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春晚 (宋)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春晚

(宋)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①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注]①阑干:栏杆。

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首句“花落”写暮春之晚, “柴门掩夕晖”写夕阳下柴门虚掩,夕阳的余晖与纷飞的落红都让人心生惜春之情。

B. “昏鸦数点傍林飞”一句描写几只昏鸦翻飞于密林之外,由于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自然更像“点”。

C. “吟余小立阑干外”一句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诗人形象孤独。

D. 末句写樵夫渔人劳作归家,亦紧扣“晚”字着笔。

E. 本诗中落花、昏鸦、小立的诗人、归家的樵夫渔人在日落时分融汇成一幅清冷、空寂的村野春晚图。

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CE 2.本诗表现了诗人闲适安宁的心境。全诗描绘柴门花落、乌鸦归林、诗人小立、樵夫渔人归家等画面,通过“落”“飞”“归”三个动词的运用,以动衬静、化寂为动,烘托出静谧而富有生气的意境,表现出诗人内心的闲适和安宁。(从其他角度赏析,言之成理亦可) 或:本诗表现了诗人闲适安宁的心境。诗人在书房吟诗作文后小立阑干外驻足远望,此时夕阳就要落下,昏鸦飞过天空,渔夫樵子正归来。画面和谐、静谧又富有生气,此情此景,诗人内心难掩欣悦,而对景物的描写足见诗人当时的闲适之情。 【解析】 1.试题分析:C项,“诗人形象孤独”分析不当。诗人吟诗作文后稍作休息而驻足远望,内心闲适愉悦,并不孤独。E项,“融汇成一幅清冷、空寂的村野春晚图”分析不恰当。落花、昏鸦、归来的渔樵等意象融合营造了和谐、宁静的气氛,画面富有生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课外文言文阅读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等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四年知杭州。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B.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C.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D.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判官,宋代选派京官充任称签书判官厅公事,又称“通判”,负责州郡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即各类犯罪事件的审判和裁决。

B. 台指的是“御史台”,中国古代官署名,是中央行政监察机关,也是中央司法机关之一,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

C. 团练副使是宋代散官官阶之一,宋代散官专指闲散不管事的官职,共有十等,常授的主要有团练副使、节度行军司马等四种。

D. 生祠是古代信仰民俗,指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而加以奉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自幼颖悟,母亲教他读书,听到古今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要害。等到弱冠,博通经史,写文章洋洋洒洒、下笔千言。

B. 苏轼恪尽职守,徐州任上,当地突发水灾,苏轼身先士卒积极修堤守城,颇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公无私风范。

C. 苏轼忧国忧民,写诗讽喻时弊,却因此遭受诬陷而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但能随遇而安,在东坡建造房屋,自称“东坡居士”。

D. 苏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任杭州知州时疏通茅山、盐桥二河通航运,还疏浚西湖,用淤泥和葑草在西湖外围构筑长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2)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①蹑履相逢迎                 ②怨灵修之浩荡

③亦将有感于斯文             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⑤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⑦哀吾生之须臾               ⑧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A. ①③⑤⑥⑦    B. ①②③⑤⑧

C. ②④⑤⑥⑧    D. ②③④⑦⑧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词类活用类型与例句加点字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火尚足以

A. 其进愈深,而其愈奇    B. 孤舟之嫠妇

C. 彭殇为妄作    D. 固前圣之所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襟危坐而问客曰              宜流之海外,以风教

B. 謇朝谇夕替                  尽吾志也不能至者

C. 所以兴怀,而其一也          啖刍豆十倍于常牛,负重而

D. 既其出,则或咎欲出者        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