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文言文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仰观宇宙之大 A. 月出于东山之上...

下列文言文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仰观宇宙之大

A. 月出于东山之上

B. 大王来何操?

C. 为仲卿母所遣

D.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D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文言文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这是考查文言特殊句式。首先要了解特殊句式的种类,然后依据每种句式的特点进行辨析。例句“仰观宇宙之大”,这是定语后置句,应为“仰观大之宇宙”,D项,“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也是定语后置句,应为“虽无盛之丝竹管弦”。A项,“月出于东山之上”,这是状语后置句,“于”是标志,应为“月于东山之上出”;B项,“大王来何操”,这是宾语前置句,应为“大王来操何”;C项,“为仲卿母所遣”,这是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乌鹊南飞

A. 雪霏霏

B. 固前圣之所

C. 手巾掩口啼

D. 少长咸集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字形、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xiè)  (qí)韵    (kè)死    (pǐ)极泰来

B. (tuí)废  (páo)樽   芰(jī)荷    一(chuán)破屋

C. (jiù)  (qiān)期  方(yuán)  (jiàn)车帷裳

D. (zhuó) 葳(ruí)   簿(bó)禄相  青青子(jīn)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2)_______________,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已亥杂诗》)

(4)淇则有岸,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5)屈原的《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当时违背准则取悦别人的严酷现实。

(6)苏轼的《赤壁赋》中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察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首联以赋体叙事,叙写诗人一年两次在极为适合游览的季节来到名胜之地锦江游玩。

B. 颔联写锦江美景,承“前值东风”与“后值秋”而来,用了拟人、夸张、动静结合等手法。

C. 颈联写离愁别恨,故乡的山水,带着离情,牵绕别恨,让诗人魂牵梦绕,肝肠寸断。

D. 尾联以景句作结,描绘了一幅乔木高耸,云遮雾绕的画面,情韵悠长,又余味无穷。

E. 诗歌的技法工巧,诗人以情取景,以景写情,物我交融,别有韵味,结构严整工巧。

2.本诗情感真挚,试结合全诗,分析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亚夫为河内守时,许负相之,曰:“君后三岁而侯。侯八岁为将相持国秉贵重矣于人臣无两其后九岁而君饿死。”亚夫笑曰:“臣之兄已代父候矣,有如卒,子当代,亚夫何说候乎?然既已贵如负言,又何说饿死?”居三岁,其兄有罪,帝封亚夫为条侯。前158年,匈奴大入边。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披甲,锐兵刃,彀弓驽,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孝文且时,诫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孝景三年,吴楚反。以亚夫为太尉,平七国之乱。五岁,迁为丞相,帝甚重之。帝废栗太子,丞相固争之,不得。由此疏之。其后匈奴王唯徐卢等五人降,帝欲侯之以劝后。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乃悉封为列侯。亚夫因谢病。景帝中三年,以病免相。居无何,因其子买工官尚方甲盾五百被可以葬者,召诣廷尉。廷尉责曰:“君候欲反邪?”亚夫曰:“臣所买器,乃葬器也,何谓反祁?”吏曰:“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吏侵之益急。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国除。

(节选自《绛侯周勃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君后三岁而侯/侯八岁为将相/持国秉/贵重矣/于人臣无两其后/九岁而君饿死/

B. 君后三岁而侯/侯八岁为将/相持国秉/贵重矣/于人臣无两其后九岁而君饿死/

C. 君后三岁而侯/侯八岁为将/相持国秉/贵重矣/于人臣无两其后九岁而君饿死/

D. 君后三岁而侯/侯八岁为将相/持国秉/贵重矣/于人臣无两/其后九岁而君饿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 都尉,秦汉时代重要的中高级武官。如《史记》《陈涉世家》中“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B. 持节,“节”是传达命令的符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或传达朝廷重大使命,必执符节以为凭证。

C. 崩,古代对死的一种讳称,专指皇帝死亡,意义相同的还有“崩殂"“驾崩” “仙逝” “薨” “不禄”。

D. 谢病,是古文中常见的一种托词,以生病为由,以回避某亊某人。文中“亚夫因谢病”,暗示周亚夫微妙的心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亚夫军纪严明,今行禁止。文帝到霸上和棘门两处军营时均可长驱直入,而到细柳营却不得入,直至天子下诏书,亚夫这才传话打开军营大门。

B. 周亚夫治军有方,折服文帝。他规定军营里不准驱马奔驰,连文帝都不敢违背;文帝临死前告诫太子,危急情况下,周亚夫能担当起领兵重任。

C. 周亚夫个性耿直,不善逢迎。景帝废了栗太子,他极力争辩;皇上想要封投降汉朝的匈奴王唯徐卢等五人为侯来鼓励后來的人,他也表示反对。

D. 周亚夫功勋卓著,结局悲惨。他平定“七王之乱”。维护了国家统一。巩固了汉王朝:最终却因购买盔甲盾牌被捕入狱。不堪狱吏逼迫绝食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2)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