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斗草 凌鼎年 据地方志记载:斗草之风,娄城历来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斗草

凌鼎年

据地方志记载:斗草之风,娄城历来盛行,乃端午期间的一民间活动。古庙镇有一孩儿王出身的阿埭,自小偏好斗草。他出马斗草,不说百战百胜,至少十斗九赢。

阿埭弱冠之年后,依然放不下他的斗草,每年五月五日,他总要在古庙镇外的娄江边与人斗草,有如设擂,谓之过过斗草瘾。阿埭言明:输者得为之扬名,赢者可罚他做事一桩。

那日,娄城不少女眷也难得到娄江边来郊游踏青。其中有一叫冉云的姑娘见阿埭在玩斗百草之戏,来了兴致,说也来凑趣一斗。阿埭见来一城里姑娘,自然半点不把她放在眼里。在他看来,如此娇弱的姑娘与他身经百战的阿埭斗草,非让她连斗连败不可。

谁知冉云姑娘一点不示弱,竟然拔来了一根又粗又老的草茎,那架势,志在必得。踏青之游人见一姑娘家与斗草王阿埭交战,呼啦一下围上了不少人,大家对冉云姑娘手中的草茎喷喷赞之,简直堪称草茎王,也不知她是如何采到的。

阿埭瞄一眼冉云姑娘手中的那根特大号草茎,不以为然地一笑,他故意挑了根又细又短的草茎,仿佛拳击比赛中的重量级与轻量级,完全不成比例。

比赛可说是速战速决,开始阿埭摆出一副我自岿然不动,接受任何挑战的样子。两人的草茎成十字相交状,冉云用劲拉了几次都无法拉断阿埭的草茎。如此三次后,阿埭似乎己很有绅士风度了,他开始反击,只见他以极快的速度用劲一拉,冉云手中那又粗又老的草茎竟然像放在刀刃上似地,齐刷刷地断了。

阿埭的车前草茎都采自穿山,穿山以石为主,车前草要能在穿山生长,非有坚韧的生命力不可,特别是那些生长在峭壁上的,经风经雨,且得天地之精华,怎能与娄江边肥沃土地上生长的车前草相比呢,一个富贵相,一个贫苦样,但谁能吃苦,谁能耐劳,还用说吗?

“不服!”冉云姑娘说。“不服?”阿埭一楞。好,不服再斗。“手斗我输了,你敢不敢口斗。冉云咄咄逼人。

口斗就是各自报出各种花草的名目,类似对对子。口斗,阿埭曾与小伙伴们也斗过,但他自知是弱项,可连应战的勇气都没有,那岂不太失面子了,斗就斗,不信这城里姑娘就识得那么多野花野草。

“红梅。”

“青萍。”阿埭张口便来。

“美人蕉。”

阿埭想了想说:“君子兰。”

“车前子。”

“马后炮。”阿埭脱口而出。

人们哄堂大笑。阿埭窘得无地自容。冉云心软,说了个常见的“春风桃李。”阿埭稍动了动脑筋,就答了个“秋雨芭蕉”。冉云见阿埭缓过神来了,抛出一绝的“相思子”。阿埭楞住了。嘴里“相思子相思子”地念著,就是对不出。“回去慢慢想吧,想到了再告诉我”。冉云一笑,飘然而去。

阿埭变了个人似的,一门心思想早点对出相思子,他把他知道的花花草草一个名称一个名称地过滤着,筛选着。有天,他在主庙镇一户人家的后院见到一合欢树,他突然省悟:合欢枝,对,一定是合欢树。相思子对合欢枝,有意思。我要去告诉冉云,我阿埭对出来了,不,还要问问她,这是什么意思?阿埭有些想入非非了。

阿埭想得满好,静静小心苦读一年书,明年端午正式摆擂斗草,引冉云再来复斗,非赢她不可。

第二年端午,阿埭早早来到了娄江边,呼吸着早春的气息,踏着浅浅的青草,他自信:手斗他阿埭可号称打遍娄城无敌手。口斗,经一年闭门苦读,他如今也不怯场。他多么希望冉云姑娘再来与他斗一斗章,可冉云姑娘没有出现。

第三年,冉云姑娘还是没有出现。

以后,每年的端午,阿埭总不由自主地来到娄江边,他也说不清这无望的等待怎么会有如此的诱惑力。

(本文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 据史书记载,娄城历来盛行斗草之风,是端午期间的一项民间游戏,可惜现在已难觅其踪,作者稍稍流露出一种文化缺失的遗憾之情。

B. 见阿埭被自己“捉弄”,冉云心软了,可不一会又抛出“别有用心”的“相思子”。这一情节准确、细腻而又含蓄地表达了冉云微妙的少女春心。

C. 小说以“斗草”为线索展开情节,一咏三叹,将一对少男少女的斗草之乐缓缓展开成出爱情戏,而且是一出略带悲剧色彩的爱情戏。

D. 小说语言通俗朴实又文白相间,带有娄城方言色彩,读起来有一种山村之风,令人感到亲切自然。小说风格婉约含蓄,善于体察细微人性。

2.简析故事结尾的艺术感染力。

3.文章以“斗草”为题,但斗的又似乎不尽然“草”,请分析其潜藏之“斗”。

 

1.B 2.艺术感染力:文章的尾声给人以无尽的思念和淡淡的忧伤,既婉约、真确地表现了阿埭情窦初开、纯真而失落的情感,又巧妙地给冉云姑娘披上了一层的神秘的面纱。这样的结尾充满了诗意般的想象空间,令人回味无穷,营造出了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除了斗草,其潜藏之“斗”有:(1)智慧之“斗”。冉云一根又粗又老的草茎,阿埭则对之以又细又短的草茎;冉云手斗输了,则机智地转为口斗,为自己挽回颜面。(2)性格之“斗”。阿埭年少成名,傲慢气盛之下又不失绅士风度;冉云姑娘娇弱一个,倔强好胜又透露出些许狡黠。两人针尖对麦芒,好戏连台,引人入胜。(3)感情之“斗”。由斗草转入斗口,是感情的转折与升华。阿埭的质朴、率性与懵懂情窦与冉云姑娘的善解人意、机智狡黠相“斗”,感情之戏隐约而绵长。斗而不宣,斗而不破,少男少女之情愫,氤氲着一种神秘的憧憬,令人击节赞叹。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小说综合赏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A项,“稍稍流露出一种文化缺失的遗憾之情”错。C项,“将一对少男少女的斗草之乐缓缓展开成出爱情戏,而且是一出略带悲剧色彩的爱情戏”说法不正确,还谈不上“爱情戏”,更不能定性为“略带悲剧色彩的爱情戏”。D项,“语言通俗朴实”不准确,语言主要是简洁明快。也看不出“带有娄城方言色彩”。小说风格也应该以活泼生动为主。故选B。 2.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简析故事结尾的艺术感染力”,是考查学生把握小说结尾的艺术能力。文章写阿埭偏好斗草,且斗草“不说百战百胜,至少十斗九赢”。弱冠之年后仍然方步下斗草,每年五月五在娄江边与人斗草。娄城少女冉云看了阿埭的斗草,来了兴致,就找来一根又粗又老的草茎与阿埭斗草,结果输了。冉云不服,要与阿埭口斗。阿埭明知口斗是自己弱项,可还是逞强应战。冉云先易后难在一来一去的“斗草”中,从单纯的游戏转变为情感的微妙交流。最后冉云抛出一绝“相思子”,阿埭对不出来。冉云让阿埭回去慢慢想,想到了再告诉自己,飘然而去。阿埭向着力魔似的,一门心思想早点对出相思子。最后见到一合欢树,突然省悟,想出用合欢枝对相思子。于是苦读一年,打算来年端午载摆擂台,引冉云来斗草,非赢冉云不可。可是冉云没有来。第三年也没有来。“以后,每年的端午,阿埭总不由自主地来到娄江边,他也说不清这无望的等待怎么会有如此的诱惑力”。文章以“甜蜜而无望的等待”结尾,营造了一种遗憾之美,令读者久久感叹回味。小说的结尾写阿埭终于想出了“合欢枝”一词,但盼望了几年,再也没有机会遇到冉云。每年端午,阿埭总来到娄江边等待,给人以情意缠绵、回味无穷的诗意般的美的想象空间。由平淡而入深思,言近旨远,既婉约、真确地表现了阿埭情窦初开、纯真而失落的情感,又巧妙地给冉云姑娘披上了一层的神秘的面纱。 3.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文章以‘斗草’为题,但斗的又似乎不尽然“草”,请分析其潜藏之‘斗’”,是考查学生分析把握文章内容要点能力。文章题目是“斗草”,以“斗草”为线索展开情节,但是文章所“斗”不只是“草”。开始阿埭设擂斗草,冉云与其斗草,很快阿埭以又细又短的草茎斗赢冉云一根又粗又老的草茎。冉云机智要求与阿埭进行口斗,阿埭逞强,明口斗是自己弱项,还是应战。结果冉云为自己挽回颜面,阿埭输了。说是口斗,不如说是智斗,是冉云与阿埭智慧的“斗”。同时也是二人的性格之“斗”。阿埭年少成名,傲慢气盛,明知口斗是自己弱项,还是逞强应战,应战时又不失绅士风度,让冉云先挑战。冉云呢,表面看是一个娇弱的姑娘,可实际上既倔强好胜,又充满狡黠,找来一根又老又粗的草茎与阿埭斗,结果被阿埭用一根又细又短草茎都输了。机智提出要与阿埭口斗。阿埭逞强应战。冉云采取先易后难策略,为自己挽回颜面。其实阿埭与冉云由斗草转入斗口,从单纯的游戏转变为情感的微妙交流,也是感情的转折与升华,也是二人的感情之“斗”。阿埭的质朴、率性与懵懂情窦与冉云姑娘的善解人意、机智狡黠相“斗”,感情之戏隐约而绵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据说非洲有一个民族,婴儿刚生下来就获得60岁的寿命,以后逐年递减的活,到了零岁,天命已知,就浑然不知日月,颐养天年了。他们的人生哲学,也许归结为风俗习惯,也许归结为标新立异,也许是大愚之上的大智,仔细琢磨,透着一种危机感,让你不由自主地掂量光阴的长度。

材料二:海德格尔说:向死而生。只有死亡的鼻尖才能让我们感受到生的紧迫。一旦死亡的阴影稍稍放下他的爪子,我们立刻恢复自己败家子本性。骄纵,懒惰,懦弱,缩在自我的临时棚户里得过且过。偶尔遐想窗外远处的地平线上,有一个自我在勇敢奔跑,脚下的道路充满危险并因危险而瑰丽。

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针对“为什么高铁上只有吃不起的盒饭却买不到方便面”的疑问,有人认为,动车密封性特别好,泡方便面味道很大,会严重影响乘客的身体健康;不卖方便面,就能营造出一个比较舒适的乘车环境。卖高价盒饭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的是高铁服务人员缺乏为民意识,只要他们转变服务观念,乘客就一定能吃上可口价廉的饭菜。

①泡方便面味道很大不一定会严重影响乘客的身体健康。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亚健康是指非病非健康的一种临界状态,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次等健康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________,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长期以往,_________,非常容易引起身心疾病。现代医学发展迅速,___________,因此易被人们忽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某谈话节目中,主持人获悉对方的父亲获得国家杰出科学奖时,马上说:“我代表观众对令尊的获奖表示祝贺和慰问,希望再接再厉。”

B. 某青年向某作家请教,青年在信中写道:“拙作您是否收到?如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以来信或打电话给我,我一定不吝解答。”

C. 老师,我们十五班大部分同学都回韩城了,明天大家会在母校聚会,想顺便米看望您,不知您是否方便接见我们?

D. 妈妈,昨天我领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资,特意买了一条围巾送给您,东西不贵,聊表孝心,希望您喜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双十一”期间,许多网络诈骗分子瞄准消费者抢购期间放松警惕的机会设置重重陷阱,利用弹出窗口、假客服、假链接、网络诈骗等手段层出不穷。

B. 《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广电名嘴、企业员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语社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朗诵的行列。

C.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约150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论坛的高级别会议。

D. 自10月18日上午十九大报告出炉以来,举国上下掀起了学习十九大报告的热潮,全国各界、各行各业的人,都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解读报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