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汉景帝第三子刘德非常喜好儒学,但当时儒学还未成为正统,经过秦末的战争,典籍留存很少,读书人也是凤毛麟角,想恢复儒学谈何容易?刘德应时而起,将其毕生精力投入到了对中国文化古籍的收集与整理之中。他不畏劳苦,身体力行,足迹遍布洛阳、山东、河北等地,从民间所得之书有《诗》、《左传》、《周官》、《礼记》等,多达几十种。他亲自参与了古籍的整理工作,重用名儒,广招学士,对所得之书进行研究、整理;刘德整理古籍的态度极为严谨,对残缺不全、字异文非和不同版本的古籍,必组织群儒进行研讨辨析、勘误订正、精心校理后,才整理成册。经过艰苦的校勘工作,刘德整理出诸如《诗》、《书》等大批正本古籍,数量上超过了当时国家藏书,对后来西汉治国理政主导思想的确立产生重大影响。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答案: 立足于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革故鼎新,推陈出新;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刻苦钻研,锐意创新;做文化传播的使者,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增强其社会影响力。 【解析】本题以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继承与发展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要分别从继承与发展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继承方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其次,发展上要把握好其与继承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制定“十三五规划”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十二五”期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但仍存在收入差距较大、部分群众生活困难等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不少“短板”要补。党和国家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制定和实施“十三五规划”时将作出更有效的制度性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运用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查看答案

2015年是孔子学院新10年的开局之年。孔子学院经过1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至今,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余所孔子学院,学院总数达190万人。

孔子学院走出去但并不意味着真正的走进去。在新十年,孔子学院建设将转向内涵式发展,即突出本土化,把握各地多元化需求,提升质量、办出特色、打造品蜱,真正的走进去。因为孔子学院的作用不仅在于教授汉语,侍播中国文化,满足囯外对中国文化的向往,更重要的是要实现跨文化的创新。所以孔子学院发展的新十年将重点推进文化、技术、科研合作和企业交流,共同解決经济、环境、健康等领域的囯际性问题。孔子学院提升了国家形象,正在向世界展示一张柔和的孔子的脸。

运用矛盾恃殊性知识,分析孔子学院新十年内涵式发展思路。

 

查看答案

《中国青年报》报道,首都大学生记者团寻找“最美中国梦”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为期一周的集体采访,广大青年学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从中发现和挖掘基层群众的最美中国梦,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磨炼品质、锻炼毅力,不断积累新闻采访的经验,提高新闻职业素养,提升爱国情感。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相关知识,分析青年学生参加寻找“最美中围梦”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查看答案

柳公权,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为中国书法艺术增添了新的气息和活力,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直接体现了

①文化在推陈出新中实现继承发展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④文化创新可以使传统文化历久弥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原生性信息资源大量涌现,出现大量的“虚拟文化资源”,如网络动漫、网络游戏、虚拟艺术创作等,以网络化为形式的当代信息革命,为人类丰富的社会实践成果带来了全面创新的形态——网络文化。这说明

A.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B.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

C.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D. 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社会实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