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邵雍字尧夫。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于书无所不...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邵雍字尧夫。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于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已而叹曰:“昔人尚友于古,吾独未及四方。”于是逾河、汾,涉淮、汉,周流齐、鲁、宋、郑之墟,久之,幡然来归,曰:“道在是矣。”遂不复出。

北海李之才摄共城令,闻雍好学,尝其庐,谓曰:“子亦闻物理性命之学乎?”雍对曰:“幸受教。”事之才,受《河图》、《洛书》、《宓义》八卦六十四卦图像。

初至洛,蓬荜环堵,不芘风雨,躬樵爨事父母,虽平居屡空,怡然有所甚乐,人莫能窥也。及执亲丧,哀毁尽礼。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诸贤退居洛中,敬雍,恒相从游,为市园宅。雍岁时耕稼,仅给衣食。名其居曰“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旦则焚香燕坐,晡时酌酒三四瓯,微醺即止,常不及醉也,兴至辄哦诗自咏。春秋时出游城中,风雨常不出,出则乘小车,一人挽之,惟意所适。士大夫家识其车音,争相迎候,童孺厮隶皆欢相谓曰:“吾家先生至也。”不复称其姓字。或留信宿乃去。好事者别作屋如雍所居,以候其至,名曰“行窝”。

司马光兄事雍,而二人纯德尤乡里所慕向,父子昆弟每相曰:“毋为不善,恐司马端明、邵先生知。”士之洛者,有不公府,必之雍。雍德气粹然,望之知其贤,然不事表襮,不设防畛,群居燕笑终日,不为甚异。与人言,乐道其善而隐其恶。有就问学则答之,未尝强以语人。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熙宁行新法,吏牵迫不可为,或投劾去。雍门生故友居州县者,皆贻书访雍,雍曰:“此贤者所当尽力时,新法固严,能宽一分,则民受一分赐矣。投劾何益耶?”

嘉祐诏求遗逸,留守王拱辰雍应诏,授将作监主簿,复举逸士,补颍州团练推官,皆固辞受命,竟称疾不之官。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赠秘书省著作郎。元祐中赐谥康节。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六·道学一》,有删节)

【注】①芘:通“庇”,荫庇。②樵爨:(qiáo/cuàn)打柴做饭。③晡时:晚饭的时候。④信宿:连宿两夜。⑤表襮:自我炫耀。⑥防畛:喻防人之心。畛,界限。⑦投劾:递上引咎辞职的呈文,古代弃官的一种方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庐              造:造访,拜访

B. 敬雍,恒相从游      雅:文雅,有礼仪

C. 士之洛者            道:取道

D. 父子昆弟每相      饬:告诫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昔人尚友于古,吾独未及四方    ②虽平居屡空,怡然有所甚乐

B. 事之才                        ②皆固辞受命

C. ①躬樵爨事父母                  ②留守王拱辰雍应诏

D. ①有不公府,必之雍              ②此贤者所当尽力

3.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旦则焚香燕坐,晡时酌酒三四瓯,微醺即止,常不及醉也,兴至辄哦诗自咏。

②与人言,乐道其善而隐其恶。有就问学则答之,未尝强以语人。

4.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邵雍“道德贤良”的两个事例。(自己概括,也可引原文)

5.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字断句。(限断10处)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B 2.A 3.①邵雍时常早上就焚香安适地坐着(思考问题),到吃晚饭时总要喝三四瓯酒,微醉就不再喝了,常常不至于大醉,兴起的时候就自己吟咏作诗。 ②邵雍与人交谈,乐意说人家的长处而隐讳人家的缺陷。有靠近他向他请教问学的,他总尽力地解答,从不以强迫的方式来告诉别人。 4.示例一:在极度贫寒的环境下邵雍亲自打柴、烧火做饭来侍奉自己的父母。(或“躬樵爨以事父母”) 示例二:司马光以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邵雍,他们二人的纯正品行成为四周乡里所仰慕学习楷模。父亲训斥儿子,哥哥教育弟弟都会说:“不要做不好的事,恐怕司马端明、邵先生知道。”(或“司马光兄事雍,而二人纯德尤乡里所慕向,父子昆弟每相饬曰:“毋为不善,恐司马端明、邵先生知”。) 5.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B项,雅:“非常”。解答此类题常用“代入法”,将各选项意义代入原文,看与上下文语境是否相符,是否通顺。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的,一句语段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题中A项,①②都是转折连词。B项,①于是 ,连词;②才,副词。C项,①来,目的连词;②把,介词。D项,①去,往,动词;②的,结构助词。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燕坐:安适地坐着;晡时:吃晚饭时;辄:就;道:说;隐:隐讳;就:接近;强:强迫;语:告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行:做,实践。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施:施加。

C.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济:帮助,接济。

D. 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弘扬。

2.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C.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D.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告诉子贡,看到别人的错误应该终身“恕”,这里的“恕”是指宽恕。

B. 孔子认为:仁,就是推己及人,自己想要站得住,就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通达。

C. 曾子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但他又认为奋斗终生,死而后已,道路却很遥远。

D. “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归:归附。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事:从事,实行。

B. 出门如见大宾                  见:看见。

使民如承大祭                     承:接受。

C. 在邦无怨                      怨:埋怨,责怪。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已:停止。

D.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约:约束。

知者利仁                         利:利用。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问知。子曰:知人。

B.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C.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D.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与所给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得复见将军

A.乡也吾见夫子而问知

B.仲尼岂贤子乎

C.躬自厚而薄责

D.必不得已而去,斯三者何先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B.能使枉者直

C.不仁者远矣

D.尧舜其犹病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