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的五年,也是实现第二个“一百年”...

材料一:“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的五年,也是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启里程碑式的新起点。我们既要认清国际经济环境大势,又要正确把握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就国内环境来年,我国正从“加快发展速度”走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而这种加快转变发展的内涵既包括经济转型,也包括社会转型。经济转型旨在强化国内需求主导、强化居民消费带动、强化服务业主导、强化新兴工业主导。社会转型旨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居民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提高人民发展能力,分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保持社会活力,维护社会稳定。

材料二:“互联网+”的模式可以拓展复制到更广阔的非经济领域,“互联网+政治”“互联网+文化”也在相应领域起到提质增效的作用。互联网给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给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公民通过社交网络为交管部门提供道路拥堵信息;民间环保组织依据政府公开的环境数据绘制“污染地图”,帮助政府监管污染企业;市政府通过门户网站向市民征集建议;城管部门请商户和市民通过网络平台为执法人员的工作打分……公民与政府在越来越多的社会公共领域中形成合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述政府加快社会转型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如何利用“互联网+”使公民和政府形成合力。

 

(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政府让人民分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政府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居民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保证了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 ③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其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政府具有组织经济建设、加强社会建设等基本职能。政府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居民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是政府切实履行职责的表现。(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2)①通过互联网问政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丰富公民行使权利的渠道,维护公民权益,方便公民依法、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执行、监督。 ②政府借助互联网更加便捷地与公民沟通,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科学民主决策;创新社会治理,更好的履行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利用互联网实现政务公开,提高透明度,自觉接受公民监督。通过上述举措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解析】 (1)本题要求分析政府加快社会转型的原因,政府加快社会转型的目的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居民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另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也体现了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另外也是由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和原则和履行相关职能决定的。结合材料进行具体分析:政府让人民分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政府促进城乡一体化,是因为我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政府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居民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是因为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其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政府具有组织经济建设、加强社会建设等基本职能;故本题应从我国国家性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政府的性质、职能、宗旨和原则等角度阐述。 (2)本题要求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如何利用“互联网+”使公民和政府形成合力,需要公民与政府进行良性互动,从公民角度思考,通过互联网问政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丰富公民行使权利的渠道,便于公民积极进行有序政治参与;从政府角度,应从政府的职能、宗旨和原则、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等角度阐述。政府借助互联网更加便捷地与公民沟通,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科学民主决策,更好的履行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考点:政府的职能与责任、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方法指导】 材料分析题解题基本步骤 第一步,审设问,注意知识范围的限定和题型,根据设问要求,检索知识库,找到需要运用的一般理论; 第二步,以理论要点(特别是概念)为线索,按图索骥,在试题材料中寻找与理论要点相对应的有效信息; 第三步,把理论要点与对应的具体信息结合起来,对理论要点进行阐释。 第四步,表述答案:理论要点+演绎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战国策•齐策一:邹忌讽齐王纳谏》记载:齐威王接受大臣邹忌建议纳谏:“所有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到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可得到中等奖赏;在众人聚集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缺点,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之后,齐国的群臣百姓纷纷进谏,国家也因此日益强盛。据此回答: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层面看,上述材料给我们的有益启示是

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充分行使质询权    

②政府应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

③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应自觉接受问责制    

④公民应该通过合法渠道行使监督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凡经人大及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的规定

①表明行政机关不再有权制定行政法规    

②强调公共权力必须在法定范围内行使

③能够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及其职能配置    

④有利于理清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边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近年来,我国政府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积极解决就业、医疗、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表明我国政府

①是公共权力的所有者             ②努力加强社会建设

③对经济进行调节和监管            ④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互联网+公共服务”是指各级政府间、部门间等涉及公共服务事项的信息互通共享、校验核对,并依托“互联网+”促进办事部门相互衔接,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最大限度便利群众。它将成为各级政府施政的新趋势。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部门

①创新公共服务,提高行政效率,建设服务政府

②审慎行使权力,坚持依法执政、科学决策

③简政放权,公开全部政务信息,有效发挥作用

④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曾针对起草中的《广东省信访条例》,连续召开了两场座谈会,一场是与学者、立法专家的座谈,一场是与有上访经历的基层群众的座谈。两场座谈会说明,我国公民可以通过

①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②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③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④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