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

(2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泥石流、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对抗自然灾害还要以预防为主。

材料二:无论是汶川大地震,还是玉树地震或是舟曲的泥石流灾害,每次灾害发生后人们都能看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政府科学调度,抢救被困人员,转移安置群众等各项工作在有力有序进行。我们的救灾应急机制更加健全,灾后重建更加科学。频繁的自然灾害让我们屡遭创伤和苦难,中国却没有被压倒,中国挺起了她不屈的脊梁!

(1)运用主观能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的关系原理,说明我国面对自然灾害问题应如何制定政策措施。(6分)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该如何领导人民进行抗震救灾。(8分)

(3)材料中“不屈的脊梁”指的是什么?中国为什么必须“挺起不屈的脊梁”?(8分)

 

(1)①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面对自然灾害问题制定合理政策措施,减少损失,变害为利,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研究,掌握其规律。(2分)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制定的政策要取得积极的效果,需要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2分)③只有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面对气候变化问题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2分) (2)①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抗震救灾工作。解救被困群众,满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要求。②坚持依法治国,建立相应的应急机制和法律法规,真正发挥党在抗震救灾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应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投身抗震救灾工作。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答出其中三点给满分) (3)“不屈的脊梁”指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分)原因:①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2分)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4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全会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我国就业形势一方面就业难,另一方面用工难。这“两难”是政府、企业和劳动者的困惑。能否清除认知障碍,平衡利益矛盾,决定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和谐共“舞”。“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就两难问题的解决,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如何和谐共“舞”。(6分)

(2)根据材料说明我们党在制定《建议》的过程中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8分)

 

查看答案

2010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试管婴儿之父”之称的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而这距第一名试管婴儿出生至今已有32年的时间了,全世界迄今也已降生大约400万名试管婴儿。在时隔这么久之后才为其颁奖,这说明(  )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人的认识决定实践

C.实践具有历史性

D.真理需要实践检验

 

查看答案

2010年10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出席东亚领导人会议中,就如何推进东亚合作一体化进程、提高竞争能力水平,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与各国交换了意见。中国积极参与区域合作的哲学依据是 (  )

A.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客观性

B.人类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C.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

D.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

 

查看答案

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这本书中,预言了火箭发射、变轨飞行等航天活动中的基本情况,同后来航天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着惊人的相似。人类能预言并能将幻想付诸实现说明( )

①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超前性 ②意识因其能动性而可以成为实践的先导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在影片《盗梦空间》中的男主人公不仅可以进入别人的梦境对其植入思想,而且认为这些思维的能量是不可限量的,人们靠思维就可以建造城市,可以穿越时空,这反映了哲学基本问题的    内容。(  )

①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②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③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④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