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九日蓝田崔氏庄 【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九日蓝田崔氏庄

【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注】①倩:请求,使。

1.“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这两句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加以说明。

2.有人认为在这首诗中,诗人满腹忧情,却以壮语写出,真是“字字亮,笔笔高”。你同意这种评价吗?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1.写出了水的宏大气势和山的高耸情状。蓝水远来,千涧奔泻;玉山高耸,两峰并峙。“远”“高”二字写出了开阔的空间;“落”“寒”既表现了深秋的时令,又令人有高危萧瑟之感。 2.同意。(1)首联从“悲”着笔,但并未就悲写悲,而是由“悲”翻转为“欢”。(2)颔联写怕帽子被风吹去,笑着请人帮他正一正,虽含一缕人生老去的伤感,但更主要的是表现了诗人的豁达乐观。(3)颈联写景,气象峥嵘,悲凉中见豪壮。(4)尾联“知谁健”三字透露了诗人沉重的心情和深广的忧伤,“醉把茱萸”却又有几分超然旷达,所以说诗人是以“壮语”写“忧情”的。 【解析】 1.试题分析:这两句所写的景物是“水”和“山”,抓住“远”“高”“落”“寒”四字对景物的特点分析即可。“远”“高”二字写出了开阔的空间;“落”“寒”既表现了深秋的时令,又令人有高危萧瑟之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小题。

咏怀古迹(其三)

杜 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群山”“万壑”这样的意象与“明妃”有什么联系?

2.诗中写昭君的“怨恨”,昭君怨恨什么?杜甫写昭君的怨恨其用意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小题。

秋兴八首(其一)

杜 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颈联中的“丛菊”能否改为“残菊”?为什么?

2.本诗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在抒情方法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查看答案

请结合杜甫《登高》一诗的意境,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诗进行扩写。要求:使用描写的方式,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2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要求各级主管部门切实履行职能,做好粮、油、肉、蛋、奶等主要食品的生产、供应和价格稳定。

B. 学术腐败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学术资源分配体制不够合理、社会风气不佳和个人品行不良造成的。

C. 在当前形势下,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就是关注、维护普通百姓的根本利益,尤其是那些由于各种原因而处于困境的百姓的利益。

D. 老李看到我们非常惊讶,连忙把别后的情况告诉我们,还热情地拉我们到他家。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但许多人绝非如此,他们根本不制定任何人生计划,以达到有意义的目标,而是朝三暮四,变化不止。

B. 只要各国、各地区同舟共济,携手合作,克服困难,亚太地区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C. 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

D. 坏人固然要防备,但坏人毕竟是少数,人不能因噎废食,不能为了防备极少数坏人连朋友也拒之门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