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6 年 7 月 8 日,《中国共产党问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6 年 7 月 8 日,《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开始施行。问责制强化了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公仆意识和全局意识,牢固树立对人民负责的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到领导干部的行为方式,迫使领导干部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提高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水平,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纪律处分条例、刑法第九修正案等加大消极腐败现象惩处力度之后,问责条例再次高悬利剑,彰显了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的立场,完善了对消极腐败现象的惩处手段,有利于进一步强化不敢腐的氛围。对党员干部进行问责,并结合问责实施廉政教育,属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内容,有利于充分发挥党员干部、道德模范的正向示范效应,形成向上向善的强大正能量,促进反腐倡廉建设,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材料二  北京时间2017年4月20日,中国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天舟一号之后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并为其增补推进剂。即“太空加油”。这是中国空间站长期安稳发展和运营的根基。于27日17时07分,天舟一号翱翔使命终获圆满成功,这一次补加实验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进入空间站时代,是中国迈向航天强国的一次重大行进。中国载人航天科技的发展离不开航天人的航天精神。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如何贯彻《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就打造航天强国提出建议。

(3)请你以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正向示范效应,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为主题设计 2 条宣传标语,要求字数不超 15 字。

 

(1)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坚持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问责制强化了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公仆意识和全局意识,牢固树立对人民负责的观念;第二、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问责制的施行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要求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问责制的施行,有利于充分发挥党员干部、道德模范的正面示范效应,促进反腐倡廉建设,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第四、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党员干部、道德模范要牢固树立对人民负责的观念,发挥正面示范效应,形成向上向善的强大正能量,促进反腐倡廉建设。 (2)第一、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第二、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第三、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第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培育和弘扬包括航天精神在内的民族精神,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凝魂聚气。(从文化生活其他角度,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3)示例:爱国奉献明礼守信,端正党风人心所向。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反腐倡廉任重道远。 【解析】此题以《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施行作为背景材料,分别从哲学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角度,考查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地位、群众路线、群众观点、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对人的影响、教育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关知识。 (1)此题考查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地位、群众路线、群众观点、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此题要求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属于有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考查题;设问要求分析如何贯彻《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属于措施类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依据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坚持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问责制强化了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公仆意识和全局意识,牢固树立对人民负责的观念;第二、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问责制的施行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要求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问责制的施行,有利于充分发挥党员干部、道德模范的正面示范效应,促进反腐倡廉建设,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第四、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党员干部、道德模范要牢固树立对人民负责的观念,发挥正面示范效应,形成向上向善的强大正能量,促进反腐倡廉建设。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2)此题考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对人的影响、教育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关知识。此题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属于无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考查题,考生作答时首先要依据材料判定考查的知识范围;设问要求就打造航天强国提出建议,属于措施类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依据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第一、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第二、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第三、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第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培育和弘扬包括航天精神在内的民族精神,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凝魂聚气。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3)此题为探究题型,要求写出的标语一要示范效应,二要反腐倡廉建,只要符合这两个条件即可。如:爱国奉献明礼守信,端正党风人心所向或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反腐倡廉任重道远。 【点睛】规范化答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审设问 1、明确知识范围: 知识类别:经济学、哲学、政治学 知识形态:微观、宏观 2、明确问题指向: 单一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复合型:谈认识、作分析 3、明确设问主体: 经济学:政府、企业、个人等 政治学:国家、政党、公民等 第二步:审材料 1、读材料时既要把握材料中的显性信息,又要把握材料中的隐性信息。 2、回归教材,试题虽然千变万化但都离不开用教材的内容来解答。读题时必须判明答题要用到教材中的哪几课、哪几节、哪几框的内容。这样 就缩小了思考的范围。 3、根据题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组织某方面的知识,做到有的放矢,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 第三步:调用知识(回归教材〕 1、依据关键词,直接调用(关键词本身是学科基本概念,则直接调用) 2、把握知识联系,联系调用(依据关键词,通过演绎、推导,找到可用知识) 3, 概括具体信息,归纳调用(关键词比较具体,与学科理论不能直接对应,则先归纳再调用) 4、依据设问,有效调用(知识调用要根据设问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调用,反对盲目堆砌和过度引申) 第四步:确定答题思路 1、确定大逻辑:要点之间的逻辑,包括有几个要点,要点之间如何排列; 2、确定小逻辑:要点自身的逻辑,即要点如何展开,包括有几个关键词,如何排列。 第五步:写答案 1、层次分明,要点序号化一反对不分段落层次的“一块板’ 2、表述准确,语言学科化一一反对使用文学化、生活化语言 3、逻辑严密,表述简洁化一一反对语句冗长、画蛇添足 4,字迹工整。卷面美观化一一反对字迹潦草、错字连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3月1日,发改委、环保部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让绿色消费理念成为社会共识。

材料 为加快推动消费向绿色转型,《意见》要求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厚植崇尚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大力推动消费理念绿色化;规范消费行为,引导消费者自觉践行绿色消费,打造绿色消费主体;严格市场准入,增加生产和有效供给,推广绿色消费产品;完善政策体系,构建有利于促进绿色消费的长效机制,营造绿色消费环境。

结合材料和“政府的职能”相关知识,说明发改委、环保部等部委在加快推动消费向绿色转型中应如何作为。

 

查看答案

2016年9月,G20杭州峰会上,有一支由数十名境内外媒体记者组成的G20杭州峰会媒体采访团,来到桐乡乌镇互联网小镇,走进“指尖上的医院”,触摸“互联网+养老”。记者们在感受着江南水乡风情、互联网技术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感叹着一座因互联网而再度扬名的小镇及其所迸发的时代动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深度广泛应用实现了产业的发展,分享经济就是最典型的表现。分享经济最大特点是个人利用闲置资源来提供商品和服务,因此正成为社会生活与经济运行的新模式。出门前在网络平台上约辆车,有了闲置房在网上短租……这种建立在资源共享基础上的经济模式已经成功吸引5亿人参与,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占GDP比重将达10%以上。从宠物寄养、社区服务到车位共享、专家共享、导游共享,分享新模式层出不穷,在供给端整合线下资源,在需求端不断为用户提供更优质、个性化体验。以网络预约拼车为例,一家颇为知名的企业在343个城市上线顺风车服务,目前使用乘客超过1820万,日高峰订单突破223万,成为出行新时尚。

(1)在互联网时代,分享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谈谈对共享经济作为社会生活与经济运行新模式带来的优越性的认识。

材料二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杭州峰会上致开幕辞时指出,我们应该发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辐射效应和带动作用,帮助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推动全球经济进一步开放、交流、融合。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形势下,合作是各国应对挑战、实现发展的必然选择,互联互通是地区之间经济合作、商业贸易、投资兴业、人员交往的必要条件。面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困境,世界各国只有互相配合,共同发力,才能减少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实现经济的稳步发展和优势互补,特别是G20应该在互联互通中共享机遇,在良性互动中形成合力,实现全球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以集体力量应对挑战,稳定预期、提振信心。

(2)结合材料二,分析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材料三  国家主席习近平点赞了杭州市民:广大市民识大体、顾大局,真情奉献,自愿服务,为杭州峰会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值得充分肯定。杭州峰会是我国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离不开公民的积极参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类似的事件将在中国更多地发生。

(3)假如下次峰会在你所在城市举行,你是否愿意做出贡献?请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我国加快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充分发挥实施收入分配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国家重视调整分配关系是因为

①分配关系属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②上层建筑的调整能够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③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④分配问题是影响我国现阶段发展的主要矛盾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社科院编纂的《中国语言地图》把汉语方言分为官话区、粤语区、吴语区、客语区、闽语区等 10 区,各方言区内部还可再细分。《礼记》有记载“五方之民,言语不通”,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以“雅言”为通用语,先秦的雅言、两汉的通语、宋明的官话、清末的国语再到如今的普通话,方言不断发展的同时,通用语言的规范也持续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方言的差异与地理阻隔、人口因素等密切相关

②方言的发展与通用语言的规范分属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

③保留方言与推广通用语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可以并行不悖

④个性寓于共性之中,各地方言的差异性是文化差异性的表现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三月的江南,阴雨霏霏。这在画家眼中,是一幅幅朦胧的水墨画,而在音乐家心中,就是一首首缠绵的丝竹乐曲。材料说明

A. 意识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

B. 意识括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C.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D. 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