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

“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全国人民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请运用“寻觅社会真谛”知识,分析实现“中国梦”的“三条途径”。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国情决定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实践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实践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不断为人民造福。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寻觅社会真谛”知识,分析实现“中国梦”的“三条途径”。本题设问方向明确,限定的知识范围为“寻觅社会真谛”的相关知识,本题设问指向实现“中国梦”的“三条途径”。考生在实际解答时需要对材料内容准确解读,针对每一条路径对应指出反映的哲学道理。实现中国梦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要凝聚中国力量,体现人民群众的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在实际的作答过程中要求逻辑明确,答题清晰。不要遗漏知识要点。 考点:社会意识的反作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历史的主体 【名师点睛】 【解题秘籍】措施类主观题的解题四部曲: 一、抓主体 措施类的题,解题最关键的是明确谁是措施的实施者(主体),有几个措施的实施者答案就有几个角度,在表述措施的时要以题目设置的情景,站在不同主体角色的视角立场上回答不同内容,所答内容符合角色身份,一定要注意各司其职,切记不要越俎代庖,最后别忘对措施进行综合。 二、定范围 要明确答题的范围,是从经济生活中找对策,还是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或是哲学中找对策,确定了范围,才能找到正确的答题方向。 三、找措施 (1)从教材中找措施。要认真回想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随意乱想。 (2)从材料中找措施。 ①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方法。如:种植单一的反面就是多种经营;技术水平低的反面就是发展高新技术,科技创新,科技兴国,用先进科技武装企业和职工;失业现象的反面就是扩大就业。 ②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正确做法,那么只需要对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加以概括并且结合教材内容组织答案就可以了。 (3)从当前时政热点、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措施。 四、联材料 明确了主体、答题范围,找到具体措施后,要联系材料,组织答案,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必须与题的实际材料结合好,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列宁曾这样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在数学中正和负,微分和积分。在力学中,作用和反作用。在物理学中,阳电和阴电。在化学中,原子的化合和分解。在社会科学中,阶级斗争。”

  战争中的攻守,进退,胜败,都是矛盾着的现象。失去一方,他方就不存在。双方斗争而又联结,组成了战争的总体,推动了战争的发展,解决了战争的问题。

  人的概念的每一差异,都应把它看作是客观矛盾的反映。客观矛盾反映入主观的思想,组成了概念的矛盾运动,推动了思想的发展,不断地解决了人们的思想问题。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查看答案

2015年10月北京等地区再次发生大规模雾霾,强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据报道,雾霾频发的原因,有30%是因为汽车带来的路面扬尘、尾气,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占到了40%以上,此外餐饮行业产生的油烟也占了相当的比重,在农业生产中秸秆的无序焚烧也是重要的季节性因素。有关专家指出,雾霾的肆虐是多种因素共同的结果,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使整体环境趋于恶化,问题将会更加突出。

根据材料,从唯物论的角度说明雾霾频发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相继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进入了第二步第二阶段,即空间实验室阶段。从“两弹一星”到“神舟”系列飞船,再到“天宫”二号和空间站的建立发展,我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 从弱到强, 走过了不平坦的道路。当代中国航天人励精图治,科学务实,克服了巨大的困难,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着人类对科学的热爱和对太空的执着。

结合材料,分析从“两弹一星”到神舟十一号的发展过程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查看答案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干部好不好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老百姓说了算。这一论断蕴含的哲理是

①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③百姓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北岛《回答》)。这一句诗隐喻

A.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但没有对与错之分

B. 不同的价值选择会导致人不同的行为归宿

C.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D.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