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6年3月,“工匠精神”被首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一:据统计,全球...

20163月,“工匠精神”被首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一据统计,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长寿企业普遍有一种共同的特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热衷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这种特质被称之为“工匠精神”。目前,我国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制造业大国,但距离制造业强国还有相当长的距离。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内资企业相对“短命”,近半数的企业年龄在五年以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我国不少企业一味追求“短、平、快”的即时经济利益,而忽略了企业和产品的品质灵魂,从而造成企业“死亡率高发”

材料二有专家指出,“工匠精神”本就是中华文化、中华精神和民族创造力的一种本然体现,是“工匠们”精益求精地实践、在本职岗位上无私奉献的结晶。比如庄子就说过“技进乎道”,“技”就是今天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时代的呼唤,也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应让“工匠精神”薪火相传。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弘扬“工匠精神”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2)当下,“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强力迈进。为此,有人认为,即便在电脑控制、精密制造的后工业时代,重提“工匠精神”也不过时。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3)对企业来说,“工匠精神”是治企之本。请你就企业如何培养职工的“工匠精神”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1)①有利于企业强化品牌意识,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②有利于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③有利于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工匠精神”是对“工匠们”精益求精地实践、在本职岗位上无私奉献的正确反映。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工匠精神”的形成历史久远,其核心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对当前“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③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工匠精神”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对凝聚社会共识,推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答案示例:①对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②制定政策激励员工提高职业技能。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弘扬“工匠精神”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要注意本题的答题知识主体是企业。材料中的“工匠精神”指的是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热衷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明确这点后考生可从企业品牌、产品质量、创新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要将落脚点放在“有利于”上。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对“即便在电脑控制、精密制造的后工业时代,重提‘工匠精神’也不过时”的观点加以说明,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本题答题知识范围明确,即社会意识。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进行说明;其次可以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角度进行说明;最后可从社会意识的反作用的角度加以说明即可。 (3)本题要求考生就企业如何培养职工的“工匠精神”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要注意本题的答题知识主体是企业与职工。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考生所提措施建议符合题干主题,言之有物即可。如对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制定政策激励员工提高职业技能。等等。 考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目前,科学技术已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科技成果转化已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大事。

材料一2016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李克强总理在大会上指出,我们要用好用活科技人才,释放创新潜能。要加快改革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收益分配制度转化机制,激发科技人员持久的创新动力;要加快改革科研项目管理机制、科研评价机制和人才评价机制,让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一展身手。

材料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但是,由于受相关法规政策和体制机制存在瓶颈,企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科技中介服务市场不发达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真正实现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10%,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科技投入和科技资源存在巨大浪费。“新常态”下,破梗阻、立新规,多措并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势在必行。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应如何激发科技人员持久的创新动力。

(2)有专家指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既要勇于“破”,又要善于“立”。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战略部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供给和需求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二者缺一不可,而且要对称平衡才能维持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过去我们过多强调了需求侧刺激,忽略了供给倒结构性改革,更重要的是,一味刺激需求会带来产能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材料二供需错位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路障。一方面,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传统的中低端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另一方面,服务业、高端制造业、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供给不足,高品质消费品供给缺失。

(1)结合材料一,运用对立统一的知识,分析如何正确处理“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关系。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未来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

 

查看答案

材料20166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在前期已宣布失效489件国务院文件的基础上,经严格审核,再宣布失效并停止执行506件国务院文件。宣布失效一批与现行法律法规不一致、不利于办事创业、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政策性文件;部署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降低企业成本、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对更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营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促进新经济、新动能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材料,谈谈我国政府是如何运用唯物论知识指导工作的。

 

查看答案

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这是《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阎肃的颁奖词,老先生虽然已去,但一代艺术大师的精神永存。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人生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创造     

②价值观对行为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③掌握专业技能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④把理想追求和人民幸福结合起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不以盈利为目的、分摊出行成本,或者免费友好互助顺风车、拼车等,是体现分享经济的一种出行方式。中国交通运输部表示国家将在改革中对这种出行方式给予支持和鼓励,但必须加强管理以趋利避害。交通运输部的态度表明

①全面看问题就会陷入均衡论              

②正确的价值判断要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

③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④自觉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是最高价值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