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6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身着不同的服饰,怀揣各自的信仰,来自...

2016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身着不同的服饰,怀揣各自的信仰,来自中国五大宗教团体的政协委员们以“出世”的身份参与“入世”的政治,传递中国一亿多宗教信众的声音。这表明(  )

①我国宗教逐渐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②我国宗教界人士拥有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权 

③我国信教群众的政治权利得到尊重和实现 

④我国信教群众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B 【解析】我国实行的宗教政策是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其目的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故题肢③④符合题意;题肢①说法错误,我国宗教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题肢②说法错误,宗教不具有决策权,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名师点睛】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并不矛盾,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有利于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一方面会防止不依法规、不讲政策的行为发生,以便更好地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打击一切宗教外衣掩盖下的违法犯罪活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C.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D.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权

 

查看答案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   )

A. 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

B. 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C. 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

D. 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查看答案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使得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发生巨变,由原来的东部沿海绝对主导,向东西两翼展开逐步过渡,这样,西部民族地区将一跃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   )

A. 消除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的不平衡状况

B. 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C. 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的民族自治权

D. 促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形成

 

查看答案

“历史告诉我,在多民族国家,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实现民族解放,才能建设好国家,能有幸福生活。”这说明,民族团结是(   )

①社会稳定的前提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核心内容

③民族平等的基础    

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人口的8%,而其全国人大代表的名额占总名额的12%。全国人大的规定说明(  )

A. 少数民族在我国享有特殊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B. 我国实行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C. 加强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D.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