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经史,吾亦...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士大夫之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体性梢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向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别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馀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于谚曰:“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履,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当尔之时,亦快士也。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被揭而丧珠,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泊若穷流,鹿独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当尔之时,诚驽材也。有学艺者,触地而安。自荒乱以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以此现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有客难主人曰:“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吴;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吴;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主人对曰:“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金玉之磨莹,自美其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其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於无学之富贵也。且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握素披黄,吟道咏德,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茶,岂得同年而语矣。且又闻之: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必有天才,拔群出类,为将则暗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则悬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矣。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篇,有删改)

1.下列对文言文中画线内容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从此方面来看与《论语》相似。

B. “素业”在古文中有多重意思:先世所遗之业、清白的操守、本业。古代重农抑商,因此本业指的就是农业。

C. “秘书”现在既指政党之内的要职,也指写字楼及商业机构内的文员职位。而文中则是官名的总称。

D. 古以为瑞草,服之能成仙——芝草。 治愈万症,其功能应验,灵通神效,故名灵芝,又名“不死药”,文中是对杰出人士的称赞。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

B. 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

C. 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

D. 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古以来的贤王圣帝还需要勤奋学习,普通人更有必要学习了!这类事情遍见於经籍史书,所以作者只举近代切要的来启发提醒世人。

B. 各个朝代的世族子弟腐败无能,“上车不落就可当著作郎,体中无货也可做秘书官”是对他们无能生动表现。

C. 作者认为学习是值得崇尚的,一块石头之所以难看,是因为尚未经过雕刻。学习能修身养性,如能经常保有几百卷的书,过上千年也不会成为小人。

D. 作者论述以自身读书为例。七岁时候,诵读《灵光殿赋》,二十岁以后,所诵读的经书,一个月搁置,就生疏了。启示人们人会有困顿不得志而壮年失学,还该晚学,不可以自己放弃。

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因家世馀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

(2)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

 

1.B 2.A 3.B 4.(1)有的凭家世馀荫,弄到一官半职,就自感满足,全忘学习。 (2)你们现在既然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如果不效仿古人勤奋好学的榜样,就像盖着被子蒙头大睡(什么也不知道)。 【解析】 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论语·公冶长》)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诸              斯:这。

B. 赤也惑,          敢:敢于。

C. 陈文子有马十        乘:车马。

D. 吾大夫崔子也        犹:像。

2.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

A. 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B. 三已之,无愠色

C. 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D. 也惑,敢问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对子路和冉有的不同态度,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B. 孔子对令尹子文与陈文子的做法给予了否定。

C. 孔子认为,为人“忠”与“清”都还不能称得上“仁”。

D. 孔子这里所说的“仁”,不仅包括“忠”与“清”,还包括“知其不可而为之”等方面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2)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

 

查看答案

下图是对“咆哮妈妈”的形成原因和造成影响的重点概括,请据此给“咆哮妈妈”在教育孩子方面提出两条合理建议。要求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敬词和谦词是古诗文中常见的语言现象。                                        

①“足下”意指“脚下”,按说应该是谦词,但这个词却是敬词

②含“高”(高堂)、“贵”(贵庚)、“令”(令郎)等美好字义的词语常常都是敬词,而含有“卑”(卑职)、“鄙”(鄙人)、“家”(家父)等卑微卑下之意的词语都是谦词

③有两个词比较特殊,一个是“足下”,一个是“陛下”

④这两个词虽然貌似敬谦词中的异类,其实依然符合敬谦词“尊彼谦此”的规律

⑤一般来说,敬谦是有章可循的——“尊彼谦此”

⑥“陛”是台阶的意思,在台阶之下应该是臣子的谦称,但这个词却是对皇上的敬称

⑦其实,这两个词之所以能表达出敬意,是出于共同的原因,即尊敬到不能直视对方的眼睛,只能将目光停留在对方的脚下(“足下”),对方尊贵无比,自己只能仰视到台阶之下(“陛下”)

A. ②⑤③⑦④①⑥    B. ⑤②③①⑥⑦④

C. ②⑤③①⑥④⑦    D. ⑤②③⑦④①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我校110周年校庆时,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B. 新华社区居委会在展示的普法板报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剖析了生动典型的案例现实,让读者在阅读中轻松地领略到法律精神的独特魅力。

C. 为了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我们一定要做好考核教师的教学成绩,对于贡献突出和甘于奉献的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D. 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学校        ,既要用制度规范,更要加强德育教育。

②教育事业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教书育人是人民教师        的天职。

③在校运会上,班里的体育特长生         地承担起了军体拳表演任务。

A. 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B. 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

C. 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  当仁不让    D. 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