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伯父墓表 苏 辙 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伯父墓表

苏 辙

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

未几,移凤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公。

以太夫人忧去官。起为开封士曹。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冤。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骑士,尹以诿公,马尽得而民不扰。通判阆州。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

选知祥符。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公曰:“书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复一中贵人至曰:“必于法外与之。”公谓尹李绚曰:“一匹夫能乱法如此,府亦不可为矣,公何不以县不可故争之?”绚愧公言,明日入言之。上称善,命内侍省推之。盖宗以赂请于温成之族,不复穷治,杖命者,逐之,一府皆震。包孝肃公拯见公,叹曰:“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擢提点利州路刑狱,公至逾年,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一道震恐,遂以无事。

公没二十七年,不危状公遗事,以授辙曰:“先君既没,惟小子仅存,不时记录,久益散灭,则不孝大矣。”辙幼侍伯父,闻其言曰:“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故当是时,不闻有过行。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辙惧子弟之日怠也,故记其所闻以警焉。

(原文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多:称赞。

B. 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       益:有利。

C. 公复以循吏许之           许:期望。

D. 杖矫命者,逐之           矫:假传。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涣为官公正的一组是(    )

①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 

②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 

③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 

④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 

⑤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 

⑥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

A. ①②⑥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涣担任凤州司法时,知州王蒙正很赏识他,曾经把他推荐给朝廷,又给要官写信,认为他可以担当大任。

B. 雍丘县有百姓死在狱中,县官报告说是因病而死。开封府多次派人处理而没能查明真相,苏涣去后,便洗雪了冤情。

C. 祥符县张宗长期作奸营私,因畏惧苏涣,称病辞职,让儿子来接替自己。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

D. 苏涣去世二十七年后,他儿子苏不危记叙了父亲遗事,交给苏辙;苏辙又补充了他所听到的伯父言谈,写成这篇墓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2)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

(3)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1.B 2.D 3.C 4.(1)(王蒙正)了解苏涣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的事务托付给他。 (2)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的官员好多了! (3)你们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犯错误就可以了。 【解析】1. 试题分析:解析:益:动词,扩充,增强。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这道题难度不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西观察使韦公墓志铭

韩 愈

公讳丹,字文明,姓韦氏。公之父政,卒雒县丞,赠虢州刺史。公既孤,以甥孙从太师鲁公真卿学,太师爱之。举明经,选授峡州远安令。顺宗嗣位,诏拜谏议大夫。

刘辟反,围梓州,诏以公为东川节度使、御史大夫。公行至汉中,上疏言:“梓州在围间,守方尽力,不可易将。”征还入议蜀事。刘辟去梓州,因以东川节度使高崇文,拜晋、慈、隰等州观察防御使。将行,上言:“臣所治三州,非要害地,不足张职,为国家费,不如属之河东。”上以为忠。

一岁,拜洪州刺史、江南西道观察使。公既至,则计口受俸钱,委其余于官。罢八州无事之食者,聚其财。始教人为瓦屋,取材于山,召陶工教人陶,聚材瓦于场,度其费以为估,不取赢利。凡取材瓦于官,业定而受其偿,从令者免赋之半;逃未复者,官为之;贫不能者畀财,载食与浆,亲往劝之。为瓦屋万三千七百,为屋四千七百,民无火忧,署湿则乘其高。明年,筑堤捍江,长十二里,疏为斗门,以走潦水。公去位之明年,江水平堤,老幼泣而思曰:“无此堤,吾尸其流入海矣!”灌陂塘五百九十八,得田万二千顷。凡为民去害兴利若嗜欲。

卒有违令当死者,公不果于诛,杖而遣之去。上书告公所为不法若干条,朝廷方勇于治,且以为公名才能巨,治功闻天下,不辨则受,诏罢官留江西待辨。使未至,月余,公以疾薨。使至,辨凡卒所告事若干条,皆无丝毫实。诏笞卒百,流岭南。公能益明。

(选自《韩愈文集》,有删改)

【注】①高崇文:唐代大将,刘辟反,统兵往讨,平定叛乱。②畀(bì):给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举明经                       第: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

B. 因以东川节度使高崇文         让:责备

C. 屋四千七百                 重:双层的

D. 不辨则受                     垢:污秽,耻辱

2.下列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罢八州无事之食者,聚其财  ②其竟此而殒其生乎

B. ①逃未复者,官为之          ②吾书汝曰

C. ①从令者免赋之半            ②信然邪?梦邪

D. ①贫不能者畀财              ②汝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韦文明“治功”的一组是(    )

①凡为民去害兴利若嗜欲   ②罢八州无事之食者

③为瓦屋万三千七百       ④征还入议蜀事

⑤得田万二千顷           ⑥筑堤捍江

A. ①②⑥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所治三州,非要害地,不足张职,为国家费,不如属之河东。

(2)公既至,则计口受俸钱,委其余于官。

(3)卒有违令当死者,公不果于诛,杖而遣之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问题。

【甲】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非其真邪?信也,吾兄盛德而夭其嗣乎?汝纯明而不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乙】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克:能

B. 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业:继承……的事业

C. 敛不凭其棺                  凭:凭借

D.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尤:怨恨

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之”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其传非其真邪    B. 吾兄盛德而夭其嗣乎

C. 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D. 东野书,耿兰之报

3.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两段选文都以“呜呼”两个叹词开头,表明作者的感情变得非常强烈。

B. 选文第一段写作者初闻噩耗时将信将疑的矛盾心情,文章语意反复而一气贯通,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C. 选文第二段主要表现作者痛悔、内疚之情,多用整句,情绪激荡,一气呵成,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D. 选文第二段中“吾其无意于人世矣”表明作者因为十二郎之死的打击,更因自己身体状况之差,所以已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2)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的提示,默写名句。

(1)承先人后者,________,在子惟吾。两世一身,________

(2)韩愈哀叹自己未老先衰、体弱多病的名句是“吾年未四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说自己很快就会随着老成而死去的名句是“死而有知,________?其无知,悲不几时,________”。

(4)一在天之涯,________,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________

 

查看答案

重新排列下面的句子的顺序,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说韩愈擅长写古文,死后他的文章广为流传,当时的学者将其喻为泰山、北斗,非常敬仰他。

②后来,人们就用“泰斗”一词称在某一方面成就卓越,在社会上有名望、有影响的人。

③唐代文学家韩愈是被称为“泰斗”的第一个人。

④据《新唐书·韩愈传》记载:“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⑤起初,人们把韩愈比作泰山、北斗,表达对他的推崇、敬仰之情。

A. ⑤②④①③    B. ③④①⑤②    C. ④①③②⑤    D. ②①⑤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京城”“京师”均指当时的都城长安。

B. “薨”在古代指诸侯或大官的死。年幼丧父称为“孤”。

C. “尚飨”是祭文结尾常用的语言,表示希望死者的灵魂来享用祭品。

D. “十二郎”中的“郎”是对男子的通称,也称“郎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