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3年8月6日至12日,西藏自治区举办为期七天的传统节日“雪顿节”,其隆重程...

2013年8月6日至12日,西藏自治区举办为期七天的传统节日“雪顿节”,其隆重程度仅次于藏历新年。举办这一活动符合民族区域自治地方

A.享有高度文化自治权                  B.实行基层民主自治

C.自治机关享有自治权                  D.独立行使管辖权

 

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中“高度自治权”属于特别行政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不具有高度自治权,故A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B项中“基层民主自治”在材料中体现出来,故不能入选;管辖权是主权国家在国际上的基本权利,故D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 考点:本题考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2013年8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城镇化与企业家论坛提供的信息测算:人口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大概到“十二五”结束的时候,我国消费规模能达到30万亿以上,2020年有可能接近45万亿或者50万亿。城镇化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居住、生活、升学、就业,能带来7万亿元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强大引擎。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加快农民的市民化进程,不仅要让农民进城“进得来、留得下、有尊严”,而且要推动农民实现“职业上从农业到非农业、地域上从农村到城镇、身份上从农民到市民”的转换。

(1)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为什么说“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强大引擎”?(12分)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就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加快推动农民角色和身份转换对政府提两条合理化建议。(6分)

 

查看答案

2013年9月18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公开发布。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创新监管服务模式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推进实施“一线放开”。允许企业凭进口舱单将货物直接入区,再凭进境货物备案清单向主管海关办理申报手续,探索简化进出境备案清单,简化国际中转、集拼和分拨等业务进出境手续;实行“进境检疫,适当放宽进出口检验”模式,创新监管技术和方法。

第二,坚决实施“二线安全高效管住”。通过进出境清单比对、账册管理、卡口实货核注、风险分析等加强监管,促进二线监管模式与一线监管模式相衔接,推行“方便进出,严密防范质量安全风险”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推进实施“一线放开”和坚决实施“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的做法蕴含着怎样的经济学知识? (6分)   

(2)请结合材料,分析材料中体现了哪些唯物论的知识?(6分)

 

查看答案

 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再次畅言改革。秉持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示的改革理念,新一届中央政府以壮士断腕的魄力和决心,深入推进了一系列触动利益的改革。200项行政审批事项半年内取消和下放,减少政府部门“寻租”机会;放宽行业对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准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的发展……

如果说中国过去30多年的改革使每个人都能或多或少从改革中受益;那么现在和将来,改革的利益格局会有更大调整,更多是着眼于整个社会收益的增加。这一改革阶段的重要特点,就是“两难”甚至“多难”情况增多: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也要加快转方式、调结构;要提高劳动者收入,也要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要发展经济,也要保护环境……

面对这些如黑格尔所说的“合理性的冲撞”,谋求两难变两全的愿望固然好,但现实往往有价值的取舍、排序的先后,不能优中选优、难以“两全其美”的时候,尤其需要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善于运用底线思维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试感悟习总书记底线思维方法所蕴含的哲学智慧。(6分)

(2)分析说明未来改革的利益格局。(6分)

(3)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为政府破解“两难”“多难”困境支招?(6分)

 

查看答案

今年是中国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10月3日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血脉相亲。中国和东盟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方高度重视印尼在东盟的地位和影响,愿同印尼和其他东盟国家共同努力,使双方成为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同舟共济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双方和本地区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说明携手建设中国 - 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基础。(6分)

(2)运用《经济生活》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在这一命运共同体中应如何更好发展。(6分)

 

查看答案

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尽在书中。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没有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阅读事关全民素质和文化强国的问题。调查显示,中国人年均读书量为4.5册,日本为40册,以色列为64册,目前很多国家都已对阅读进行立法,如美国《卓越阅读法》,韩国《读书振兴法》等。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全民阅读战略写入党的政治报告,据报道,我国全民阅读立法也已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

“阅读立法”在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同看法。赞成者认为将阅读提升到国家宏观战略的层面,有利于提升我国国民阅读水平。反对者则称阅读水平提升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希望通过立法使其毕其功于一役并不现实,且真正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站在其中一方立场上,运用唯物辩证法相关知识阐明其理由。(6分)

(2)假如你是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谈谈在推动阅读立法工作方面应如何履职。(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