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我才疏学浅,今天给各位领导和同行谈的只是一孔之...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我才疏学浅,今天给各位领导和同行谈的只是一孔之见,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B. 老师,我在您这里学画三年,今日有所成就,无以为报,这幅获奖作品惠赠给您吧。

C. 教授是唐诗研究行家,他对李白诗风的论述非常透彻,真是抛砖引玉,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D. 本人昨日于操场不慎丢失一本《现代汉语词典》,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不甚感激。

 

A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B项错,“惠赠”是称人赠送的敬辞,句中可改为“敬赠”。C项错,“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D项错,“璧还”敬辞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改变所致。

B. 艾滋病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三大传播途径,我们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它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将会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

C. 去年的大赛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好评,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我们将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疏忽 。

D. 我们必须站在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的高度,把农业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大格局中统筹规划 。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在今年的校运会上,高一(10)班的同学顽强拼搏,终获冠军,铩羽而归

B. 2016年夏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罕见的高温天气,七月流火的酷暑使一些地区电力供应紧张。

C. 为了不使中华民族处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危险境地,我们只有奋起反抗,把侵略者赶出国土。

D. 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_________

(2)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________

(3)成语“沧海一粟”由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演化而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

苏 轼

夜饮东坡①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②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注:①东坡:地名,在湖北黄冈,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冈时所写。②縠纹:水中细小的波纹。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上片首句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 醉而复醒、醒而复醉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寄情于纵饮的心境。

B. 上片后三句写家童鼻息如雷导致作者无法入眠,只好转而谛听江涛汹涌的声音,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无奈。

C. 作者想象一叶小舟在眼前的江面上飘逝,希望能将自己的后半生寄托在这广阔的江海。

D. “归来仿佛三更”句,一方面表明作者回寓所的时间之晚,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当时酒醉的情态。

E. 下片前两句写出了作者的叹息:遗憾自己总是身不由己,总免不了劳苦奔波,从而达不到真正的物我两忘的境界。

2.清代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这首词上下片也有这样的词句,请指出两处并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余阙,字廷心,世家河西武威。少丧父,授徒以养母,与吴澄弟子张恒游,文学日进。元统元年,赐进士及第,授同知泗州事,为政严明,宿吏皆惮之。俄召入,应奉翰林文字。以不阿权贵,弃官归。寻以修辽、金、宋三史召,复入翰林,为修撰。出为湖广行省左右司郎中。会莫徭蛮反,右丞沙班当帅师,坚不往,无敢让之者。阙曰:“右丞当往,受天子命为重臣,不思执弓矢讨贼,乃欲自逸邪!”沙班曰:“郎中语固是,如刍饷不足何?”阙曰:“右丞第往,此不难致也。”阙下令趣之,三日皆集,沙班行。至正十二年,改宣慰司为都元帅府,治淮西,起阙副使、佥都元帅府事,分兵守安庆。于时南北音问隔绝,兵食俱乏,抵官十日而寇至,拒却之。乃集有司与诸将议屯田战守计,环境筑堡寨,选精甲外捍,而耕稼于中。明年,春夏大饥,人相食,乃捐俸为粥以食之,得活者甚众。民失业者数万,咸安集之。升副元帅。十五年夏,大雨,江涨,屯田禾半没,城下水涌,有物吼声如雷,阙祠以少牢,水辄缩。秋稼登,得粮三万斛。俄升都元帅,守安庆。十月,贼薄城下。戊申,贼并军攻东西二门,西门势尤急,阙身当之,徒步提戈为士卒先。士卒号哭止之,挥戈愈力,斩首无算,而阙亦被十余创。日中城陷,城中火起,阙知不可为,引刀自刭,堕清水塘中。阙妻耶卜氏及子德生、女福童皆赴井死。城中民相率登城楼,自捐其梯曰:“宁俱死此,誓不从贼。”焚死者以千计。阙号令严信,与下同甘苦,然稍有违令,即斩以徇。当出战,矢石乱下如雨,士以盾蔽阙,阙却之曰:“汝辈亦有命,何蔽我为!”。稍暇即注《周易》帅诸生谒郡学会讲立军士门外以听使知尊君亲上之义有古良将风烈。卒时年五十六。

(节选自《元史·列传》,有删改)

1.下面对文中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稍暇/即注《周易》/帅诸生谒郡学/会讲立军士门外/以听使知尊君亲/上之义有古良将风烈

B. 稍暇/即注《周易》/帅诸生谒郡学会讲/立军士门外以听/使知尊君亲上之义/有古良将风烈

C. 稍暇/即注《周易》/帅诸生谒郡学会讲/立军士门外以听/使知尊君亲/上之义有古良将风烈

D. 稍暇/即注《周易》/帅诸生谒郡学/会讲立军士门外/以听使知尊君亲上之义/有古良将风烈

2.对文中加点词相关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例如贞观、靖康、元统、至正、康熙等。

B.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C. 古代祭祀、宴会时,牛、羊、豕(猪)三牲具备为太牢,只有羊、豕(猪)则为少牢。

D. 古代人们用天干地支来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如文中的戊申就指至正十五年十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余阙正直敢言。莫徭蛮反叛之时,右丞沙班以粮草不足为借口,不愿征讨叛军,官员们都让着他,只有余阙敢站出来,直言右丞应当出征。

B. 余阙体恤民情。百姓遭遇饥荒,甚至人吃人的时候,余阙捐出俸禄赈济灾民;洪水淹没了屯田,他祭祀祈求洪水退去,当年秋天取得丰收。

C. 余阙与下属同甘苦。在战场上,余阙不理会士兵们的阻止,身先士卒,杀敌无数;余阙还拒绝士兵们用盾牌为自己遮挡落下的箭矢和垒石。

D. 余阙政令严明。余阙执政泗州时,即使是经验阅历丰富的官吏们都很怕他。余阙治军也很严明,如果有人违背军令,他就会将其斩首示众。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不阿权贵,弃官归。寻以修辽、金、宋三史召,复入翰林,为修撰。

(2)城中民相率登城楼,自捐其梯曰:“宁俱死此,誓不从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