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鉴赏家 汪曾祺 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陶民,第一个...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鉴赏家

汪曾祺

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陶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这个卖果子的和别的果子的不一样。不是开铺子的,不是摆摊的,也不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也就是给二古十家送。这些人家他走得很熟,看门的和狗都认识他。到了一定的交接班,他就来了。里面听到他敲门的声音,就知道:是叶三。什么果子,是看也不用看的,因为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叶三卖果子从不说价。买果子的人家也总不会亏待他。有的人家当时就给钱,大多数是到节下(端午、中秋、新年)再说。叶三把果子称好,放在八仙桌上,道一声“得罪”,就走了。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他也很喜欢到处跑。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亲家一样了。——别的卖果子的下不了这样的功夫,也不知道这些路道。到处走,能看很多好景致,知道各地乡风,可资谈助,对身体也好。他很少得病,就是因为路走得多。

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棒打萝卜”,摔在地下就裂开了。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端午前后,枇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卖马牙枣、卖葡萄。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做“黄金坠儿”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后,卖栗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卖百合(大如拳)、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

他还卖佛手、香橼。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

叶三卖了三十多年果子,他的两个儿子都成人了。弟兄俩都已经成了家,老大已经有一个孩子,——叶三抱孙子了。这年是叶三五十岁整生日,一家子商量怎么给老爷子做寿。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叶三有点生气了。

“嫌我给你们丢人?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

季四太爷即季陶民。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季陶民有一个脾气,一边画画,一边喝酒。喝酒不就菜,就水果。画两笔,凑着壶嘴喝一大口酒,左手拈一片水果,右手执笔接着画。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

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陶民送去。“四太爷,枇杷,白沙的!”“四太爷,东墩的西瓜,三白!——这种三白瓜有点梨花香味,别处没有!”

他给季陶民送果子,一来就是半天。他给季陶民磨墨、漂朱膘、研石青石绿、抻纸。季陶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季陶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他认为叶三真懂,叶三的赞赏是出于肺腑,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季陶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他很少到亲戚家应酬。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盏茶就道别。但是他对叶三另眼相看。

叶三只是从心里喜欢画,他从不瞎评论。季陶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好!”“好在哪里?”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季陶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叶三说:“紫藤里有风。”“唔!你怎么知道?”“花是乱的。”“对极了!季陶民提笔题了两句词:“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季陶民画了一张小品,老鼠上灯台。叶三说:“这是一只小老鼠。”“何以见得。”“老鼠把尾巴卷在灯台柱上,它很顽皮。”“对!”

季陶民最爱画荷花。他画的都是墨荷。但是画风和复堂不似。

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陶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画完了,问叶三:“如何?”叶三说:“四太爷,你这画不对。”“不对?”“‘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是吗?我头一回听见!”季陶民于是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

红花莲子白花藕,

果贩叶三是我师。

惭愧画家少见识,

为君破例著胭脂。

季陶民送了叶三很多画。有时季陶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不卖!”

“不卖?”

“一张也不卖!”

十多年过去了。季陶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陶民坟上供一供。

季陶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日本有人专门收藏他的画,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陶民的画,都是精品。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要多少钱都行。叶三说:“不卖。”

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陶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这篇小说用朴素的语言讲述叶三和季陶民两人身份迥异却意趣相投的故事,寄寓了作者深厚的人文理想,引导读者感受生活中的美。

B. 叶三是不一样的果贩,更是不一样的鉴赏家;他善于通过生活经验得出关于画作的真知灼见,从一个单纯的评判者变成季陶民创作的参与者、欣赏者。

C. 季陶民的“紫藤花开”“老鼠上灯台”“红花莲藕”,三幅画着力于工笔写实,色彩绚烂、生动形象,具有诗化的意境。

D. 从情节和结构来看,很难在这篇作品中找到一般小说那种清晰的线索,强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甚至很难概括出一个故事梗概。

E. 这篇作品与其说用诗的方法写小说,不如说用小说的方法写诗;叶三是鉴赏家,在于鉴画;季陶民亦是鉴赏家,在于鉴人。

2.结合叶三卖果子的情节,简要分析叶三的人物特点。

3.小说通过“叶三看画”——“         ”——“         ”——“         ”的情节,可以看出叶三是一个鉴赏家。

4.简要赏析第三自然段的语言特色。

5.有评论家认为这篇小说应在“到季陶民坟上供一供”后即收尾,现在这个结尾有些拖沓。对于这样的观点,你怎么看?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

 

1.BC 2.①为人勤快:“看门的和狗都认识他。”“喜欢到处跑”“到处走”②诚实守信:“什么果子,是看也不用看的”③生活阅历丰富:“四乡八镇,那个园子里,什么人家……”④为人憨厚:“叶三卖果子从不说价格”“他的果子全都从他的手里过过”“他的果子都是原装,有些是直接到产地采办来” 3.①叶三懂画②叶三评画③叶三与画共存亡 4.①语言风格:清新自然,简洁优美,富有诗意。②语体色彩:口语化的词语的使用让文章富于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③修辞:大量精巧的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清新优美。④句式:大量短句,使语言凝练又明快活泼。 5.答案示例1:我不同意这样见解。(“多出来”的结尾写到三层意思:一是“季陶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日本有人专门收藏他的画”;二是叶三手上的季画都是神品,他断然拒绝了辻听涛的高价求购;三是叶三如愿与画一同埋进棺材。) 这样的结尾的优点是:①袦人物关系:鉴赏家与画家是知音,叶三让画与自己生死相随,酬知己;②深入刻画性格:叶三不为金钱所动,守信用,人格高尚,是真正的鉴赏家;③深化小说主题,叶三民族大义,使小说的主题更加深刻、丰富,显出平淡朴素中的深长意味。 示例2:我同意这样的观点。现在这个结尾是有些拖沓,应该写到“到季陶民坟上供一供”后即收尾,现在这样写的缺点是:①情节赘余:故事已经讲完,画蛇添足,显得多此一举。②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会产生负面作用;容易让读者产生错觉,认识叶三自私、顽固,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占有欲。③不利于丰富主题。埋画虽在某种角度上体现民族大义,但不昨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反映了国人思想意识的封闭狭隘,使主题显得单一。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B项“陶民创作的参与者、欣赏者”不当。C项“工笔写实”不当。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叶三的人物特点,结合叶三卖果子的情节的分析,叶三是个鉴赏家,因果子而与画家有缘。同时表明叶三的与众不同。结构上为后文他不卖画,做铺垫。为人勤快,诚实守信,生活阅历丰富,为人憨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原文填空。

(1)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楚天千里清秋,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4)_____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

(5)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6)____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查看答案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疏劝太子亲贤远佞,勤学问,戒逸豫,帝嘉之。

(2)及以病告,则遣医赐药饵,使者相望于道。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

谢迁,字于乔,余姚人。成化十年乡试第一。明年举进士,复第一。授修撰,累迁左庶子。弘治元年春,中官郭镛请豫选妃嫔备六宫。迁上言:“山陵未毕,礼当有待。祥禅①之期,岁亦不远。陛下富于春秋,请俟谅阴既终,徐议未晚。”尚书周洪谟等如迁议,从之。帝居东宫时,迁已为讲官②,及是,与日讲,务积诚开帝意。前夕必正衣冠习诵,及进讲,敷词详切,帝数称善。

八年,诏同李东阳入内阁参预机务。迁时居忧,力辞,服除始拜命。进詹事兼官如故,皇太子出阁,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上疏劝太子亲贤远佞,勤学问,戒逸豫,帝嘉之。尚书马文升以大同边警,饷馈不足,请加南方两税折银。迁曰:“先朝以南方赋重,故折银以宽之。若复议加,恐民不堪命。且足国在节用,用度无节,虽加赋奚益?”尚书倪岳亦争之,议遂寝。

孝宗晚年慨然欲厘弊政,而内府诸库及仓场、马坊中官作奸骩法,不可究诘。御马监、腾骧四卫勇士自以禁军不隶兵部,率空名支饷,其弊尤甚。迁乘间言之,帝令拟旨禁约。迁曰:“虛言设禁无益,宣令曹司搜剔弊端,明白奏闻。然后严立条约,有犯必诛,庶积蠹可去。”帝俞允之。

世宗即位,遣使存问。迁乃遣子正入谢,劝帝勤学、法祖、纳谏,优旨答之。嘉靖二年复诏有司存问。六年,大学士费宏举迁自代。帝乃遣行人赍手敕即家起之,命抚、按官敦促上道。迁年七十九矣,不得已拜命。迁居位数月,力求去。帝待迁愈厚,以天寒免朝参,除夕赐御制诗。及以病告,则遣医赐药饵,使者相望于道。迁竟以次年三月辞归。十年卒于家,年八十有三。赠太傅,谥文正。

(选自《明史·列传六十九》)

注:①祥禫(xiángDàn):丧祭名。②讲官:为皇帝讲读经史的官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及是,与日讲,积诚开帝意    务:务必

B. 尚书倪岳亦争之,议遂        寝:停止

C. 孝宗晚年慨然欲弊政            厘:治理

D. 帝乃遣行人手敕即家起之        赉:带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复议加,恐民不堪命            寡人者,可以保民哉

B. 遗子正人谢                    今其智反不能及

C. 迁竟次年三月辞归                余船次俱进

D. 足国在节用                    君尝为晋君赐矣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谢迁善于进谏的一组是

①及进讲,敷词详切      ②力辞,服除始拜命

③迁乘间言之          ④用度无节,虽加赋奚益

⑤除夕赐御制诗          ⑥劝帝勤学、法祖、纳谏,“优旨答之

A. ②③⑤    B. ①④⑥    C. ③④⑥    D. ①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谢迁做官后曾以皇帝过于年轻为由,建议皇帝居丧期满后再商议选妃嫔充实六宫的事。

B. 大同发生战事,尚书马文升请求增加南方两税折合的银两,谢迁及尚书倪岳坚持反对。

C. 孝宗晚年,宦官违法乱纪,以空名领取粮饷,危害很大。谢迁进谏得到了皇帝的赞同。

D. 谢迁善于进谏,得到几任皇帝的赏识,晚年依然得到皇帝的重用,并且待遇优厚。

 

查看答案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水浒传》历史地表现了农民起义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深刻地揭示了阶级压迫是这场农民起义战争的社会根源。小说热情地歌颂了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宋江、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等梁山英雄。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

B.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他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马克思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C.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其诗作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名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滕王阁序》被认为是“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

D. 科瓦连科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在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塑造的人物,他在生活、思想上都有很多“套子”,这些套子的形成是和当时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契诃夫与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并称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要求各级主管部门切实履行职能,做好粮、油、肉、蛋、奶等主要食品的生产,供应和价格稳定。

B. 表现纪检干部事迹的话剧《瑞雪长歌》,除了加入少许技术手段作为剧情衔接外,所有故事都取自真人真事、真实案例进行创作。

C. 在当前形势下,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就是关注、维护普通百姓的根本利益,尤其是那些由于各种原因而处于困境的百姓的利益。

D. 本次报道试图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情况、牧民生活的状况和城镇历史、地理沿革的采写,以克什腾旗作为一个示例来展现内蒙古的旅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