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为了应对世界气候变化问题,中国于2015年6月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

为了应对世界气候变化问题,中国于2015年6月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中国国家自主贡献预案《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一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中国确定了到2030年的自主行动目标: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行动目标,中国从国家战略、科技支撑、资金政策支持、国际合作等15个方面,提出了强化应该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和措施。

请从“探索世界”角度,分析我国制定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正确性。

 

①针对当前气候问题,制定行动方案,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制定合理的节能减排目标,并提出具体的措施要求,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③制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体现人们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事物发展。 ④国家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积极采取措施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做到了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结合。 【解析】 本题要求从“探索世界”角度,分析我国制定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正确性,从教材的编排看,限定的知识范围是“探索世界”,也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论证其正确性,就是要说明这一行动符合了什么哲理,结合材料,针对当前气候问题,制定行动方案,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节能减排目标,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制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国家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做到了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结合。 考点:物质决定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方法指导】 解答“理论依据”类主观题,可按两步走。 第一步,依据设问,确定答题的范围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还是生活与哲学,确定所要运用的观点、原理。 第二步,具体分析材料,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设问如未限定原理观点,则应从不同角度分析,选择主要的几个观点,每一个观点都按照“原理、方法论+材料分析”模式作答,注意简明扼要。设问若限定了原理观点,则依据这一观点包含的辩证思维层次进行分析。按照“观点+题中的做法或言论是如何抓住或符合(违背)这一观点的+意义”模式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字的繁体是“穗”,本字为“璺”,一看便知与祭祀有关。在甲骨文中“璺”的顶部就像两串美玉,底部就像有支架的建鼓。合起来会意,就是击鼓奏乐,用美玉敬奉祖先和神灵。上升到定义,就是履行敬神祈福的仪式。这种合数文以成一字,古人在其中的会意造字方法

①表明客观存在可以被人的头脑所反映  

②体现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说明世界上存在着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

④反映了所造汉字的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2015年,《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正式实施。专家表示,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主要功能是保护私人财产权,维护交易安全,而非外界热议的反腐和征税。反腐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即使将来实现不动产登记全国联网,也不能根本解决腐败问题。这表明

①部分服务于整体,又会影响整体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并不总是客观的

③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   

④局部的优化并不能提升整体功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智能手机“核”战再次升级,由“四核之争”升级至“八核大战”。有专家指出,八核手机是拼硬件规格孕育的“怪胎”。如果硬件之间不协调、软件优化不到位,单纯提高CPU核心数不但不能提高手机性能,还会带来发热量过大、电池持续时间短等问题。这说明

①搞好部分就能带动整体的发展    

②要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处理问题

③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   

④科学思维方法决定事物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⑧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神十”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中做过一个单摆实验,将支架固定后,在摆轴的前端用一根线拴住一个小球,将球拉高到一定位置后松手,球在那个高度静止不动了,给小球一个推力,小球围着摆轴做圆周运动;若是在地球上,小球则会左右摆动的。上述材料佐证了

①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③联系的客观性意味着人不能触及客观联系 

④联系是多样的,不同的条件联系的特点不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漫画《查找问题》体现的哲理有

 

①要避免认识的反复性,提高事物发展的预见性

②要相信真理的客观性,在实践中探求终极真理

③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防止犯片面性的错误

④要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臆断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