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②墙角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②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

③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

④生活的最佳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木心)

⑤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  

⑥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牛顿)

读了以上六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从上古时代,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后羿射日……中国人被创世者赋予极高的想象力,几千年后的今天,第一次奔月,第一次载人火箭……有太多太多我无以计量的清楚的创造。作为新的一代,中国的未来,是否又失掉创造科技梦想的能力了呢? 亘古至今,历史与时代的齿轮一直在转动,一个个里程碑一般的人物,他们为这个世界作出了的贡献,那是一股穷尽一生以推动齿轮的力量。而这样的力量,作为原有的基础,我们是否可以走出前人的影子,攀登上更高的一个定位。 因为亚里士多德的绝对言论,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他用铁证的事实证明了巨人也会有错误;柏拉图活在苏格拉底的深刻之下,他失去了超越苏格拉底的一个个机会……梦想可以作为人生的一个定位,但是如果没有勇气,没有思考,只是一味的敬畏那些付之努力而成功的人,倒不如说你根本没有梦想,谈什么未来科技中国梦? 现实社会是残酷的,当前人成为太阳发成耀眼的光芒时,你惊叹于此,却只是惊叹于此,我想,你的人生失去了心跳,或许只能依靠别的东西来维持,何为超越?任何一个人都会崇拜于什么吧,但尤为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把这样的对象作为超越的榜样?越过你对他/她敬畏的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历史的昌河上留下你一个又一个深刻的足迹。敢于拼搏,愿意付出,不辞辛苦,才是成就未来让梦想实现的必要,也是成就科技的必要。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数百年”,前进是历史的必然,超越让时代拥有强劲而持久的心跳。没有人可以预知未来,风水轮流转而世事无常,谁也不能保证或许下一秒哪位巨人的秘密就被揭开,历史的衣袂被染了白霜,她的妆容更添风采。对于前人,我们可以持有深深的敬意,但绝不应该抱着恒久的畏惧。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心怀意志之弓,手持超越这样一支离弦之箭,挣脱畏惧的枷锁,中国梦才有可能实现。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祖国乃至世界,未来的科技之梦,需要我们去打拼,去尝试,去实现。 回望亘古,踏实现在,展望未来,梦想与科技会是推动世界发展的巨大动力,它比在水中倒入石灰更具有沸腾的作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未来成就辉煌。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首先分析六则名言各自的意思,然后找出意思相关的两三句,以此为基础进行立意。第一则,“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思是“不凭空臆测,没有一定要怎么样的期望,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毋意”,这是说做人处世不要以自己的主观感受去妄加判定,“毋必”,是指不全盘肯定,坚持一定要如何,不会在别人跟自己意见不一样时,认为我就一定是对的,“毋固”,是说不要固执己见,要懂得变通,要主动跳出舒适但腐朽的温床去不断探索、思考与学习,因为“学则不固”,见多识广后,自然得以避免顽固执着,思维眼界也自然不同于他人,“毋我”,指的是不以自我为中心,懂得推己及人。第二则,“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意思是“墙角有几枝梅花,在寒冷的冬天独自开放”,所处环境虽然恶劣,却依旧坚持着自己的思想、主张,坚持自己的认识。第三则,“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新长出来的竹子之所以比旧竹子高,是因为新竹子在成长过程中,有老枝干为它遮风挡雨。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新人在茁壮成长,然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后辈的进步,又离不开前辈的扶持与教导,需要得到老一辈的积极扶持与关爱。正是有了老一辈的扶持,新生力量也就才会更加强大。第四则,“生活的最佳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冷冷清清是在外境上,保持自己的孤独,远离喧嚣,而内心保持对文学艺术、对智慧、对人类的热爱,在平凡中活出精彩。第五则,“学而不化,非学也”,学习却不能够融会贯通,不是有意义的学习。第六则“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自己的成功是建立在以前那些更伟大的人的基础上的,没有前人的成就,就没有今天的成就。考生可以找出内容相关的几则,然后进行立意,如第一、五、六三则,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立意:学习要懂得变通、联系实际;要善假于物,善于借力。如第二、四则,可以从如下角度立意:远离喧嚣,坚守心灵;在平凡中绽放自己的精彩。如第三、六则,可以从肯定前人或他人奉献、付出角度立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2017年诺贝尔奖公布,又引发了国人关于中国何时能再得诺贝尔奖的讨论。其实大可不必担忧,我们不是已经有了莫言和屠呦呦吗?有了开头必将有后来者。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中国的高学历者越来越多,这自然会拉近与诺贝尔奖的距离。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进步巨大,只要每年申请专利、发表论文数量名列世界前茅,中国人肯定能再次获得诺贝尔奖。

①有了开头不一定还有后来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以“发展中的电影、多样性的文化”为主题,旨在以电影为纽带,促进丝绸沿路各国文化的交流,传承丝路精神、弘扬丝路文化。

B. 中国商务部宣布,基于不损伤两国民间投资考虑,原计划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矿石提高百分之百关税的制裁暂时取消。

C. 包括光纤光缆行业在内的中国制造业必须在核心技术上自主创新,这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升级为制造强国一定要走的必由之路。

D. 我国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农村地区相对匮乏,很多患者去城市医院就医,致使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推高了医疗费用和患者负担。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B. 高中生读书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这样既可以学会寻章摘句,积累一些好词佳句,也可以对精彩段落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表达和鉴赏能力。

C. 作为十年的老友,我真没想到他会说出这样的话,但一想到这么多年的交情,拒绝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最后,我还是答应了他的不情之请

D. 这本书热销的原因之一是,它的阅读对象是中低文化层次的读者,目的在于普及科普知识,所以书的内容写的平易近人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先贤、愿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

(2)《过零丁洋》中,作者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发出感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氓》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特点,这就预示了两人今后的悲剧性的婚姻生活。

 

查看答案

五.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寄公度 (宋)舒亶①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②。

注:①舒亶:北宋治平二年进士,官至御史中丞。因触犯当政者而被撤职。②一枝梅:陆凯与范晔是好友,陆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到长安给范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本词上片写了残荷、落日、沧波、飞燕等景物,勾勒出了一幅苍茫渺远的秋景图,

营造出苍凉高远的意境。

B. 本词上片由上到下写日暮登台所见,境界宏大,营造出了苍茫萧索的氛围。

C. “贴云寒”,写出了燕飞行之高;高处生寒,由联想而得。“寒”字,又从视感而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

D. 最后两句实写远方友人也登台凝望,寄给我一枝江南春梅,表达相隔两地的人彼此思念。

E. 作者借用了折梅相赠这一典故,试想这一枝明艳的“江南春色”,应该会给“雪满长安”的友人带来亲切的问候和友情的温暖。

2.本词蕴藏着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