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自2017年10月1日起生效。

2016年6月、10月和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了《民法总则(草案)》,每次审议后,都将草案审议稿在中国人大网上公布,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网络征求意见先后历时3个月,《民法总则(草案)》一度成为“网红”,共有15503人次提出70227条意见。2017年2月13日~14日,法学专家学者对《民法总则(草案)》稿进行了最后审议,提出了100余处修改意见。2017年10月1日,《民法总则》正式施行。从起草到施行,《民法总则》体现了“开门立法、汇集民意”,有利于公民对民法的理解,也有利于增强公民的主人翁意识。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民法总则(草案)》向社会公布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原因。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向社会公布并征求各方意见是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尊重,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②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或拓展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有利于促进民主立法。 ③听取专家的意见,集中学者的智慧,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法学专家学者对《民法总则(草案)》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④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解析】本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通过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民主决策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民法总则(草案)》向社会公布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原因,考生可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向社会公布并征求各方意见是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尊重,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有利于促进民主立法;听取专家的意见,集中学者的智慧,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等角度进行说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发展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民主政治,需要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下列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和行使民主权利的表达中,对应正确的是(    )

①作为选民参加乡人大代表的选举活动——行使基本的民主权利

②通过网络论坛对政府拆迁工作提出批评——对政府工作进行民主监督

③通过人大代表反映共享单车管理混乱问题——主动参与基层民主管理

④参加某区政府机关举行的民主评议活动——公民自觉参与民主决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72月,公安部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将行政拘留执行年龄从16周岁降至14周岁。这一举措(   )

①便于公众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②有利于遏制校园暴力的发生,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

③有利于应对社会治安管理新情况,更好地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④表明公安机关按照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修订法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8年刚刚开始,全国新一轮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陆续展开,对于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的选举方式,理解正确的有(     )

实行差额选举——候选人之间进行竞争——为选民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实行差额选举——选民充分了解候选人——保障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实行直接选举——选民充分表达意愿——凸显选民在自我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实行直接选举——充分体现选民的意志——选民选择值得自己信赖的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2017411日,东莞市政府通过政府网站公布《东莞市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民如果就此发表个人见解,这种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是(    )

A. 专家咨询制度    B.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C.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D.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查看答案

(题文)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社会民众喉舌的社会舆论发挥的作用日趋重要。然而,司法独立与舆论监督是建设法治国家的两个重要参考因素,两者在最终的价值判断上高度一致,但是在实践中往往存在一定的冲突。曾经,一篇《法治社会不容“微博先审判》的文章引发关注,该文针对网络上一些民众对关注度较高的案件进行围观施压的做法提出委婉的批评,强调法治的程序性,提醒公众不能用偏澈的观点去施压,甚至“绑架”法律的正当程序。该文的主旨强调:

①公民权利不能凌驾于法律正当程序之上

②公民应该正确行使基本的民主政治权利

③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制度的高效性作用

④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