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文段有三处存在偷换概念的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规则,在《...

下面文段有三处存在偷换概念的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规则,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规定出来供大家遵守的制度或章程”。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每个人心中都要有自己做人的底线。在小人横行、阿谀奉承之风盛行的北宋官场里,周敦颐坚守良知,洁身自好,最终流芳百世。当然,盲目地遵守规则也不行。比如,长辈命令你去做坏事,你就不能盲目遵从。

①“做人的底线”不能等同规则。前者可以主观选择的,后者是强制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良知”不能等同规则,前者属于自我约束(内心的自律),后者属于外在的制度。 “长辈的命令“不能等同“规则”。前者只约束个体,后者约束大家。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考生仿用句式和逻辑推断的能力。首先要弄清出题人的意图,然后根据题目中所有信息进行分析,根据所给第一句可以确定仿写句子的句式,然后考虑针对什么推断来反驳,最后确定自己所写内容。解答时一定要立足题目,认真审题,审出答题的角度和答题的模式,切不可脱离原题作答。 文段引述《现代汉语词典》进行概念阐释,也深得议论文写作之法。但是,下面的自我阐释就出现将“规则”概念偷换成“做人的底线” “做人的底线”应该更倾向于“品德”或“道德修养”。文段中“周敦颐坚守良知,洁身自好,最终流芳百世。当然,盲目地遵守规则也不行”“比如,长辈命令你去做坏事,你就不能盲目遵从”推断存在问题,由推断的条件,并不一定能得出所推断的结果。仿照例句的方式——“‘做人的底线’不能等同规则。前者可以主观选择的,后者是强制的”把理由表述出来即可,第一句“坚守良知,洁身自好,最终流芳百世。当然,盲目地遵守规则也不行”,这个可以理解为“良知”不能等同规则,前者属于自我约束(内心的自律),后者属于外在的制度;第二句“比如,长辈命令你去做坏事,你就不能盲目遵从”,可以理解为“长辈的命令”不能等同“规则”。前者只约束个体,后者约束大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示意图,请根据提示内容写成一段话。要求: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月17日,经习近平主席批准军队增派的2600名医护人员全部抵达武汉。近一个月来,“战”字成为高频词,占据各大媒体。这场疫情防控的      ,是人民军队听从统帅号令、践行初心使命的实际行动,是人民军队新时代使命任务能力和广大官兵的政治觉悟、思想作风和战斗精神

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子弟兵总是奔向最危险的地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后,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决策部署,军队迅速     了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紧急抽组精兵强将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在疫情面前,人民子弟兵       、日夜奋战。疫情突如其来,这个看不到敌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

面对疫情,人民子弟兵“硬核”支援,在特殊战场上扬我军威,汇聚成同心协力、英勇奋斗、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阻击战  爆发  启动  前仆后继

B.狙击战  爆发  启用  全力以赴

C.阻击战  暴发  启动  全力以赴

D.狙击战  暴发  启用  前仆后继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是对各级指战员初心使命的考验,而是对我军战斗力的一次特殊检验。

B.既是对各级指战员初心使命的考验,也是对我军战斗力的一次特殊检验。

C.不是对我军战斗力的一次特殊检验,而是对各级指战员初心使命的考验。

D.不仅是对我军战斗力的一次特殊检验,更是对各级指战员初心使命的考验。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是对人民军队掌握新时代使命任务能力和广大官兵的政治觉悟、思想作风和战斗精神的重大检验。

B.是人民军队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能力和广大官兵的政治觉悟、思想作风和战斗精神的重大检验。

C.是对人民军队新时代使命任务能力和广大官兵的政治觉悟、思想作风和战斗精神的重大叩问。

D.是对人民军队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能力和广大官兵的政治觉悟、思想作风和战斗精神的重大检验。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技艺学成后,“_________________  ”突出其技艺高超,“_________________ ”突出其艳压群芳,衬托手法巧妙。

(2)《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斥,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峡》一文中,打渔的人唱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倍感环境凄清空旷。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思赠远二首

王涯

其一

当年只自守空帷, 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 唯看新月吐蛾眉。

其二

厌攀杨柳临清阁, 闲采芙蕖傍碧潭。

走马台边人不见, 拂云堆畔战初酣。

注:①这两首诗是作者思念妻子之作;②暗用张敞画眉的故事,用来形容夫妻间的恩爱之情,或用来形容女子的秀眉; ③拂云堆,在朔方,代征战之地。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诗第二句写诗人在梦里历尽千山万水和妻子相会,但醒来两人仍处在别离之中,写梦幻兼诉情思,表现出诗人思念妻子的深情。

B.柳有“惜别怀远”之意,第二首诗首句“厌”字一贯全句,“杨柳”触起离思,诗人欲摆脱离思愁苦,自然厌之有理。

C.芙蕖者,荷花也,第二首诗次句写碧潭中荷花开放,诗人悠闲于潭边,欣赏着清新明丽的景色,心情渐悦,不同于以乐衬哀的手法。

D.第二首诗第三句用张敞为妻子画眉之典,而诗人的妻子却不在身边,倍感伤怀;末句写边关多事,应以国事为重,极力摆脱思恋,恰恰表现思念之深。

2.第一首诗的末句“唯看新月吐蛾眉”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绛侯周勃者,沛人也。其先卷人,徙沛。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高祖之为沛公初起,勃以中涓从攻胡陵。从入汉中,拜为将军。还定三秦,赐食邑怀德。以将军从高祖击反者燕王臧茶,破之易下。赐爵列侯,食绛八千一百八十户,号绛侯。

以将军从高帝击反韩王信于代,勃迁为太尉。勃为人木强敦厚,高帝以为可属大事。勃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说士,东乡坐而责之:“趣为我语。”其椎少文如此。勃既定燕而归,高祖已崩矣,以列侯事孝惠帝。孝惠帝六年,置太尉官,以勃为太尉。十岁,高后崩。於是勃与平谋,卒诛诸吕而立孝文皇帝。文帝既立,以勃为右丞相,赐金五千斤,食邑万户。居月余,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宠,久之即祸及身矣。”勃惧,亦自危,乃谢请归相印。上许之。岁余,丞相平卒,上复以勃为丞相。十余月,上日:“前日吾召列侯就国,或未能行,丞相吾所重,其率先之。”乃免相就

岁余,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绛侯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之。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公主者,孝文帝女也,勃太子胜之之,故狱吏教.引为证。勃之益封受赐,尽以予薄昭。及系急,薄昭为言薄太后,太后亦以为无反事。文帝朝,太后以冒絮提文帝,曰:“绛侯绾皇帝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文帝既见绛侯狱辞,乃谢曰:“吏方验而出之。”于是使使持节赦勃,复爵邑。绛侯既出,曰:“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绛侯复就国,孝文帝十一年卒,曰武侯。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

B.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

C.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

D.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食邑,古代君主赏赐给臣子的封地,臣子以封地征收的赋税为食禄。

B.国,古代指诸侯的封地,后泛指国家,又可指京城。文中“就国”是指回到京城。

C.尚,有匹配之意,多指仰攀婚姻;文中指周勃的儿子周胜之娶孝文帝的女儿为妻。

D.谥,是对死去的皇帝、诸侯、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给予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如“文”“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勃出身贫寒,生活艰辛。他的祖先是卷县人,后迁徙到沛县,他以编织养蚕的用具、在别人家丧事上吹箫为生。

B.周勃南征北战,军功赫赫。他追随高祖起兵攻打胡陵,人汉中,平定三秦,先后平定燕王、韩王等人的叛乱,所向披靡。

C.周勃位高权重,深受重视。他以军功受封绛侯,历任太尉、右丞相,深受汉高祖等皇帝的倚重。

D.周勃木讷老实,不善辞令。他被诬人狱,面对廷尉的诘问他不知如何回答,狱吏提示他破财免灾,几经周折,他才得以释放。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勃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说士,东乡坐而责之:“趣为我语。”

(2)绛侯绾皇帝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