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偶作 白居易 红杏初生叶,青梅已缀枝。 阑珊花落后...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偶作

白居易

红杏初生叶,青梅已缀枝。

阑珊花落后,寂寞酒醒时。

坐闷低眉久,行慵举足迟。

少年君莫怪,头白自应知。

【注释】《偶作》是白居易受贬抑后所作组诗,此是其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诗歌前两句选取了“红杏”“青梅”两个形象,写出了它们的状态,实则交代了诗歌写作的时间为春天。

B. 第三句中“阑珊”二字与紧承其后的“花落”构成对比,以花开之繁茂对比花落之凋零,渲染出了悲凉的气氛。

C. 第四句直接写出了自己的“寂寞”之情,而“酒醒时”三字透露出作者浓浓的寂寞之情,作者只能借酒暂缓愁情。

D. 五、六两句通过“低头久坐”“举足迟”等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位百无聊赖,行动迟缓的诗人形象。

E. 白居易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晓畅,被称为“老妪能解”,此诗充分体现了诗人这一语言特色。

2.作者“寂寞”之情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1.BD 2.①时光流逝,年近迟暮。 ②怀才被贬,不为朝廷重用。 【解析】 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A项考核形象,BD项考核手法,C项考核情感,E项考核语言,其中B项,“阑珊”之意,理解错误,不是“繁茂”,也是“凋零”的意思。D项,“语言描写”错,没有语言描写。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诗歌的内容的题目,要求概括“寂寞”之情产生的原因,注意集合诗句“阑珊花落后”“头白自应知”概括“时光流逝,年近迟暮”;注意根据注释“受贬抑后所作组诗”概括“怀才被贬,不为朝廷重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刘勔,字伯猷,彭城人也。祖怀义,始兴太守。父颖之,汝南、新蔡二郡太守,征林邑,遇疾卒。勔少有志节,兼好文义,家贫,为广州增城令,广州刺史刘道锡引为扬烈府主簿。

元嘉二十七年,索虏南侵,道锡遣勔奉使诣京都,太祖引观之,酬对称旨,除宁远将军、绥远太守。

太宗即位,加宁朔将军,校尉如故。江州刺史晋安王子勋为逆,四方响应,勔以本官建平王景素辅国司马,进据梁山。会豫州刺史殷琰反叛,征勔还都,假辅国将军,率众讨琰,甲仗三十人入六门。复兼山阳王休祐骠骑司马,余如故。破琰将刘顺于宛唐,杜叔宝于横塘。除辅国将军、山阳王休祐驃骑诰议参军,不拜。琰婴城固守,自始春至于末冬,薛道标、庞孟虬并向寿阳,动内攻外御,战无不捷。善抚将帅,以宽厚为众所依。将军王广之求勔所自乘马诸将帅并忿广之叨冒劝勔以法裁之勔欢笑即时解马与广之复除使持节、督广交二州诸军事、平越中郎将,不拜。及琰开门请降,勔约令三军,不得妄动。城内士民,秋毫无所失,百姓感悦,咸曰来苏。百姓生为立碑。改督益宁二州诸军事,又不拜。

还京都,拜太子左卫率,封部阳县侯,食邑千户。

元徽初,桂阳王休范为乱,奄至京邑,加勔领军,置佐史,镇扞石头。既而贼众屯朱因雀航南,右军王道隆宿卫向朱雀,闻贼已至,急信召动。勔至,命闭航,道隆不听,催动渡航进战。率所领于航南战败,临陈死之,时年五十七。

(节选自《宋书·刘勔传》)

【注】①索虏:南北朝时南朝对北方民族的蔑称。索指发辫,古代北方民族多有发辫故称。②来苏:形容百姓盼望来解脱其苦难。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勔以本官建平王景素辅国司马    领:率领

B. 城固守,自始春至于末冬      婴:环绕

C. 改督益宁二州诸军事,又不      拜:接受官职

D. 加勔领军,置佐史,镇石头      扞:保卫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将军王广之求勔所自乘马/诸将帅并忿/广之叨冒劝勔/以法裁之/勔欢笑/即时解马与广之/

B. 将军王广之求勔所自乘马/诸将帅并忿/广之叨冒/劝勔以法裁之/勔欢笑/即时解马与广之/

C. 将军王广之求勔所自乘马/诸将帅并忿广之叨冒/劝勔以法裁之/勔欢笑/即时解马与广之/

D. 将军王广之求勔所自乘马/诸将帅并忿广之叨冒劝勔/以法裁之/勔欢笑/即时解马与广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勔战功卓著,多次打败敌军。在平叛殷琰反叛的过程中,他在横塘、宛唐先后打败殷琰的将领刘顺和杜叔宝。

B. 刘勔心系百姓,治军严谨。在殷琰开门请降时,他约束命令军队,不让军队随意行动,使百姓感激高兴。

C. 刘勔一心为国,淡泊名利。他为国平定叛乱,屡获战功,朝廷三次加封官职,但他都先后拒绝。

D. 刘勔很有战略眼光,军事能力出众。在朱雀之战时,他曾命令关闭朱雀航道,右军王道隆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导致他战败身亡。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锡遣勔奉使诣京都,太祖引见之,酬对称旨。

(2)征勔还都,假辅国将军,率众讨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宋代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奉行“以防弊之政,为立国之法”的政策,在政治、军事、财政、法律等各个方面,制定了一整套严密的制度。在这些制度当中,对刑事审判的监督制约机制的安排,充分体现了宋朝“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制度建设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刑事案件的公正审理,同时,也呈现出其有别于其他朝代的独特性。

县是宋代的基层行政和司法单位,只能审判杖以下的刑事案件,而对徒罪以上的案件仅作预审,查清案情后,将犯人、证据等报州复审判决。知县拥有县内审判权,主簿协助知县审理案件,县尉负责抓捕盗贼,维护地方治安,但不参与审案。宋代州一级的行政区划中,

知州为最高行政长官,同时也是最高司法长官。其下设判官、推官、录事参军、司理参军、司户参军、司法参军等职,负责司法事务。北宋初期,州拥有徒、流罪及部分死刑的终审权。宋神宗元丰后,州判决的死刑案的终审权归于路级的提点刑狱司。在州一级的审判机关内部,实行审和判分离的“釉谳分司”制度,即州的录事参军、司理参军(在开封府则为司录参军)负贡确定事实及案件的具体审理工作,而州的司法参军(在开封府为法曹参军)负责“检法断刑”,即根据已定事实确定应适用的法律条文,最后由知州作出判决。

宋代在州之上的路级行政区划中,设提点刑狱司,专段负责审查监督地方案件。提点刑狱司始设于宋太宗淳化二年,后废,至宋真宗景德四年复置为路级常设机构,当时规定任提点刑狱官者不仅要巡查所部州县,监督复核刑事案件的审理情况,还负有弹动速法的司法官员之。宋代路级机构除主管司法的提点刑狱司外,尚有转运司、提举常平司和安抚使司,统称监司。这四个司在职能上有制重,但同时都拥有司法监察权,因此,州司法官员不仅受到主管司法的提点刑狱司的监督,而且还受到其他监司机构的监督。同时四司之间还要相互监蔡,防弊之网不可谓不严。

宋代中央的司法机关有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宋初时,大理寺负责断决全国各地上报的案件,再移送审刑院复审,之后将结果上报朝廷。宋神宗元丰元年复置大理狱,恢复了大理寺的审判职能。大理寺分设左断刑、右治狱两个系统,左断刑掌管大辟以下疑紫及命官、将校罪案的审理,右治狱负责京师百司之狱。刑部主要负责复核全国的已经判决的死刑案件。宋太宗为防止大理寺与刑部之间不能相互监督纠错的弊端,曾专门设置审刑院规定凡大理寺断决并送刑部复审的案件,都要再送审刑院复查,审刑院作为一个独立机构从外部监督大理寺、刑部。御史台本为宋代最高监察机构,职能是监察文武百官,包括司法官员。同时,御史台也具有审判职能,主要负责审理官员犯罪案件、诏狱、各级上报之重大疑难案件等。

除宋太宗设置审刑院对大理寺和刑部进行监督外,宋真宗于大中祥符二年,还专门设置了纠察在京刑狱司,从司法系统外部对包括御史台在内的中央及京畿司法机关进行纠察监督,如被纠举的机关有异议,则中央另外委派其他司法机关审核决定。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代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制定了一整套严密的制度,其中对刑事审判的监督制约机制保证了对刑事案件的公正审理。

B. 宋代县只能审判杖以下的刑事案件,对徒罪以上的案件仅作预审,只有州以上司法单位才可能拥有死刑案的终审权。

C. 宋代路级司法机构中设置四司,四司虽然职能上各有侧重,但都拥有司法监察权监察司法官员的同时也相互监察。

D. 大理寺和御史台是宋代中央具有审判职能的两个司法机关,而刑部主要负责的是复核全国的已经判决的死刑案件。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宋神宗元丰元年以后,大辟以下的疑案命官、将校的罪案及京师百司之案的审理由大理寺负责,不属于刑部的职能范围。

B. 就司法职能而言,县尉负责抓捕盗贼,维护地方治安,而知县可以审判权限范围之内的案件,主簿只是协助其审理案件。

C. 宋代州里实行“鞫谳分司”制度,确认案件事实、审理案件,确定适用的法律条文作出判决,这些司法程序分别由不同的官员负责。

D. 御史台作为宋代最高监察机构,它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审理官员犯罪案件、诏狱、各级上报之重大疑难案件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司法制度的建设中,宋朝建立了司法系统自我监督纠错的内部监督机制,以及司法系统外部监督制约机制。

B. 在宋代尽管具有死刑判决权的机构有州、路级提点刑狱司及其以上的司法部门,但最终都要报刑部复核审批,才能最终执行死刑。

C. 地方的提点刑狱司、转运司等监司,中央的御史台等监察机构为宋代刑事审判监督机制和司法公正提供了机构保障。

D. 审刑院和纠察在京刑狱司作为独立机构主要职能是从外部监督大理寺、刑部及包括御史台在内的中央及京畿司法机关。

 

查看答案

下面的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把春夏秋冬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依次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如《<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B. 古代字是20岁举行加冠仪式后才起的,以示成年。古代以20岁为弱年,男女20岁行冠礼,如《滕王阁序》中“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C. 古代室内的座位,以坐西向东为尊,其次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的是坐东朝西。如《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D. 在中国古代,天文与地理并称。地名常以山名或水名加上“阴”“阳”构成,习惯上“山南水北”为阳,如《游褒禅山记》中“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文言句式不同类的一组是(   )

A.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六国论》)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陈情表》)

B. 农人告余以春及              (《<归去来兮辞>并序》)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官传序》)

C.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逍遥游》)

技经肯綮之未尝              (《庖丁解牛》

D. 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项羽之死》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滕王阁序》)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或命巾车,或孤舟                    (《<归去来兮辞>并序》)

抟扶摇而者九万里                    (《逍遥游》)

B. 入室,有酒盈樽                    (《归去来兮辞>并序》)

赤也为之,孰能为之大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C. 襟三江而五湖                        (《滕王阁序》)

纵江东父兄怜而我                    (《项羽之死》

D. 是以区区不能废                      (《陈情表》)

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明者诚难矣      (《祭十二郎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