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 ②夫子矢之...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  ②夫子矢之曰  ③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④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⑤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⑥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⑦莫春者,春服既成 ⑧唯求则非邦也与? ⑨其人也而有斯疾也!

A. ①②⑤    B. ③④⑥

C. ⑦⑧⑨    D. ③⑤⑨

 

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考核的重点是通假字,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高考中主要在解释词语意思和文言翻译中考核,平时注意积累。一般通假有两类:同音(或音近)通假和形声通假(相同的声旁的字或声旁),平时注意积累。题中①“知”通“智”,②“矢”通“誓”,④“以”通“已”,⑥“希”通“稀”,⑦“莫”通“暮”,⑧“与”通“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A. 异乎三子者之撰    B. 不吾知也

C. 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D. 贤哉,回也

 

查看答案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钻:钻研。

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      以为:认为。

B. 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       诸:诸位,各位。

君子学道则爱人              爱人:爱惜人。

C. 予所否者,天厌之         厌:满足。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循循:有次序地。

D. 噫!天丧予               丧:使……丧。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绥(suí)之    喟(wèi)然    卓(zhuó)尔      诲(huì)人

B. 莞(wǎn)尔    箪(dān)食    瓢(piáo)饮      曾皙(xī)

C. 侍(shì)坐    饥馑(jǐn)    哂(xī)之        以俟(sì)

D. 舞雩(yú)     户牖(yǒu)    恸哭(dònɡ)      铿(kēnɡ)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学孔堂记

天不可以象名,孔子之道不可以科名。日月星辰,象也;德行、政事、言语、文学,科也。谓天尽于日月星辰,是小天矣。谓孔子之道尽于德行、政事、言语、文学,是小孔子之道矣。学孔子者,不得其全而各得其性之近似,乃名之以科,而不知孔子之道,何可以科名哉?虽然,学孔子者非得其门,吾未见其入也。

苟不欲知天则已;苟欲知天,在璇玑、玉衡,以观日月星辰,几乎天矣。夫苟不欲学孔子之道则已;苟欲学孔子之道,由博文约礼以达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几乎孔子矣。言子游,孔子之高弟也,其优于同列也以文学,而其治武城也以礼乐。礼乐固文学之见乎其外者也。德也,政也,言也,文也,无不焉之谓礼;德也,政也,言也,文也,无不和焉之谓乐。子游学乎孔子而独得乎礼,乐之传亦微矣

夫礼乐,孔子之道也。学礼乐以入道,孔门之教也。故学子游所以学孔子也。学至于子游,具孔子之一体矣。吴之先启于泰伯。泰伯以让风,子游以礼乐风,吴之文,实彬彬矣。夫岂后世之所谓文哉?亦岂后世之所谓学哉?后子游而与起者,唐有若陆公贽宋有若范公仲淹。贽曰:上不负天,下不负所学。仲淹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章功业越一世,虽未敢上拟孔门,其亦学子游而有得者,与学子游所以学孔子也,故吴之文称盛者,曰:泰伯贤。曰:子游先。曰:敬与希文焉尔,其以文擅当时名。故有学道书院创于宋、复于元,迨至今……湮废已久,缵宗守兹邦,乃因佛废之隙而鼎建之。外为书院,内为堂,旁为周庐。于是择郡中子弟之良者肄其中,而以孔子之道相切磋焉。冀诸士子学敬与希文以至于子游,学子游以至于孔子,亦庶几矣。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其尚之哉,其尚勖之哉!

(有删改)

【注】①缵宗:作者自称。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不序焉之谓礼                 序:次序

B. 故学子游所以学孔子也           所以:用来……的途径

C. 缵宗忝守兹邦                   忝:谦辞,有愧于

D. 其尚勖之哉                     勖:勉励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孔子之道是博大精深的,不等同于德行、政事、言语、文学等具体的类别,否则就是看小了孔子之道,看小了天。

B. 作者认为知识广博、遵守礼仪,从而实现有德行、善于政事、精通言语和文学,这就是孔子之道。文学不过是礼乐的外显。

C. 吴地文化最先起于泰伯。泰伯谦让之风教化了吴地,而子游用礼乐教化吴地,所以吴地的文学不是后世所说的一般的文与学。

D. 作者推举陆贽和范仲淹,他们文章功业都超越一时,虽然不能和孔子之徒比,但也是学习子游而有所收获的,并且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子游是一致的。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游学乎孔子而独得乎礼,乐之传亦微矣。

(2)于是择郡中子弟之良者肄其中,而以孔子之道相切磋焉。

4.结合全文,概括作者建立学孔堂的目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杖蓧           荷:背负。

B. 植其杖而         芸:除草。

C. 明日,子路行以告   明日:第二天

D. 行其也           义:正义。

2.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子路拱立 

②欲洁其身,乱大伦 

③长幼节,不可废也 

④道不行,已知之矣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B. 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C.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D. 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语录体,记述的大都是三言两语,少数几章也只记了谈话时的场景。上述文段不仅有时间的推移、有子路等人活动场所的变换,而且具备了一定的情节,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情节、通过有关人物的言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人生观和政治观。

B. 丈人带讽刺的话语,说罢便“植其杖而芸”的行动,表现出他的态度倨傲,自认为比孔子高明,德行比孔子高尚。另一方面,他留子路食宿,并让两个儿子与子路见面,又表现出他对孔子师徒风餐露宿周游列国的同情。

C. 子路认为自己对隐者恭敬有礼,隐者便款待自己,并让儿子出来相见,这说明隐者没有废弃“长幼之节”;但他不出仕,放弃了臣子对君主应尽的责任,即君臣之义,这是儒家向来都不提倡的。

D. 孔子的话(包括子路根据孔子的意思说的话)和他叫子路回去看丈人的举动,表现出他对丈人过隐居生活的某种赞赏的感情,而对丈人那种逃避现实“不仕无义”的处世态度,却给予严厉的批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2)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