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赏析以下内容: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

请赏析以下内容: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由“呜呼”转入对身世的叙述和悲叹。年幼的“我”与十二郎在孤苦伶仃中形影不离。“少孤”“兄殁”“吾与汝俱幼”等词语看似很平淡,却饱含着无限辛酸。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语句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含义,然后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从内容、结构和表达效果上进行赏析。 这句话的含义是:唉,我自幼丧父,等到大了,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只有依靠兄嫂抚养。哥哥中年时在南方去世,当时我和你都还小,跟随嫂嫂把灵柩送回河阳老家安葬。随后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伶丁,也未曾一天分开过。文章第一段是全文的引子,而“呜呼”转入对身世的叙述和悲叹。然后又说到自己从小失去父亲,依靠兄嫂抚养,而兄长却在中年的时候去世,那时候“我”和“你”都还年幼,相依为命,形影不离。这里面虽然寥寥几句话,但“少孤”“兄殁”“吾与汝俱幼”等词语却写出了“我”和十二郎的身世之悲,饱含着无限辛酸。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分析这句话的作用。

 

查看答案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这一年,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继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在此,我要向每一位科学家、每一位工程师、每一位“大国工匠”致敬!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新年贺词摘录

材料二2019 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4月1目,30名失联扑火队员的遗体已全部找到,其中27名森林消防队员平均年龄仅23岁,另外3名为地方干部群众。

——《央视网》

材料三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一生许国的科学家、一身许民的英雄、亿万普通的劳动者,他们努力着、奉献着。正如鲁迅先生所言:“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联想?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参与学生会举办的“当代青年应该如何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主题座谈会,体现你的思考,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感世界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寸步优游知远近选择最合适的下联( )

A.一生坎坷知冷暖

B.世事艰辛识人心

C.一生坎坷晓高低

D.人事沧桑见冷暖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表现不同的交际情境,其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学校公告栏有某学生写的失物启事:我在餐厅吃饭时不小心遗失了《高中数学题典》,如有拾到者,请速还我!

B.高考在即,学校领导为了让同学们减轻心理压力,以更好的心态迎接高考,在同学们必经的大门口贴出一副对联,上写道:“逆境锤打造强者,烈火焚烧试真金。”

C.他是个古道热肠的人,无论谁请他帮忙,也无论他能否办得到,他都会满口答应下来:“我一定鼎力相助,您就放心吧!”

D.某医生医术高明,治好不少患者多年的顽疾,解除了患者的痛苦,患者对该医生十分感激。其中一位患者特地制作锦旗表示感谢,上写道:“杏林髙手,医者仁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