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语文是我国最古老的教育课程,不提更远的传说,只凭史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语文是我国最古老的教育课程,不提更远的传说,只凭史籍记载,周代的宫廷教育科目就有“礼、乐、射、御、书、数”六项,号称“六艺”。其中“书”是识字,属于语文;“数”的教科书《九章算术》一直与“小学”(文字、音韵、训诂学)同科,是用语文的方式编写的;“礼”“乐”要训练,但观念、规范写在经书上,也要阅读文本,理解文意,其实是高级语文。西周至今3000余年,不谓不早,这样一门古老的课程自然会有万变不离其宗的体式和特质。

当然,社会变,语文也在变。晚清洋务运动想用西方的学校教育突破封建教育体制,但他们使用的模式却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因为必须保存中国文化,洋务派们“变器不变道”。这种做法保存了传统,但也把封建糟粕带进来了。民国提倡大众教育,遵从西方模式,课程主流是新学内容,语文“道”的内容产生了新旧分歧,白话文和文言文之争慈之加剧。语文教学向大众化、现代化前进了一步,但传统精华渐渐失落,又加深了一层西化危机。1949年以后,古老的国学、西化的体制、欧美的教育理念,再加上学习苏联,古今、中外,东方、西方,感性、理性,观念和方法并不是以本国为中心的多方面优点的融合,而是多种并不兼容的杂糅相处,语文的特质未能凸显出来。

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但各行各业、各类人都不认为语文有自己的规律,人人都能对语文发表意见,于是语文时时要面对不同的认识、不同的经验、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解释。众说纷纭之下,语文变得无所适从。语法教条化、过度文学化、单纯工具化、知识碎片化等诸多语文教学问题,都是在没有弄清语文课程特质的情况下产生的。

当前,找回语文的专业性,把握语文的特质是最为重要的:每一门进入基础教育的课程都有它的专业特点。越是应用广泛、无处不在的学科,只要进入教育领域,就越应该把学科内涵、外延界定清楚,否则就无法实施教学,无法评价优劣,无法衡量成效。

语文是母语教育,语文应当有时代性。但更重要的是,语文一定不能丢掉民族性。母语教育工作者应该清楚我国语文有自身的传统和特点。西方语言学认为只有抽象的语言形式是科学的,而中国几千年的语文不仅仅是语言形式,而是带着思想、载负情感、富有文化、凝聚美感的话语和篇章,不能把这样的人文符号变成数理符号塞给学生。因而,完全模仿西方不适宜于语文,语文教育不能西化,不能把西化当作现代化。语文教育必须突出中国特色,越是突出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才越可以立足世界。

(摘编自(王宁《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特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语文教育历史悠久,追溯到有史籍记载的周代“六艺”,都属于语文课程的范畴。

B. 近代以来,语文经历了三次较大变革,尽管逐渐发展进步,但语文的特质却渐渐丧失。

C. 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但因为语文没有自己的规律,所以人人都能对语文发表意见。

D. 我国语文是人文符号,不完全符合西方语言学认为的科学标准,因而不适合照搬西方的教育形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直接选取“六艺”为例,论证了语文教育具有的悠久历史及万变不离其宗的体式和特质。

B. 文章运用大量篇幅,详细介绍了各个时期语文教育的特点和演变轨迹。

C. 文章主要从“为什么”“怎么办”两个方面,论述了当前语文课程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问题应当遵循的原则。

D. 文章逐层分析,结构清晰,论证严密,最后指出了改进语文教育必须保留其民族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洋务运动之所以“变器不变道“,是因为一方面想突破封建教育体制,另一方面又必须保存中国文化。

B. 语文要不断面对众说纷纭的要求和解释,变得无所适从,致使语文失去了它的特质。

C. 只有把语文学科的内涵和外延界定清楚,语文教育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D. 如果想要搞好语文教育,就必须增强文化自信,突出中国特色。

 

1.D 2.A 3.B 【解析】 1.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A项,文中没有提到“射、御”与语文的关系,所以“都属于语文课程的范畴”范围扩大。B项,文中第二段提到民国时期的语文教学“传统精华渐渐失落,又加深了一层西化危机”,1949年以后“语文的特质未能凸显出来”,可见选项中“逐渐发展进步”错。C项,“语文没有自己的规律”错,原谅第三段表述为“各行各业、各类人都不认为语文有自己的规律”。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A项,开篇以“六艺”为例认证了语文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但不能证明语文具有万变不离其宗的体式和特质。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B项,前后分句间的因果颠倒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高校一位大一新生在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之后,最大的困惑,就是感觉与同学、室友很难相处。无奈之下,向长辈们请教。他们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给了一些建议。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要学会宽恕,甚至是对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因为只有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要敢于说不,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前提是自己的理由是合理的、正当的”。

你可能也有过或将要面对这样的困惑,请结合上述建议,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说的是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什么条件,就依靠什么条件生活。靠山靠水虽然能因地制宜获取生存资源,但是也会带来植被、水源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导致思想封闭。一旦导致思想封闭,势必造成贫困和绝望。现在很多地方提倡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这样就可以避免导致思想封闭,而且只要提倡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就能避免植被、水源等环境污染问题,让山更青、水更绿。

①思想封闭不一定会造成绝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新版“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启用,引发了新一轮“文白”之争。有人认为,现代人使用的是白话文,没有必要再学习文言文了;而另一方则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大大提高在教材中的比例。但是,这种将文言文和白话文完全对立起来的思路是否有必要?实际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使用着同样的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着同一个民族的所思所想。

 

查看答案

在下列各句中,所引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云雾缭绕的南迦巴瓦峰,她神秘冷艳,不管游客如何翘首以待,也不轻易示人以真容。

B.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你应该抓住现在的青春年华,奋发向上,

否则终将一事无成。

C. 可以看到,罔顾历史发展规律,维护极少数皇权阶层利益的人,终归被历史唾弃,正所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D.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古今中外凡有建树的作家无不在炼字、炼句、炼意上呕心沥血,惨淡经营,尔后修成正果。

 

查看答案

下到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2015年,一项利用人体上皮细胞成功制造某种干细胞的重大科研成果将他第一次推到了公众视野之中。在此之前,他并不被为人所熟知。

B. 专家从“科学与人文”的视角指出,柯洁和AlphaGo的对战所带来的社会焦虑,正是人文反思已跟不上科学技术的发展脚步。

C. 作为科技含量最高的环节,后期制作成为许多电影大片制作中的重头戏,能否“点石成金”常常是该电影赢得票房的关键。

D. 从技术层面来说,国内手机漫游费成本已几乎为零,并不需要更多投入,继续收取漫游费,其合理性在今天需要打上向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