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新课程...

(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背景下,中学生学习和读书情况,引发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据调查了解,受金融危机就业困难的影响,新的“读书无用论”在校园也有所蔓延。

材料二:面对经济全球化,应对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需要更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克服应试教育弊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材料三:相对于高考而言,自主招生是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某名校就2011年北大自主招生校长实名制推荐名单实行公示,引发人们热切关注。

(1)请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对“读书无用论”予以批驳。(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观知识,分析说明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合理性。(6分)

(3)结合材料三,请你从政治生活角度,为“让高校自主招生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对政府提出建议。(4分)

 

(1)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②读书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创新性。读书能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加以发展和创新;④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是相互促进的统一关系:读书能够促进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增强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提升人的素质。(答三点可得6分) (2)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③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立足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积极探索教育发展规律,发展和创新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的应有之义。(每点2分) (3)①要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2分)②进一步完善监督制度,让自主招生在阳光下运行,接受公众监督,尊重公众的知情权。(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首次入围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的广东华为电信设备企业,交换机全球出货量第一,智能网用户数第一,NGN(下一代网络)出货量全球第一。最重要的是,华为卖的是高科技产品,是独立的自主品牌。华为的成功说明:技术创新和品牌是企业立身之本。从依靠拼资源、廉价劳动力,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从贴牌到品牌再到世界名牌正是中国经济的转型方向。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一般说来,企业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起始期——成长期——成熟期——衰败期”的生命周期,其运动轨迹被称为“第一曲线”。为了能够实现持续发展,避免衰败,企业需要在高峰到来之前,开辟一条新道路,这条道路发展的轨迹被称为“第二曲线”。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材料一说明了哪些经济学道理?(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谈谈“第二曲线”的开辟给我们的启示。(8分)

 

查看答案

北京奥运会场馆“水立方”的最大一笔个人捐资来自霍英东体育基金会,而这只是已故霍英东先生30多年来支持中国体育振兴的一个缩影。回答下列各题。

1.“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有这样的财富观:民族大义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他有这样的境界: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对霍英东先生一生的高度评价。霍英东先生的一生表明

A.金钱作为劳动报酬无法体现劳动者的人生价值

B.在为社会做贡献时,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了统一

C.人获得的金钱越多,其人生价值就越大

D.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物质贡献

2.霍英东先生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而最大的传奇,莫过于他出身贫寒,从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起步,最终凭借着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一代名富。这表明

A.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

B.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客观条件

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实现人生价值

D.矛盾的对立面与统一面相互转化

 

查看答案

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我们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三问”表明中国共产党

①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利益而奋斗 

④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定位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恩格斯说“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恩格斯的话说明了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查看答案

郑板桥写过这样一句话:“晨起看竹,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是一种

①主动创造性的活动 ②主观随意性的活动 ③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④辩证否定的过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