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朱光潜在《谈美》中说:“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朱光潜在《谈美》中说:“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只有匠人的手腕而没有诗人的妙悟,固不能有创作;只有诗人的妙悟而没有匠人的手腕,即创作亦难尽善尽美。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匠人虽比诗人身分低,但亦绝不可少。青年作家往往忽略这一点。”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让正确的方法绽放在思维殿堂 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我感叹陆游正确的求知方法。 从“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我钦佩朱熹正确的思维方式。 从“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中,我折服于古人不屈不挠的方法态度。 在人生的道路中,总有一条路会通往成功的殿堂,让我们掌握正确的方法,去实现心中的目标。 “亚圣”孟子,中途辍学回家,正在织布的孟母,拿刀割断了尚未织完的布,并告诉孟子,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割断的布。孟子自此勤学不怠,终成为闻名天下的大儒,享有“孟子之言盈天下”的美誉。倘若孟母不采用身教的正确方法,怎会有孟子今后的成就? 当我们感慨于“孟母断织”的典故时,又被郭隗的正确方法所征服,燕昭王求贤若渴,郭隗一步“千金市骨”之棋,流传千古,“今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昭王于是为郭隗筑一座华丽的宫殿,尊他为师,执弟子之礼,极其恭敬。又在易水河边筑起一座高台,上面堆上黄金,叫招贤台,以招四方贤士。于是燕昭王好贤之名一时传播的很远,乐毅和剧辛等贤士能人闻声而来,不久,各地贤士也陆续前来。 不仅东方,在西方的文化史册上也有“掌握正确方法,走向成功”的记载。 迪斯尼乐园是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的,景点之间的小径如何连接,让他大伤脑筋,过了两天,忽而想到一个“让游客先走”的方法,种上草坪,让游客自由行走,不久,草坪被踩出了许多小道。格罗培斯就按这些小道铺设花砖,竟然获得了最佳设计奖。 以上种种人物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就在于他采用了正确的方法,如若不然,则只会一事无成,甚至被后人耻笑。 当海鸟停落在鲁国的郊外,鲁侯是多么隆重的迎接,在宗庙宴请它,为它演奏《九韶之乐》,如此享受,但海鸟三天就死掉了。为什么呢?后人感叹。原来鲁侯没有把握正确的方法,用喂养自己的方法喂养鸟,而不是用养鸟的方法! 同学们,深思吧,我们每个人都应为自己掬一捧醇美的清泉,滋润灵魂,润泽心田。使用正确的方法吧,让正确方法的花朵绽放在思维的殿堂。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新材料作文隶属于材料作文,而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本题所给的材料是朱光潜在《谈美》中的一段对艺术家的论述。材料指出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也就是艺术家既要有诗人的妙悟,也要有匠人的手腕。而者缺一不可。然后对“匠人的手腕”和“诗人的妙悟”对于艺术家来说的重要性作具体阐释:一个艺术家只有匠人的手腕而没有诗人的妙悟,不能进行创作,而有诗人的妙悟没有匠人的手腕,能创作,只是创作难尽善尽美。然后说明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虽然匠人比诗人身分低,但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却是绝不可少的。这里的“妙悟”可以理解为思想,理论,想象;“手腕”可以理解为技巧,手法,实践。诗人偏重于于想象和理论;匠人注重做,也就是实践。要想成为一名艺术家,诗人的“妙悟”和匠人的“手腕”缺一不可。作为时可以从诗人角度立意:要敢于想象;创作发明源于想象,想象是创新的先导,要敢于想象,勇于创新。也可以从匠人角度立意:做事情要脚踏实地;实践的重要性;勇于实践,善于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敬业;做事要专注。通读材料可知,综合以上两个方面进行立意,才是作文的最佳立意。综合以上两个方面,作文可以立意为:做事情,既要有诗人的大胆想象和创新,也要有匠人的实践和专注;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要想取得成就,就必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正确的方法要有理论的指引。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癌基因由原癌基因变化而来,人体内都有原癌基因,平时它在正常“工作”,不会引发癌症。譬如,C-Myc就是一种原癌基因,它的工作是负责合成一定量的转录因子。____转录因子的数量合适,____能让细胞正常地分裂,____能让细胞在存活一定时间后“寿终正寝”。____,当原癌基因C-Myc突变成癌基因后,它会源源不断地合成这类转录因子,过量的转录因子就让细胞分裂失去控制。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极言阿房宫占地面积之广和建筑之高。

(2)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的身世,激起了诗人自我感伤的情怀,发出“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

(3)《氓》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桑叶衰败的景象预示两人婚姻的破裂。

(4)文天祥《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修辞手法,写出国家已如风中柳絮,自己更像雨中浮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让生命,享受美好

吴晓波

每个父亲,在女儿十八岁的时候,都有为她写一本书的冲动。现在,轮到我做这件事了。“你应该还记得,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问你一个问题:你长大后喜欢干什么?”

第一次问,是在去日本游玩的歌诗达邮轮上,女儿小学一年级。她的回答是,游戏机房的收银员。那些天,她在邮轮的游戏机房里玩疯了。

后来,我又一次次地问她这个问题:“你长大后喜欢干什么?”她又一次次地更换自己的“理想”:海豚训练师、宠物医生、词曲作家、花艺师……

十六岁的秋天,因为我和妻子签证出了点状况,初中毕业的她独自拖着两个大箱子就去温哥华读书了。妻子在女儿身后泪流满面,我对她说,这个孩子从此独立,她将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大学、工作和城市。

在温哥华,她过得不错:学会了照顾自己,有了闺蜜圈,第一次独自旅行,还亲手给妈妈做了件带帽子的运动衫。她的成绩也不错,期末得了全年级数学一等奖。我们全家一直在讨论她以后该读哪所大学。

又过了一年,我带她去台北旅行,我又问她:“你以后喜欢干什么?”她突然说:“当歌手。”这回她貌似是认真的,好像一直在等我问她这个问了好多年的问题。

然后,她滔滔不绝地谈起自己对流行音乐的看法:谈了对中国当前造星模式的不满,谈了日韩公司的一些创新,谈了她自认为的歌手地位和市场空间。在她的眼睛里,我看见了光。

作为一个常年与数据打交道、靠理性分析吃饭的父亲,我提醒她说:“如果按现在的成绩,两年后你考进全球排名前一百位的大学,大概有超过七成的把握,但是,你成为一名二流歌手的概率大概只有百分之十,你得想清楚了。”

她的目光好像没有游离,她说:“我不想成名,我就是喜欢。”那一刻,我打心眼里认同了女儿的回答。

在我小时候,没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从一年级开始,老师布置的作文“我的理想”,我写过要当解放军战士、科学家、宇航员,现在想来,这都是大人们希望我们成为的那种人,其实大人自己也成不了。

这样的后果很可怕。有一年,我去四川大学讲课,一位物理系在读女博士问我:“吴老师,我应该如何选择职业?”我问她:“你为什么要读物理,而且还读到了博士?”她说:“是父母让我读的。”“那么,你喜欢什么?”她说:“我不知道。”

喜欢,是一切付出的前提。只有真心喜欢了,你才会去投入,才不会抱怨这些投入,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感情。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国家、每个时代、每个家庭的年轻人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喜欢的未来。所以,如果你侥幸可以,请千万不要错过。

女儿退掉了订好的回温哥华的机票,在网上办理了退学手续,我为她在上海找到了一间音乐学校。

过去的一年多,她在那间学校学声乐、舞蹈、谱曲和乐器。每天一早上进琴房,下午才出得来,晚上回到宿舍,身子就跟散了架一样,她终于知道把“爱好”变成“职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到现在还不知道她学得怎么样,是否有当明星的潜质,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她确乎是快乐的。

生命就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在遇见这句话之前,我一直被职业和工作驱赶。我不知道生活的快乐半径有多大,什么是有意义的,我想,这种焦虑一定缠绕过所有追问过生命价值的年轻人。是这句话突然让我明白了,原来生命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浪费”,你需要判断的仅仅在于,这次“浪费”是否是“美好”的。后来,当我每做一件事情,我便问自己,你认为它是美好的吗?如果是,那就去做吧,从这里出发,我们去享受美好。

现在,我把这句话送给十八岁的女儿。

来年的一月中旬,她将去香港,接受一家美国音乐学院的面试。

说实在的,我的十八岁的女儿,我不知道她的未来会怎样,就好比圣诞树上的那只礼盒,里面到底是空的,还是真的装了一粒巧克力。

(选自《2015中国最佳散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我”这个形象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我”一次次地问女儿,“你长大后喜欢干什么”,体现了一位父亲对女儿成长的关心与爱护。

B. “我”在女儿放弃颇有前途的学业,选择了当歌手时,没有干涉和阻止,可见“我”对女儿的溺爱。

C. “我”在女儿退学之后,为她找到一间音乐学校,用实际行动表示了对她的支持,体现了“我”的开明。

D. “我”为女儿理性分析了考入世界名校与当歌手的利弊得失,展现了一个理智父亲的形象。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16岁的女儿独自拖着两个大箱子去往异国他乡,妻子在女儿身后泪流满面,表现了妻子的软弱无助。

B. 女儿对流行音乐的看法,可以看出她对歌手这一职业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开始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

C. “我”在四川大学遇到的女博士生,一直按照父母的意愿安排自己的人生,缺乏主见,造成选择职业的迷茫。

D. 面对女儿有些任性的职业选择,“我”选择了理解与支持,“我”并不在意她学得怎样,只是可以肯定她是快乐的。

3.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文章记叙了女儿在学业即将有成时却突然放弃学业,转而去学习音乐并得到父亲理解与支持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结尾出人意料。

B. “在她的眼睛里,我看见了光”“她的目光好像没有游离”,两处神态描写,表明父亲读懂了女儿的眼神,明确了她这次的选择是认真的。

C. 文章将“我的理想”与“女儿的理想”进行巧妙对比,借以表明父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一定会对孩子造成终身的伤害。

D. “我”一次次地追问女儿,“你长大后喜欢干什么”,实际是“我”有意在引导女儿,要有主见,要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E. 文章结尾提到的“圣诞树上的那只礼盒”,是“空的”,还是“装了一粒巧克力”,表明“我”对女儿未来的成功持怀疑态度。

4.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让生命,享受美好》一文中画线句子 “生命就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的理解和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竹        修:高。

B.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        次:旁边。

C. 况修短随化,终于尽            期:至、及。

D. 所以兴怀,其一也              致:得到,取得。

2.下列句子不属于直接表现作者悲喜之情的一项是                          (  

A. 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B.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C.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D.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一句,笔锋一转,变为抒情、议论,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

B. “及其所之既倦”一句是说人生的快乐是极有限的,待快乐得到满足时,就会感觉兴味索然。

C.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彻底否定了老庄齐生死的观点,树立了自己的生命意识——“死生亦大矣”。

D. 作者认为古今“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这是十分可悲的事情,后世人读到这个集子也会有同感。

 

查看答案

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④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A. 作者流泪长叹,感慨百姓生活之艰难,表现了诗人极度苦闷,忧愁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面的情绪抒发定下了基调。

B. “众女”和“时俗”写出群小对自己的诬陷和社会风气的败坏,说明在当时拥有高超的技艺比拥有高尚的情操更受欢迎。

C. ③“忳”和“郁邑”都是忧愁烦闷的意思,两词连用表现了作者忧愁之深,他似乎将积郁已久的愁闷尽情倾吐,震动人心。

D. ④“鸷”指鹰、雕一类凶猛的鸟,“鸟”指一般的鸟,这里分别比拟自己和群小,指出自己和群小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