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6年12月6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2016年经济形势和...

2016年12月6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2016年经济形势和2017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派座谈协商:①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根本保证  ②有利于提高民主党派的政治地位

③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  

④有利于推动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D 【解析】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派座谈协商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推动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发展,故选项③④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①说法错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排除;选项②说法错误,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加强政党协商并没有提高民主党派的地位,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厘清对人民政协的认知: (1)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职能,其具有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也不是国家职能。 (2)政协不等于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的组成与活动中,不仅有民主党派,还有中国共产党及无党派人士,因此,不能说人民政协是“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 (3)人民政协不能直接对国家事务进行决策,政协的提案、建议案没有法律约束力,也不能直接去处理行政事务。 (4)政协代表是通过民主协商产生的。(人大代表是通过选举产生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6年10月27日闭幕,全会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主题,审议通过了两个重要文件——《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贯彻执行这两部党内法规:

①是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

②是党贯彻依法行政这一治国理政基本方略的需要

③对于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④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制定民法总则是编纂民法典的重要步骤。在历经四次审议,并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后,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2782票赞成的表决结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这一事实:

①坚持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②中共中央和全国人大之间是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③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④全国人大行使表决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作为中国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于2017年3月15日经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相对于现行的民法通则来说,民法总则草案作出了不少修改,像明确对胎儿利益的保护、个人信息的保护、诉讼时效期限、民事责任年龄、见义勇为、涉外民事法律适用的规定,都被视为草案的几大亮点。这折射出:

①反映公民意愿是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  

②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③国家治理与保护民事主体的各项权益   

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不断进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制定民法总则是编纂民法典的重要步骤。在历经四次审议,并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后,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2782票赞成的表决结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这一事实:

①坚持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②中共中央和全国人大之间是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③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④全国人大行使表决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2016年5月,苏州市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社区服务社会化试点方案》,提出采用社会组织派出全职员工,全日制、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的方式,实现“党务统领核心,政务适度集中,居务回归自治,服务专业运营”。该举措(  )

①有利于满足社区专业化、个性化服务需求

②有利于提高社区公共服务能力和公共服务质量

③旨在理顺街道办与居委会的行政隶属关系

④创新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实现治理现代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安徽省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16年10月22日前,社会公众可通过网站、信函、邮件等方式提出意见、建议。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保障了公民的决策权,促进了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②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得到了尊重

③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④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