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6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呈延续向好局势,但城市分化加剧,部分一、二线城市房价上...

2016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呈延续向好局势,但城市分化加剧,部分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6年“十一”长假期间,中国楼市迎来新一轮的收紧调控大潮。北京、广州、深圳、苏州、合肥等19个城市先后出台楼市调控政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图中能够反映新政实施后商品房销售量(D)和新房库存量(S)变化趋势的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为了抑制部分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的过热现象,不少城市重启限贷限购政策。这系列政策

A. 违背了市场配置资源的规则

B. 旨在调控房地产的价格

C. 均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

D. 有利于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1.C 2.D 【解析】本题以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为话题,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影响消费的因素、宏观调控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注重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1.楼市调控政策出台后,会使人们对商品房的需求量减少,进而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调控政策出台后,抑制了人们的购房需求,会使新房的库存量增加。①④图像表示随着房价的下降,需求量增加,库存量减少,这与题意不符,不选;②③图像表示房价不变,但受调控政策的影响,需求量减少,库存量增加,与题意相符,故本题答案应为C。 【点睛】正确区分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图像上的点移动与线移动:点移动表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不变,由于价格的变动而引起需求或供给数量的变化,图像上是点移动时,表明商品价格本身变动;线移动表示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需求或供给量的变化,在图像上表现为曲线的平移,这种情况表明商品价格本身不变动。 2.限贷限购政策的启动是为了抑制房地产市场过热现象,它有利于促进市场更合理的配置资源,并不违背市场配置资源的规则,A项不选;这系列政策的启动,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促进经济平稳增长,B项不选,D项正确;这系列政策有的应属于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并不都是经济手段,C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大众希望的技术进步,既要方便也要实惠。顺应这种要求,我国已开始布局5G技术研发。相比4G每秒100MB的峰值速度,5G理论值将达到每秒10GB。这表明

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②消费意愿是物质生产的前提和基础

③消费可以引导生产的调整和升级  

④科技含量高低决定了商品价值大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材料: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为此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某校高三部分学生以“心系安徽文化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在调查中发现,城市化过程中,受旧的传统习俗、文化教育水平等多方面的影响,市民的文明素质与现代城市文明存在着许多的不协调;市民的文化生活单一,迷信盛行,公共文化设施陈旧……

针对上述不和谐现象,请你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

材料:2016年春晚可谓创新出彩、亮点纷呈,充满正能量!轻清柔缓的苏州评弹、恬淡写意的山水画卷、古韵古香的传统服饰……情景歌舞《山水中国美》所营造出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成为今年央视春晚一道独特的风景,令人赞叹与沉醉;情景剧《将军与士兵》以“9·3”大阅兵为创作背景,展现中国军队在强军路上的昂扬斗志和大无畏精神;舞蹈《茉莉花》将西方芭蕾与中国的扇子舞巧妙融合,表达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美轮美奂,形成晚会的情感高潮。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知识谈谈2016年春晚对我国文化建设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材料: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栋梁。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

结合材料和“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相关知识,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查看答案

材料一:中国古代自先秦开始已有“法治”的思想,其内涵随时间发展而不断变化。但古代“法治”与现代法治有着本质的区别。比如封建法律的服务对象是地主阶级,其着力维护的是专制主义统治,皇帝可一言立法,也可一言废法,权大于法。尽管如此,封建盛世的出现,内在的需要“法治”的支持,“法治”思想成为法盛政兴的必要条件。分析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古代许多“法治”思想对今天我国和世界各国的法治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材料二:繁体字复活有意义吗?全国政协委员冯小刚提出的呼吁恢复部分有文化含义的繁体字,并将一定数量的繁体字增加到小学课程中的提案,备受公众关注。高二某班为此举办了一场辨论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你为“正方:繁体字复活利大于弊”和“反方:繁体字复活弊大于利”各列出两条辩论提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