航天创造美好生活”,旨在聚焦航天应用,展示航天技术造福民生、惠及百姓、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普及航天知识,培植创新文化,激发探索热情,推动航天事业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做-出更大贡献。来自国内外的航天官员、企业代表、专家学者齐聚大会,大会以科普周、开放日、知识竞赛和文艺演出等多种科普教育形式来传播航天知识,弘扬航天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国家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文化意义。

(2)为配合“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请你围绕航天事业写两条宣传标语,每天不超过20个字。

 

(1)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设立中国航天日,激发全民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热情,从而促进航天事业的发展。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设立航天日,普及航天知识,促进航天事业发展,推动航天事业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③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设立航天日,促进航天事业发展,推动航天事业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④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设立航天日,普及航天知识,培植新文化,激发探索热情,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创新精神。⑤有利于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让青少年感受中国航天发展的成就,有利于青少年树立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充满信心。⑥优秀的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设立航天日,对青少年普及航天知识,激发探索热情,有助于青少年自身的发展。 (3)中国梦,航天梦;树立报国之志,传承航天精神;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 【解析】本题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本题第一问要求考生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国家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文化意义。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需要考生充分解读材料,在此基础上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作答。故解答本题着重可以从文化的作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及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角度结合材料展开。本题第二问要求考生围绕航天事业写两条宣传标语。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中国梦,航天梦;树立报国之志,传承航天精神;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家在桃花溪的老李,在乡村经营了一家集餐饮、休闲于一体的山庄,生意兴 隆。儿子小李大学毕业后在城里一家企业工作。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小李想回乡创业,帮助老李打理生意,扩大经营,带领乡亲致富,造福乡里。不想遭到父亲老李的坚决反对。老李认为大学生回来当农民,给他丢脸了,没有出息。为此,俩人心情都十分郁闷。

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就小李和老李的事情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7年10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实施方案》。贵州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建设“多彩贵州公园省”为总体目标,以完善绿色制度、筑牢绿色屏障、发展绿色经济、建造绿色家园、培育绿色文化为基本路径,完善生态保护区域财力支持机制、森林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和面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护林服务机制,深化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加快构建生态与大扶贫深度融合、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的制度体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建设美丽中国、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作出应有贡献。

材料二

经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自2018年起,将每年6月18日设立为“贵州生态日”,这标志着贵州坚守“生态底线”的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贵州生态日”活动内容将围绕年度主题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活动将着力进一步强化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全省大力弘扬“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以实际行动参与到贵州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来,共同建设多彩贵州美丽家园。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贵州省是如何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建设美丽中国、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作出应有贡献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有关公民的知识,谈谈应如何为共同建设多彩贵州美丽家园贡献自身的力量。

 

查看答案

当前,我国总体上实现小康,人民对物质文化社会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说明(      )

①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   ②党完成了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任务

③任何社会意识的产生都有其物质原因   ④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呈现出阶段性特征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代诗人袁枚的《苔》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

①不妄自菲薄,要满怀信心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目标

②甘于平凡,也能让自己的人生和他人一样中富精彩

③环境的优劣,是影响个人前途和命运的主要因素

④面对困难,要培养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议上指出,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树立世界眼光,积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并结合中国实际加以运用。由此可见

①矛盾的共性包含个性,中国的经验是世界文明成果的组成部分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世界文明成果可以为我所用

③矛盾具有普遍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

④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必须立足中国国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