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因时而立,法因时而进。”2017年3月8...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因时而立,法因时而进。”2017年3月8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民法总则(草案),民法总则规定民法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则,对调整民事关系、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②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引领和促进作用

④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解析】材料中通过法律的变革来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这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①正确;材料中民法总则的通过是上层建筑调整的体现,这是因为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②正确;正确的社会意识才对社会存在起引领和促进作用,③说法不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生产关系的相关问题,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理念,在“一带一路”实践中得到成功运用。近三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总额约20万亿元人民币,在20个沿线国家建设56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这启示我们

①正确的全球治理理念导航“一带一路”的伟大实践

②科学的全球治理理念决定着中国与沿线各国的发展

③遵循规律的“一带一路”战略符合沿线各国人民利益

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受沿线各国经济发展条件的制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为提高党员修养,习总书记提出了“敲钉子”法,即做事创业都要锲而不舍、步步为营、久久为功。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结果很可能就一颗钉子都钉不上、钉不牢。下列与材料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②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③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④居安而思危,则终不危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习近平用“亲”“清”两字阐明了新型政商关系。对领导干部而言,“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清”66就是清白纯洁,不搞权钱交易。但有人认为,要想做到“亲”就不可能做到“清”;同样,要想做到“清”就不可能真正“亲”。该观点错在没有看到

①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可以实现相互转化

③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④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之中的重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传统石油钻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泥浆,占用土地,污染环境,某油气田采用“泥浆不落地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将废弃泥浆制成免烧砖等,既有效消除了钻井污染隐患,又节约了土地、水泥等资源,钻井废弃泥浆的资源化利用佐证了

①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④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6年7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听取专家学者意见和建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从趋势看,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但经济走势仍然分化,新旧发展动力的转化需要一个过程。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认识

①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      

②把握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③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④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