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店号 绿穗(漳州作家,原名陈力水) 父亲准备在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店号

绿穗(漳州作家,原名陈力水)

父亲准备在西城口开一间卤面店。卤面是江城风味小吃,江城的大街小巷,卤面店比比皆是,你开的店想脱颖而出,生意火爆,取一个引人注目的店名是至关重要的。

父亲叫我想一个店名,我便搜索枯肠,开出一张名单,全是香格里、食美思、沙司米之类的新潮名字。父亲看了直摇头说,你是不是想卖洋卤面?我说店名有点洋味才时髦。父亲说,卤面是江城独有的食品,大家都想吃正宗的江城卤面。你让人以为在卖杂种面,还会有什么好生意?

我只好换一个思路,再想出一串店名,什么活鲜、御厨啦!什么山珍、富都啦!父亲看了又摇头说,现在人们买东西都很鬼了,不太相信花里花俏的东西。我们不开大酒店,是开小面店,用这样的店名,给人不实在的感觉,谁还要来光顾?

我对父亲说,你的店名既要烫嘴又要冰凉,我没步了。父亲说他已经想好了一个店名,就叫“东城老店卤面王”,我很纳闷,父亲为何取这么一个土得掉渣的店号?便问父亲:我们的店开在西城,你怎么取名东城?我们新开的店,你怎么叫老店?父亲笑着说:等店开张了你就知道。

店开张之后,生意果然红火,我以为是卤面特别加料。父亲说,没有啊,跟其他卤面店一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说那为什么生意会这么好?父亲说就是因为有个好店号。我实在看不出这与店名有什么关系,父亲叫我先去听听顾客怎么议论再说。我便留心顾客的议论,有的说,老店号的卤面就是地道,味道特好;有的说,这店是东城口那边的老店,听说在那很出名。见顾客如此迷信老店名店,我才佩服父亲的老谋深算。

一天,有一个年轻顾客对我说,他住在东城口,从来没听说有这么一间老店,问我这店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我一时语塞。父亲赶忙来解围,说那是文革前的老店,你那时还没出生呢!怪不得不知道。过后我对父亲说:“如果来问的是世居东城口的老人,咋办?”父亲笑着说:“那有何难,你就告诉他,是咱家太祖在民国以前开的老店好了!”父亲叫我别担心,城市那么大,有几个人从城东跑到城西来吃卤面?有几个人那么多管闲事刨根问底?咱们尽管放心冒充名牌老店,决不会露馅的。

是呀!城市那么大,东城口我也从来没有去过。于是,我搭了两个多小时的车,特地到东城口去看一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真巧,那里也有一间冒牌的卤面店,店号是:“西城老店卤面王”。

(选自绿穗微型小说集《各自潇洒》)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小说注重细节刻画,面对顾客质询时“我一时语塞”等处,说明“我”不谙世事、性格刻板,未能明白“父亲”辛苦赚钱养家的苦辛。

B. 文中写人们对于老店名店的偏好,体现了江城当地人对于保护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心理传统、文化自觉。

C. 本文以小吃店经营火爆这一体现当地风土人情的题材为背景来展开故事情节,文中有不少方言俚语,增添了小说的文化气息。

D. 文章末段“真巧”二字言简意赅,却极生动地写出“我”当时惊诧的心理状态,神情毕现,同时也体现出“我”内心的释然。

E. 发生在江城的面店故事亲切动人,其中也反映了作者对当下某些为商者利用世人心理认知的缺陷从中谋利的劣根性及行为的揭批,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2.小说在刻画“父亲”这一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3.作品为什么以“西城老店卤面王”这一笔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1.EC 2.①为人精明,有商业头脑。利用面店名号做文章,招揽生意。②圆滑机变,善于钻营。以非常手段谋利,欺骗顾客,不讲诚信。 3.文章情节上,通过突转出人意料,产生戏剧效果,并且文章戛然而止,引人深思;文章结构上,既照应了“东城老店卤面王”,又点了文题,结构严谨;文章主题上,说明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在文末进一步增强了对这一现象的反讽力度,深化主题。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此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只有在读懂小说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A项,文意理解有误,“性格刻板,未能明白‘父亲’辛苦赚钱养家的苦辛”说法有误,此处主要是体现“我”为人老实本分。B项,文意理解有偏差,“体现了江城当地人对于保护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心理传统、文化自觉”不够准确,有些过头。D项,“同时也体现出‘我’内心的释然”文意理解有偏差,于文无据。 2.试题分析:题干是“小说在刻画‘父亲’这一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要善于抓住作品对该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和作品中的有关叙述文字进行分析。小说的情节很简单,是讲“父亲”开了一家小面馆,在给店起名时,就在店名上做文章,打自己的小算盘。他把店名起成“东城老店卤面王”这么一个土得掉渣的名号,其实是冒充老店的名气,为了招揽生意,这表明“父亲”有商业头脑,老谋深算。面对年轻顾客的询问,“父亲”撒谎说是文革前的老店。这表明他在做生意时,圆滑机变,欺骗顾客。“父亲”还说没有几个人会从城东跑到城西来吃卤面,尽管放心冒充名牌老店,决不会露馅的。这说明“父亲”以非常手段谋利,不讲诚信,善于钻营。本题结合小说的情节,分两点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每当谈起战争话题,总有人觉得推崇谦谦君子的中国文化缺少铁血霸气的一面。从史实上看,中华文明崛起于中原农耕地带,四面受攻。特别是北方毗邻草原游牧民族,战争频仍。相对于扛锄牵牛、单独劳作的农耕民族而言,游牧民族的日常生活就是骑马射猎、团队合作,有巨大的天然军事优势。然而,从黄帝北逐荤粥开始,历经夏、商、周、秦,直到汉武帝、唐太宗分别击败匈奴、突厥,中原文明始终经受住了强悍的游牧民族的军事冲击,不断发展壮大。显然,谦谦君子也绝非任人宰割的懦弱者。那么,中国文化对战争有什么看法呢?

第一,不推崇战争。中国文化爱好和平。孔子说,“仁者,爱人”。以爱护别人为己任的仁者,当然不会热衷于剥夺别人的生命。汉传佛教强调“慈悲为怀”,主张吃素,连动物的生命都不愿剥夺,遑论战争。老子关于战争的论述更充分。他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武器、战争都是不祥之物,也非君子所喜欢的,只有在不得已时才会用它;“若美之,是乐杀人”——如果喜欢武器、推崇战争,就是以杀人为乐;“夫乐杀者,不可得意于天下”——以杀人为乐的人,不可能真正得到天下人的认可。

第二,不惧怕战争。中国文化重视精神,追求正义,有重义轻死的一面。比如,孔子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玄奘说过“宁可就西而死,岂东归而生”,文天祥说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体现在战争上,就是不畏强敌、不怕牺牲。一般的征服者战争,能胜则愿战,不胜则愿降;必胜则必战,必败则必降。而中国文化更推崇的是:无关正义,必胜亦不战——不打不正义的战争,不欺凌弱小;正义所在,必败亦必战——即便敌强我弱、明知必败,也会勇于亮剑、绝不屈服,甘愿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自恃武力强大而敢于言战,不是真正的勇敢;重义轻死,明知必败亦必战,才是真正的勇敢。这也是中华文明不灭的关键之一。

第三,战争胜负的根本是民心。虽然不推崇战争,但中国文化对战争的研究非常深入。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是什么?中国文化很早就对此做出明确论述——民心。《尚书·泰誓》说,商纣王“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商纣王虽有亿万臣民,但人人离心离德;周武王“有臣三千,惟一心”——周武王虽只有三千臣民,却众人一心,因此周武王就有能力战胜商纣王。《孙子兵法》提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包括道、天、地、将、法五方面。其中,道是居于首位的决定要素。道是什么呢?就是得民心。“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也就是说执政者能让老百姓与自己同心同德、同生共死,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首要条件。

(摘编自文运《不推崇也不惧怕,胜负根本在民心——浅谈中国文化对战争的看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骑马射猎、团队协作为生活常态的游牧民族,与耕地种田、个体劳作的农耕民族相比,自然具有明显的军事优势。

B. 中华文明在中原农耕地带崛起之后,经受住了北方强悍游牧民族长时间的军事压迫以及战争的考验,一步步地发展壮大。

C. 仁者爱人”、“慈悲为怀”及兵者,不祥之器”,儒、释、道三家直接表达对战争看法的言论,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战争观。

D. 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中有为追求正义而视死如归的基因,体现在战争上,就是为了正义的事业不畏强敌、不怕牺牲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推崇谦谦君子的民族心理,决定了中国文化奉行的是不推崇战争的理念,而这也正是中华民族曾经任人宰割的历史根源。

B. 中华民族为追求正义,明知必败亦勇敢应战,这种“重义轻死”的精神传统,成为了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一个关键因素。

C. 不推崇战争,并不意味着中华民族对于战争缺乏研究,如《尚书·泰誓》就有民心向背与战争胜负关系的相关表述。

D. 《孙子兵法》将得民心为内涵的“道”放在决定战争胜负诸因素之首,这是本民族胜负根本在民心”战争观的有力证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黄帝北逐荤粥,汉武帝、唐太宗分别击败匈奴、突厥,表明军事优势并非只由兵士的军事技能、武器装备所决定。

B. 中华民族反对一切战争,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华民族惧怕战争,只是本民族不好战尚武,不以战争杀伐为乐。

C. 中华民族重义轻死的文化人格,演化为中华儿女面对战争不畏强敌、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呈现出不恃强凌弱的民族品格。

D. 中国文化推崇“正义所在,必败亦必战”的理念,宣扬“舍生取义”的精神,说明相较于战争结果,中华民族更看重战争的正义性。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东汉大名士蔡邕之女蔡文姬,在兵荒马乱中“为胡骑所获”,成了匈奴一个贵族的妻子,后来蔡邕的故交曹操在汉廷秉政,对老友没有子嗣感到很痛心,“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这就是一直被传为佳话的“文姬归汉”,很多文人都称其为“千古盛事”。

“文姬归汉”的佳话感动了无数人,也包括少年时代的我,但最近我重读蔡文姬自述遭遇的《悲愤诗》,和记载她零星事迹的《后汉书》,不禁有了点异样的感受。

《悲愤诗》中描述蔡文姬和儿子离别的场面时说:“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真是一字一泪!

蔡文姬返回故土后,嫁给了一个叫董祀的男子。此人的品行大概是有问题的,在曹操手下做一名小官,“犯法当死”,还是蔡文姬于寒冬里赤着脚、蓬头垢面地去向曹操求情,感动了曹操和当时在座者,才得免死。对蔡文姬来说,更要命的还不止于此,因为她曾托命于异族,还育有儿女,难免被世俗偏见所不容,而其丈夫很可能也曾给过她人格上的歧视,《悲愤诗》中记述文姬婚后生活有两句诗“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亦颇耐咀嚼。

文人们喜欢制造、流传佳话和韵事,如爱妾换马、美婢易书之类,当时或后世的许多读书人提起来都神采飞扬,至于“佳话”“韵事”中当事人的痛苦和血泪,哪里在其考虑之列呢?

           (选自《“文姬归汉”佳话质疑》,有删改。)

1.文段引用了蔡文姬在《悲愤诗》中描述与儿子离别场面的相关诗句,有何用意?

2.返回故土后,蔡文姬经历了怎样的处境?有着什么样的心境?请根据文本内容简要概括。

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认为“文姬归汉”被称为“佳话”有哪些原因,他又为何质疑这段“佳话”?

 

查看答案

(题文)简答题

(1)《红楼梦》第二十四回是“醉金刚轻财尚义侠,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脂砚斋评论这一回“亦书中必不可少之文,必不可少之人。今写在市井俗人身上,又加一‘侠’字,则大有深意存焉”。这“市井俗人”是谁(姓名)?请结合相关情节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他“轻财尚义侠”的?

(2)《家》这篇小说的最后,一个人暗暗地下定决心——

“我们这个家需要一个叛徒。我一定要帮助三弟成功。他也可以替我出一口气。”

这句话里的这个“叛徒”是谁?为什么帮助他“成功”,可以替自己“出一口气”?这个人的“决心”里隐含着其“两重人格”,这“两重人格”指什么?

 

查看答案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 刘备在事业的起步阶段,饱受挫折,惶惶奔走。曹操认为他是“人中之龙”“未尝得水”;司马徽则以为他“左右不得其人”,皆有刘备未能得到贤才辅助之意。

B. 《风波》里捍卫封建旧制最出力的是九斤老太和赵七爷。九斤老太有各样的“不平”,赵七爷盘辫读书、即时反扑,他们对现实的不平与顽抗从本质上看,完全一样。

C. 《边城》中,沈从文对三次端午节的写法各不相同,各有特色。相比之下,第二次端午节写得更富有情趣,因为作者别出心裁,安排了一次男主角不在场的爱情“独角戏”。

D. 为了攀附权贵,夏尔一回到巴黎就写信给欧也妮要取消婚约,但他没有能力偿还父亲留下的庞大债务,期待的婚姻受到阻挠。欧也妮悲愤之余,答应了德 ·蓬风的求婚。

E. 《老人与海》中始终没有明确交代老人以前的生活是怎样的,他的亲人和朋友都在哪里。通过作品的只言片语,我们得知老人年轻的时候做过水手,他尤其怀念那段日子。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方今海内诗人林立,是书既行,皆得灵方,取宝囊玉屑之饭,瀹之以冰瓯雪盌,荐之以菊英兰露,吾知其换骨而仙也必矣。白石云:不知诗病何由能诗不观诗法何由知病人非李杜安能径诣圣处吾党盍相与懋之。君名庆之,字醇甫,有才而不屑科第,惟种菊千丛,日与骚人佚士,觞咏于其间。阁学游公受斋先生,尝赋诗嘉之,有“种菊幽探计何早,想应苦吟被花恼”之句,视其所好事,以知其人焉。

(选自《诗人玉屑》序)

1.用斜线“/”给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不 知 诗 病 何 由 能 诗 不 观 诗 法 何 由 知 病 人 非 李 杜 安 能 径 诣 圣 处 吾 党 盍 相 与 懋 之。

2.《诗人玉屑》是一本____集,选文中提到的“白石”就是南宋著名词人____(填人名)。

3.这段序言里包含着序作者对诗歌创作者什么样的期望?用自己的话概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