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经济时报》载文指出,农产品从长期短缺到相对富裕,并不意味着“物多必贱”,相反农...

《经济时报》载文指出,农产品从长期短缺到相对富裕,并不意味着“物多必贱”,相反农民可以通过改变作物种植方式及搞好贮藏,巧妙利用时间差,从微观上创造大量“物以稀为贵”的市场机会。“打好时间差”是指

A. 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 遵循价值规律,利用供求的制约

C. 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    D. 节约劳动时间,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B 【解析】“打好时间差”是指遵循价值规律,利用供求的制约关系,调整供求时间,进而实现“物以稀为贵”的市场机会,故B项符合题意;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节约劳动时间,都是利用价值决定价格,不是利用供求影响价格,故AD项与题意不符;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 ,是指提高产品的质量,不是“打好时间差”,C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食品价格牵动百姓的神经。如果大米的价格和蔬菜的价格上涨以后,可能会带来如下变化,其中比较合理的是

小明家大米和蔬菜需求量急剧下降    农民李大伯的生产成本一定会增加

小明家面粉和肉类需求会有所增加    农民李大伯家的收入会有所提高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查看答案

运用《经济生活》还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能成立的是:(  )

A. 由于林则徐在1839年采取禁烟措施,从事鸦片贸易的外国商船只能转行东南亚,致使1840年春孟加拉、新加坡等地的鸦片价格暴跌

B. 《管子·轻重篇》提出“币重而万物轻,币轻而万物重”,揭示了货币流通量的多寡与货物价格的高低成反比例的规律

C. 有统计表明,1700-1900年间,随着营养价值、热量、人均产出更高的土豆在欧洲大陆逐步推广,农村劳动力得以解放,因此,在控制其他因素后,越适宜种植土豆的地区,城市化水平提高越多。

D. 有研究认为,工业革命之所以发生在英国,是因为当时英国的工资水平很高,因此蒸汽机等节省人力的发明得以大规模推广,

 

查看答案

为应对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压力,企业引进先进设备,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使单位产品人工成本下降。这说明了                             

①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②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③劳动力价格上涨对企业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④只有提高劳动力价格才能促使企业改进技术

A. ①④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查看答案

2016年底至2017年初,华北雾霾天气长期大范围持续,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使用空气净化器,售价看涨的走势成为该行业成长的催化剂。不考虑其他因素,图中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传导效应的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2017126日西成高铁(西安-城固-成都)正式运营。高铁以其舒适、安全、快捷的性能给公路交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则西安-城固的汽车票价最有可能作出的反应是(    )

A. 下调,高铁与汽车是互补商品    B. 上调,高铁与汽车是互为替代品

C. 上调,高铁与汽车是互补商品    D. 下调,高铁与汽车是互为替代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