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当前,“信息孤岛”现象是政务公开工作中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政务信息更新落后...

当前,“信息孤岛”现象是政务公开工作中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政务信息更新落后;各政务部门的信息没实现互联网共享;政务信息只是数据和信息的简单罗列,缺乏综合分析。对此,某县政府近年来通过打造数据资源服务平台,在保持政务信息时效性的基础上,筛选、分析、整合数据和信息库,增强政务公开信息的指导意义,成功实现了工商、质检、劳动、人社等65个单位的数据注册、查询、共享,极大地提高了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效率。

运用联系观的有关知识,说明该县政府是如何破解“信息孤岛”问题来推进政务公开的。

 

①坚持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直面“信息孤岛”现象,积极构建信息共享系统。 ②在原有联系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联系,打造数据资源服务平台,实现多部门数据共享。 ③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筛选、分析、整合数据和信息库。 ④注重联系的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打造数据资源服务平台,保持政务信息时效性。 【解析】 本题要求运用联系观的有关知识,说明该县政府是如何破解“信息孤岛”问题来推进政务公开的,考查学生论证问题的能力,联系观的观点包括: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人们可以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整体和部分的联系、系统优化方法等,结合本题材料,进行分析说明:坚持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积极构建信息共享系统;原有联系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联系,打造数据资源服务平台,实现多部门数据共享;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筛选、分析、整合数据和信息库;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打造数据资源服务平台,保持政务信息时效性。 考点: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方法指导】 解答措施类题目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明确主体和答题范围。答题范围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个模块,要注意分清。同时有的设问规定了具体知识,作答时需要全面阐述该理论知识。设问限定主体的,要寻找符合主体身份的相关知识;设问没有限定主体的,要根据题目设置的情景,从不同主体多角度进行发散思维。 第二步:做到“三联系”,确定答案范围。一是联系教材,寻找教材中关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或方法;二是联系材料,注意寻找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或困难,就要对症下药提出措施;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成功经验,就要对材料中的措施与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使之与教材理论相符合;三是联系时政知识,从时政知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三步:组织答案。措施类非选择题的答题思路基本包括两方面:“各尽其责”和“对症下药”。前者是指要根据主体进行分析,即分别从各个主体的角度去想措施。后者是指根据材料呈现的现象和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如前所述,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或困难,就要提出解决措施;如果呈现的是成功经验,就需要运用教材理论知识对这种成功做法进行概括,形成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5年9月3日,习近平在大阅兵前的讲话中宣布裁军30万人,这一决定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和军情。通过裁减军队员额,进一步调整优化规模结构,把我军建设的更加精干、编成更加科学,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努力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这次裁减军队员额,重点是压减老旧装备部队,精简机关和非战斗机构人员,调整优化军队结构。做了减法的同时又增加了高级别兵种,三军特种作战、电子信息化对抗、网络攻防、空天力量等高技术兵种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本次裁军是如何体现系统优化方法要求的。

 

查看答案

2015年12月16日至18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乌镇时间”开启“美关与共”的网络新时代。21年前,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开启了与世界互联互通的新时代。从"K”时代到“G”时,代,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互联网”到“互联网+”,中国互联网一直在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表达“中国主张”:“倡导建设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一一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结合材料,从“求索真理的历程”角度,分析互联网建设“中国主张”的发展演变过程所蕴含的哲理。

 

查看答案

电脑运行中热量如何散发是困扰半导体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历经四年,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带领团队在中国自己的世界一流的实验室里利用分子束外延的方法生长了高质量的磁性掺杂拓扑绝缘体薄膜,首次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发现有效解决了电脑运行中散热的问题,从而可能推进信息技术巨大的突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称赞这一发现是中囤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中做出的诺贝尔奖级的成果,证明了中国人是能够做出世界一流实验的。

运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知识,分析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

 

查看答案

为了应对世界气候变化问题,中国于2015年6月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中国国家自主贡献预案《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一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中国确定了到2030年的自主行动目标: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行动目标,中国从国家战略、科技支撑、资金政策支持、国际合作等15个方面,提出了强化应该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和措施。

请从“探索世界”角度,分析我国制定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正确性。

 

查看答案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字的繁体是“穗”,本字为“璺”,一看便知与祭祀有关。在甲骨文中“璺”的顶部就像两串美玉,底部就像有支架的建鼓。合起来会意,就是击鼓奏乐,用美玉敬奉祖先和神灵。上升到定义,就是履行敬神祈福的仪式。这种合数文以成一字,古人在其中的会意造字方法

①表明客观存在可以被人的头脑所反映  

②体现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说明世界上存在着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

④反映了所造汉字的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