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课内文言文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

阅读课内文言文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集序》)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可乐也         信:的确。

B. 于己         得:能够。

C. 之所欣         向:过去。

D. 未尝不文嗟悼   临:面对。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及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会稽山阴之兰亭                圣人不凝滞

B. 所以游目骋怀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

C. 趣舍万殊                        然,犹有未树也

D. 或取怀抱                        述小妹语曰

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A.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B.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C.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D.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1.B 2.C 3.C 4.本来就知道将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虚妄的。关键词:固、一、齐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在答题时把实词含义放回到原文中,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是辨析实词含义的方法。B项,“暂得于己”中的“得”的意思是“得意”。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在答题时把实词含义放回到原文中,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是辨析实词含义的方法。 2.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及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答题时把虚词含义放回到原文中,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是辨析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方法。A项,前一个“于”作介词,“在”;后一个“于”作介词,表被动,译为“被”。 B项,前一个“所以”表方式,“用来……”;后一个表原因,“……的原因”。D项,前一个“诸”作兼词,相当于“之于”;后一个“诸”作形容词,“众多,各”。C项,两个“虽”都译为“虽然”。 3.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文言句式现象。在答题时把文言句式放回到原文中,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是辨析文言句式的方法。例句“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虽无盛丝竹管弦”,“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A项,无特殊句式。B项,“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否定句中代词“之”充当动词“夭阏”的宾语而前置。D项,“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是介宾短语后置句。介宾短语“以推贤进士”修饰“教”。C项,“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是定语后置句。“察察”和“汶汶”分别修饰“身”和“物”,“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与例句的句式相同。 4.试题分析:题干是“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该句的关键点:“固”:“本来”;“一”:“将……一样看待”;“齐”:“将……同等看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择死与择生

张曼菱

(1)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或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

(2)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带辱而活?这个问题从儿时就牵襻着我。

(3)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值得商榷。

(4)我以为,这忽视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这个偏差或许是些故意?后人出于不平,以为楚国那样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忠于和报效?焉知“政治”也是一种理想。政治家与政客不同,正是由于前者的献身是别无选择的,后者却是投机的。屈原身为三闾大夫,是楚国的决策大臣,他不能承受楚国蒙受亡国的事实。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令“国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诗人以“诗”爱国和救国。他可行吟,可以留下作品“薪火传人”。但三闾大夫必须沉江。屈原的这种“相始终”的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失败时惟一的坚持。他是把对政治的责任放在“诗人”之上的。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

(5)诗人的事业,可以不与某一个具体的朝廷和君王相联系,相始终。屈原的这种始终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不可挽救的狂澜的惟一坚持。“人生自古谁无死?”“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之于生死,中国自古已有确认之标志。虽然“哀莫哀生别离,乐莫乐心相知”,已将生乐死苦、留恋人世的滋味体会尽致,但是,主动迎接死亡,“在不可选择中进行选择”的精神依然确立。中国的志士仁人,在求生不能的时候,很重视死之权利,倘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信仰完整地活下去,不如选择死亡,将死看作一种意志与尊严的使命。屈原即是著名的范例。他是不会等到敌国军队进入,被俘受辱而死的。他认为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国,他要选择死,一种自由的、高尚独立的死。头戴巍峨之冠,身着兰草香服,时而悲吟,时而高歌,徜徉在汩罗江畔,饱览他所挚爱的山河大地,从容赴死。

(6)屈原之死,死的原因是不是“诗人”的,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政治家只要死得其所和旗帜鲜明,诗人却要死得美,死得如其所吟,死得浪漫。我们何不理解为:屈原是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紧紧拥抱着诗的理想而去的。这死亦是一种决裂,与以往从事的“政治”的决裂,与终生所爱的诗章同归。这是历代美的理想之追求者的最好结局。

(7)死,可以明志;生,却可践志。当死临到司马迁头上时。他选择生。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司马迁出于公心,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假如就为此而死亦不失为真谏烈臣;但司马迁认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却不是仅此。他要以一介布衣的身分完成千古史记,为中国撰写第一部大型纪传体史书。

(8)既有了帝王家的史官,却执意要做民间第一史家。当时虽没有明文不准平民“写史”,但司马迁此举引起了当朝的临视与怀恨。他选择受刑忍辱,弃政从文,从匍匐于地的殿臣中直起身子做人。这是令世俗瞠目的叛逆之举,这是勇敢与崇高的跨越。他不愧为敢于在朝堂上和禁锢人臣的君臣伦理观念决裂的杰出代表!弃一帝而得天下千秋,伟哉司马迁!

(9)屈原择死,史迁择生,都是崇高的。他们择死与生的思考世代延传;这种思考,构成了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隆起的脊梁。

1.联系上下文,解说第(1)段“中国式的生命”这一短语所包含的意义。

2.第(4)段画线句“这个偏差或许是些故意”中的“这个偏差”是指什么?作者对此持什么态度和见解?

3.解释下列语句的含义

①(屈原之死)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

②(司马迁)从匍匐于地的殿臣中直起身子做人。

4.根据文意,有条理地陈述“屈原择死”与“司马迁择生”的崇高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1.理解加点的“欣然”在文中的含义及作用。

2.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说说对这个句子含意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当心“筑梦”变“毁梦”

近日,北京大学公布了2015年面向农村单独招生的“筑梦计划”,获得该计划入选资格的考生,在高考录取时最高可获降至当地一本线录取的优惠政策。 清华大学也启动了“自强计划”,入选考生最高可降65分。随后,一批名牌高校(如中国政法大学、西南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大学)相继制定了针对农村考生的“筑梦计划(或称“高校专项计划”)”。

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好想法,但好想法得有好办法,没有好办法的好想法在实践中就会变成坏想法。人类美妙的构想足够多,但就是因为失去了好办法,美妙的构想一经实践,就结出了丑陋的果实。如果好想法与好办法相统一,好想法制约着好办法,好办法服务于好想法,好想法才有实现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好办法就是需要有良好的机制,这种机制要体现机会平等的机制。但机会平等的机制不等于过程平等,更不等于结果平等。对于上大学的考生来说,只要给人以人人平等的机会即可,无论什么样的考试结果都是公平的结果,至少不是最坏的结果。对于考生来说,这种机会平等的机制,就是考试。

对农村单独招生的“筑梦计划”是想从考试的结果来纠正考试的不公平,但这种纠正会破坏起点的公平,也会破坏考试过程的公平。有时候,公平再前进一 步,量变就转化为质变,本来追求公平的考试制度,在权力和政策的干预下,却导致了对非农村大学生极端不公平的结果。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照顾农村大学生,在客观上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歧视。

有人会说,美国也有对黑人等少数族裔的照顾政策,但这种政策,是建立在维护生源的多样性和平权政策的前提下,且受到法律的保障,并没有因此破坏机会平等和考试平等。那些有权人不敢滥用自己的权力让自己的孩子享受分数的照顾,那些有钱人也不敢行贿让自己的孩子享受分数的照顾。有权人和有钱人在招生的问题上没有法外特权,美国的制度机制、法制机制、考试机制、招生机制在各个层面都把权力和金钱关进了制度的笼子里。

由于中国建设法治的道路还很漫长,在考试制度比较健全,在招生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对农村考生进行照顾的结果,就是真正农村大学生有可能没有进入北大清华,有权有钱的人可能进入了北大清华。无论是有权人还是有钱人,他们都会通过看不见的招数,通过暗箱操作,把自己的孩子变成农村大学生,进而通过农村大学生进入北大清华。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权之人有钱之人都会对上面的政策进行肢解,使之符合有利于自己的政策。招收农村大学生的计划变相成为招收有权和有钱人的大学生计划,导致新一轮的招生腐败。

考试会影响人的一生,但并不能因此改变一生。改变一生的,还需要其他的各种主客观条件,还需要抓住机遇。如果认为考上北大清华之后就前途无忧,那是懒汉的想法,也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如果认为北大清华就一定会出人才,其他的非北大清华的学生就不会成人才,那就是变相的准血统论在作怪。

1.结合文章内容,下列选项中对“筑梦计划”的有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的“筑梦计划”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

B. 获得2015年面向农村单独招生的“筑梦计划”入选资格的考生,在高考录取时最高可获降至当地一本线录取的优惠政策,入选考生在一定条件下最高可降65分。

C. 清华大学启动“自强计划”后,中国政法大学、西南大学、兰州大学相继制定了针对农村考生的“高校专项计划”,而在本省的高校(如江苏的第一师范,江西的东华理工、浙江的温州大学)则制定了地方专项计划。

D. “筑梦计划”目的是纠正考试的不公平,但相反这计划的提出会破坏起点的公平,也会破坏考试过程的公平。

2.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筑梦计划”是一个好想法,只要有好办法,好想法在实践中就会成为好想法,同时也具有实践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B. 招收农村大学生的计划将导致新一轮的招生腐败的原因是中国考试制度比较健全,招生制度不是很健全。

C. 未来中国的有权人将不敢滥用自己的权力让自己的孩子享受分数的照顾,也不敢行贿让自己的孩子享受分数的照顾,在招生的问题上他们没有法外特权。

D. 作者并不歧视农村学生,而是认为对农村考生进行照顾就可能让真正农村大学生有可能没有进入高校,有权有钱的人通过暗箱操作把自己的孩子变成农村大学生进而通过农村大学生进入高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量变”“质变”的关系来看,追求公平的考试制度在权力和政策的干预下,却导致了对非农村大学生极端不公平的结果。

B. 照顾农村大学生,在客观上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歧视,表明农村大学生因为考试无能才需要被照顾。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农村考生来说,只要给以人人平等的考试即可。

C. 考试会影响人的一生,但并不能因此改变一生。改变一生的,还需要其他的各种主客观条件,还需要抓住机遇。对于农村学生,“筑梦”就是个机遇。

D. 我们不能认为北大清华就一定会出人才,其他的非北大清华的学生就不会成人才。入取高校后学生不应有懒惰思想,要知道考上北大清华并不意味前途无忧。

 

查看答案

漫画《求职遭遇》的寓意从正面解读与下列名言古训一致的是

A.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C. 上善若水,大爱无声

D.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查看答案

下列对有关典故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望夫石”,是一个古代神话,传说有一个妇人天天到山上望夫归来,竟变成了石头。后人用望夫石来比喻妻子对远行丈夫的思念。

B. “举案齐眉”用的是孟光的典故。传说,东汉梁鸿的妻子孟光给丈夫上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高举至眉前以示恭敬。后人用来形容夫妻相敬。

C. “伯劳东去燕西飞”,语出乐府诗《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后人常用“劳燕分飞”比喻兄弟姐妹离散。

D. “红泪”一典出自王嘉《拾遗记》,传说薛灵芸选入宫时与父母相别,以玉壶盛泪,壶映出红色,及至京师,壶中泪凝如血。后人遂称女子之泪为“红泪”。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