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6年5月27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书法进课堂,毫端蕴秀、笔墨含香,寄寓着...

2016年5月27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书法进课堂,毫端蕴秀、笔墨含香,寄寓着传统文化的接续,寄寓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文明力量。其中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书法艺术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中华传统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生命力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B 【解析】书法进课堂,毫端蕴秀、笔墨含香,寄寓着传统文化的接续,寄寓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文明力量。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中华传统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生命力,①③适合题意;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②是错误的;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努力创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繁荣发展文学艺术。这是因为

A. 中国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处于首要位置

B. 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

C. 只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的辉煌

D. 中国的文学艺术有着辉煌而悠久的历史

 

查看答案

2016年11月1日,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率领的大陆访问团。习近平指出,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才能不断拉近两岸同胞的认知,增进两岸同胞的感情,淌融彼此之间的隔阂,加强心灵沟通,推动两岸关系发展。这是因为

①文化交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基     

②中华文化是由海峡两岸文化组成的

③文化认同是凝聚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 

④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有修史的传统,“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继承这一传统,有利于中华文化

A.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B.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 薪火相传,延绵不绝

D.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查看答案

数字技术改变的不仅仅是传统出版业,它还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数字印刷、微博互动、5D电影、会跳舞的机器人……人们从这些数字产品中感受到了数字技术的魅力。这表明科技进步是

①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动力

③文化创新的主要内容       

④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6年4月28日,天津市政府公布了《天津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作为新高考方案明确了2020年我市高考将打破文理科的“壁垒”,实行“3+3”的新模式。政府重视推动教育改革,原因在于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重要角色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教育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