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年中国与发达国家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年中国与发达国家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比较表

国家

教育事业

卫生事业

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中国

4.6%

3.7%

6.5%

2.4%

发达国家

14.2%

11.3%

10.1%

6%

注:“上学难”“看病难”“买房难”主要指相对于普通老百姓有限的收入来说,上学费用太高、看病费用太贵、买房价格太高,因而消费不起,显得很“难”。

材料二中央财政安排众多资金用于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建设、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包括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灾后恢复重建,为实现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中央果断决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迅速推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

1分析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经济信息2分,并为政府解决“三难”问题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4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财政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6分

 

(1)经济信息:①中国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低于发达国家,中国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②由于收入、物价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消费者消费乏力。(2分) 建议:①大力发展经济,努力增加社会财富和财政收入。 ②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让利于民。 ③增加财政对教育和卫生等事业的支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基本养老标准、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及扶贫标准,改善人民生活。 ④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稳定物价,促进社会公平。(答出两点即得4分) (2)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中央财政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卫生教育等建设支出力度,从而促进了社会公平,改善了人民生活。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中央财政加大了对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支出、节能环保等支出。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为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的平稳发展。(每点2分,共6分) 【解析】 (1)本题由两小问组成,第一问是图表题,做图表题时一定要注意看标题,看图表,看注释,并注意图表中数据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做到“横比、纵比、综合比”,横比找差距,综比看变化,表间找关系,然后透过现象提炼本质。根据图表及注释看出,中国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低于发达国家,中国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由于收入、物价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消费者消费乏力。第二小问是措施类试题,设问指向“上学难”“看病难”“买房难”,调动运用大力发展经济,努力增加社会财富和财政收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增加财政支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等知识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属于体现类试题。“体现类”题目的要求是:抽象出设问指定的材料内容所联系的理论知识,实现材料内容与相关知识的正确联结,并将其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解答这类题目可采用“定点—透联—作答”的三步解答法,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透联、作答。财政的作用表现在: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然后结合材料分析是如何体现上述原理的。 【考点定位】科学发展观、财政支出、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财政的作用 【方法指导】图表题解题方法: 学生在解答时,要做到三审:即一审标题。图表标题即表头,它提供的有效信息往往是图表的中心内容,表明了一定的主体处于怎样的状态或是什么内容。同时,标题也为考生答题起到了提示语的作用。考生一定要明确各图表的标题,以便于全面理解图表。二审内容,“三比”对图表逐项分析。图表的内容一般由时间、项目和表现各个项目状况的数据构成。审内容就是要看在图表标题统领下的各个项目,在什么时间处于什么数据状态。横向对比用来说明变化,纵向比较用来说明两者的差距和距离。通过对图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综合,把握其内在联系,归纳出图表的中心观点或结论。此外,还要注意综合比较,遵循纵比比变化、横比比联系的解题规则,从比较中得出结论,找出数据中体现的规律或共同点,直接得出“图表之间的共同点、不同点、相互关系、内在联系、问题的原因”之类的答案要点。三审附注。附注是对图表不能直接罗列或体现的内容所作的文字补充说明,是图表材料的有机组成部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 某市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率变化表

 

年份

城镇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城镇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

农村居民实际增长率%

2009

12.4

9.6

15.8

5.8

2011

8.6

8.2

13.2

5.2

2013

10.1

8.7

13.7

5.4

注:2013年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1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65元。

材料二:人民网“寄语十八大”,道出百姓心声

网友1:我非常关注房价,如何才能让房价降下来,我们好买的起。网友2: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希望能够重视。网友3:多关注下岗供人,多关注低收入群体,控制高收入垄断行业,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网友4:加大对农村保障制度的实施力度。网友好青年:希望十八大的召开,能解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等一系列民生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1运用收入影响消费的知识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6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消费的有关知识,你认为国家应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增强百姓的消费信心?10分

 

查看答案

北宋时期的范仲淹,不仅文学才华出众,还具有非凡的经济才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范仲淹主政杭州时,适逢浙江地区发生饥荒,谷价飞涨。按常理,官府这个时候就应该运用行政手段平抑物价。然而,范仲淹的举动却很令人费解,他张榜要求商贩将谷价增加到每斗一百八十钱。事情接下来的发展,出乎所有人意料:杭州谷价提高的消息很快就传到四面八方,许多外地粮商不分昼夜地纷纷将谷米运往杭州。没多久,谷价开始回落,杭州百姓平安度过了荒年。

材料二宋神宗时期,江浙一带再次发生大饥荒,百姓流离失所,到处逃荒。大灾当前,作为太守的范仲淹竟然组织起了各种形式的划船比赛,从春到夏,赛事不断,还动员那些信佛的富商大户修葺寺庙,大兴土木,有人为此上奏朝廷,弹劾范仲淹。范仲淹向朝廷作出的解析是:“我提倡,鼓动划船比赛,是因为比赛要用船,主办比赛的商家就要拿出钱来雇人造船,比赛过程中也需要人工,灾民有活做了,吃饭问题也就解决了,大兴土木也是这个道理。”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格与供求的关系,分析说明范仲淹是如何平抑物价的。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范仲淹解决灾民吃饭问题办法的高明之处。6分

 

查看答案

越来越多的人抛开了“买不起才租”的旧观念,过起了“租生活”,“租生活”不仅能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大的快乐,而且使过去的“买—用—扔”单线型消费变为现在的“租—用—还”循环型消费。这里的“租生活”  

①提高了商品的价值                  ②是钱货两清的消费

③体现求实消费心理                  ④符合绿色消费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数据显示,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超过80%。被誉为“中国创业第一城”的温州,民营经济占比高达98%。目前有185万温州人在全国各地创业,200多万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340万外来人员在温州就业。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①非公有制经济是获得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   

②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提高地区经济实力

③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④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还应承担对经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以下属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有 

①发展经济、稳定物价           

②以利润为目标,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③自觉依法诚信纳税             

④规范生产经营,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商品和服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