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旦携谢山人至愚池① 柳宗元 新沐换轻帻,晓池风...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旦携谢山人至愚池

柳宗元

新沐换轻帻,晓池风露清。

自谐尘外意,况与幽人行。

霞散众山迥,天高数雁鸣。

机心付当路,聊适羲皇情。

[注]①愚池:柳宗元在永州冉溪边居住时,运土堆石,堵住泉水通道筑成的池子。②羲皇:指传说中的伏羲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此诗写诗人被贬永州后与谢山人清晨同游愚池的情景。“山人”指隐士。

B. 颔联写因为有谢山人同行,诗人便自然地产生了超然世外、隐居山林之情。

C. 颈联对仗工整,用霞尽山远、天高雁鸣为读者描绘了一幅高远寥阔的图景。

D. 诗人为愚池所陶醉,以至把所有“机心”完全交付于当下一路美丽的风光。

E. 永州民风淳朴,世情淳厚,诗人居住在这里,仿佛生活在远古的伏羲时代。

2.清人沈德潜评价柳诗时说:“处连蹇困厄之境,发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而不怨。”结合本诗,谈谈你的理解。

 

1.BD 2.诗人虽然被贬永州,仕途失意,但本诗所写景物清静幽雅、高远寥阔,所发之情恬淡闲适、豁达洒脱,表面看并无怨愤之情;但在诗人喜爱愚池和希望归隐的背后则蕴含着他对官场的不满和对现实的无奈。 【解析】 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五个选项均考核诗歌的内容,其中B项,颔联意为这景致自然最合我超然世外的心意,更何况与隐士相携同行。D项对“当路”的理解有错,“当路”指的是当权的人。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题目该处分析的方向,答题时根据诗歌的内容解释“困厄之境”“淡泊之音”“怨”和“不怨”的具体所指即可,“困厄之境”指“被贬永州,仕途失意”,“淡泊之音”指“所写景物清静幽雅、高远寥阔”,“不怨”指“所发之情恬淡闲适、豁达洒脱”,“怨”指“对官场的不满和对现实的无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韦嗣立,字延构,与承庆异母。少友悌,母遇承庆严,每笞,辄解衣求代,母不听,即遣奴自捶,母感寤,为均爱。第进士,累调双流令,政为二川最。承庆解凤阁舍人,武后召嗣立谓曰:“尔父尝称二子忠且孝,堪事朕。比兄弟称职,如而父言。今使卿兄弟自相代。”即拜凤阁舍人。

时学校废,刑滥及善人,乃上书极陈:“永淳后,庠序隳散,胄子衰缺,儒学之官轻,章句之选弛。贵阀后生以侥幸升,寒族平流以替业去。垂拱间,仕入弥多,公行私谒,选补逾滥;经术不闻,猛暴相夸。陛下诚下明诏,追三馆生徒,敕王公以下子弟一入太学,尊尚师儒,发扬劝奖,海内知响。然后审慎铨选,各呈所能,以之临人,则官无旷,民乐业矣。”

长安中,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州县非其人,后以为忧。李峤、唐休璟曰:“今朝廷重内官,轻外职,每除牧守,皆诉不行,非过累不得遣。请选台阁贤者分典大州,自近臣始。”后曰:“谁为朕行?”嗣立曰:“内典机要,非臣所堪,请先行以示群臣。”后悦,以本官检校汴州刺史,由是左肃政大夫杨再思等十八人悉补外。

嗣立与韦后属疏,帝特诏附属籍,顾待甚渥。营别第骊山鹦鹉谷帝临幸命从官赋诗制序冠篇赐况优备因封嗣立逍遥公名所居曰清虚原幽栖谷。出为许州刺史,以定策立睿宗,赐封百户,徙汝州。

开元中卒,年六十六,赠兵部尚书,谥曰孝。

(《新唐书·韦嗣立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营别第骊山鹦鹉谷/帝临幸/命从官赋诗/制序冠篇/赐况优备/因封嗣立逍遥缈名所居曰清虚原幽栖谷

B. 营别第骊山鹦鹉谷/帝临幸/命从官赋诗制序/冠篇/赐况优备/因封嗣立逍遥公/名所居曰清虚原幽栖谷

C. 营别第骊山鹦鹉谷/帝临幸/命从官赋诗/制序冠篇/赐况优备/因封嗣立逍遥公名所居/曰清虚原幽栖谷

D. 营别第骊山鹦鹉谷/帝临幸/命从官赋诗制序/冠篇/赐况优备/因封嗣立逍遥公名所居/曰清虚原幽栖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友悌,指兄弟相友爱。“申之以孝悌之义"中的“悌”指兄长爱护弟弟。

B. 第进士,即考中进士。没考中称为落第。第,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

C. 经术,指经学,是解释儒家经典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

D. 牧守,守护,治理。后用来指州郡的长官,州官称牧,郡官称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韦嗣立心地善良b韦嗣立与韦承庆是同父异母兄弟,嗣立生母常责罚韦承庆,嗣立请求代承庆受罚,终于感化母亲。

B. 韦嗣立政绩卓著。韦嗣立任双流令,政绩在二川地区最为优秀;武则天赞扬了嗣立的能力,让他接替兄长的官职。

C. 韦嗣立针砭时弊。当时教育废弛,士子求官公然请托,韦嗣立谏言令王公以下的子弟全都进入太学,提倡重视儒学。

D. 韦嗣立为国分忧。很多人都不愿出京做官,皇帝心忧,韦嗣立以才能有限不堪执内为自,与十八京官主动请求外调。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后审慎铨选,各呈所能,以之临人,则官无旷,民乐业矣。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2017年,勒索病毒袭击了100多个国家的数十万用户。一款冒充某流行游戏辅助工具的勒索病毒,通过PC端或手机端的社交平台大肆扩散,设备一旦感染,病毒就会把手机里的照片、云盘等目录下的个人文件进行加密,继而向用户勒索赎金。

这几年,此类网络安全事件迭出,引起人们的关注。下面是针对互联网应用安全的民意调查:

你对当下的互联网安全是否有信心

 

(摘编自《细数2017年网络安全事件调查》)

材料二  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等“网络雾霾”正逐渐形成危害网络健康肌体的毒瘤,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网络谣言层出不穷,在网络平台上大肆扩散,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网络诈骗更是令人防不胜防,一些假冒交易网站的域名和正式的网站差别很小,此类假网站利用系统漏洞,在用户点击后,先在后台下载一些恶意代码,在用户访问此网站时,迅速跳转到骗子预先设计好的恶意交易网站上去,让用户不容易觉察,从而导致密码被窃、资金丢失等。

(摘编自《警惕“网络雾霾”》)

材料三  以前的病毒时代,主要依靠防火墙和反病毒软件,靠的是对网络攻击行为和病毒进行识别的技术引擎。其核心是寄希望于建立一个攻击特征库,就像设立一个黑名单,进而据此能够识别病毒或者网络攻击。今天,很多网络攻击可以像化妆易容一样,特征被隐藏或伪装了,仅凭特征库很难识别;而且新的病毒或攻击就像犯罪分子每次都派出一个新手一样,很少在我们的黑名单上,这样就很难去识别和防御。

作为多年从事网络安全的企业家,我认为,不仅网络安全的威胁与挑战越来越大,而且各类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等网络问题也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摘编自《360集团总裁关于网络问题的思考》)

下面是部分网友在这篇文章后的留言:

网友甲:防火墙,防火,防盗,不防病毒。

网友乙:那必须的啊。现在上网的人越来越多,安全防护是重中之重。

网友丙:网络安全很重要。

网友丁:净化网络环境人人有责。

材料四  网络环境的净化非一朝一日之功。广大网民要坚持依法上网,做维护国家网络安全的积极践行者。互联网企业要在维护网络安全中发挥应有作用。各监管部门“应该像治理大气雾霾一样治理网络雾霾”,及时解决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等突出问题。

今后,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发展和壮大网上正能量,让网络空间进一步清朗起来。

(摘编自《网络环境需净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网民对互联网安全的态度有喜有忧,更多的网民还是对网络安全持乐观态度。

B. “网络雾霾”像“大气雾霾”一样,笼罩了整个网络,治理起来并非易事。

C. 网络的发展催生了网络病毒的发展,网络病毒的更新增大了网络安全的隐患。

D. 网友留言不尽相同,更多的网友希望能够及时预防网络病毒,保障网络安全。”

E. 网民要依法上网,文明上网,不恶意传播虚假信息,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

3.综合四则材料,概括净化网络环境的好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各题。

桃花开桃花谢

太 忠

一阵轻柔的微风吹过,桃花岭上那满树的桃花,鲜艳光亮,绯红的颜色像青春少女灿烂的笑脸,娇嫩欲滴。远远望去,满岭的桃花气势恢宏,宛如云波万千。

每到桃花盛开的时候,桃花岭最热闹了。那片桃林是林乡长亲自引进的果苗,每年春天,林乡长总会带一批又一批大大小小的参观团来到这里。可是,这满岭的桃林只开花不挂果,村民们一点收成都没有。三年下来,本来就不富裕的桃岭村更穷了,欠了一屁股债。土根村长对此又气又恨,真想一把火把那片桃林烧了个精光。

这天,乡里召开全乡村长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加强春季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会后,林乡长拍着土根村长的肩膀,一本正经地说:“如今的虫子可多了,怪得很呢,听说现在出现了一种千年虫,那虫可厉害了,它能吃铁呢……”

土根村长一听,怔了怔,瞪大眼睛说:“妈呀,太可怕了,要是吃起庄稼来那还得了?”

接着又眨了眨眼,憨憨地问:“林乡长,那虫子长得啥样子?”

“长得啥样子,其实我也不知道,听说看不见呢。”林乡长笑道,“现在全世界都在想办法消灭它,我们也要注意呀。”

从乡里回来,到了桃花岭。极目四望,嫣红缤纷。飘荡的雾霭,为整片桃林氤氲上了几许神秘之色。

土根村长咬了咬牙,通知村民灭虫:“把桃林全砍了,我估莫着那虫子就躲在桃树干里

会计老伍一听,慌了,说:“土根村长,这可使不得呢,那片林子可是林乡长的脸呀。”

土根村长叫道:“那桃林只开花不结果年年闹虫荒,把村里都给吃穷了,留着它只会害人,光有一张好看的脸有啥用?乡亲们还愣着干啥,动手呀。”

一会儿,桃花林被砍了个精光,可就是没见着土根村长说的那种虫子。

几天后,林乡长又领着大批人马浩浩荡荡地向桃花岭开来。中巴车停在了桃花岭的脚下。钻出车门,林乡长那张荡漾春风的笑脸一时傻了起来。桃花岭上一朵桃花都没有,那片桃林也不见了,出现的是一大片庄稼地。这时,林乡长慌了,今天来的可是市里领导呀!

林乡长叫人把土根村长找了来,问:“桃林呢?”土根说:“虫子吃了。"林乡长一听愣了一下,问:“什么虫子?有这么大本事?”“就是林乡长说的那千年虫呀。"土根村长说着看了看林乡长身旁的市里领导。

市里领导一听乐了起来,哈哈大笑,问:“千年虫也吃果林?"

土根村长叹道:“唉,那虫子可厉害呢,自从我们桃花岭有这片桃林之后,便有了那种虫子,这几年年年闹虫荒,都把我们村给吃穷了。桃林也怪,只开花儿不挂果,光有一张漂亮的脸蛋有啥用呀。这不我们把那桃林全砍了,一把火烧了个精光,那害人的千年虫也给烧死了。你看,如今种上庄稼好得很呢。”

站在一旁的村小学老师悄悄地对土根村长说:“土根大叔,那千年虫不是虫,是电脑的一种病毒呢。”

“我知道哩,那虫子是通过病毒传染的,厉害呀,人也会给染上呢。”土根村长说这话的时候心里直乐。

市里领导听后,乐不起来,看了林乡长一眼,便钻进车门一溜烟离开了桃花岭。林乡长呢,脸刷地红到了耳根,像一朵盛开的桃花……

不久,这朵“桃花"便谢了。

(摘编自《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林乡长引进桃树果苗种植,让桃花岭这三年来更穷了,为下文村长砍桃树埋下伏笔。

B. 从全文内容看,土根村长让村民消灭躲在树干里的虫子时,并非不知道千年虫是什么。

C. 市里领导快乐地来,不快乐地走,是因为林乡长亲手引进的桃树被土根村长砍了。

D. 文章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塑造了一位为民着想而又不失狡黠的村干部形象。

2.请联系全文,分析林乡长在小说中的作用。

3.请赏析文章以“桃花开桃花谢”为题的妙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各题。

严歌苓《芳华》:个人记忆与集体叙说的纠缠

《芳华》原名《你触摸了我》。电影主创方将其改名为《芳华》,出版方也顺势将小说改名。对于改名,电影主创方是这样解释的:“‘芳’是芬芳、气味,‘华’是缤纷的色彩,非常有青春和美好的气息,很符合记忆中的美的印象。”青春以独有的姿态绽放芳华,与“你触摸了我”相比,“芳华”这个名字更能触发一代人对青春时代的集体怀念与致敬。

但在严歌苓小说《芳华》中,作者对于个人记忆与集体叙说的错综交织始终保持着清醒和警惕,并未急于让“一个人"成为“一代人”,或者让“一代人”代替“一个人”。书中的何小曼成为战斗英雄后,叙述者“我”——小穗子看了关于何小曼的新闻报道,“只觉得哪里不对劲,不是那么回事,可是说不出所以然”。这个“不对劲”,正是源于个人记忆被集体叙说覆盖后的困惑感与无力感。对于个人记忆,严歌苓说:“我了解的他们,是多出许多层面的。”而集体叙说则是要在这许多层面中,找到高度凝练的那个惟一的层面,个体只得湮没其中陷入失语境地。

这种清醒和警惕决定了小说的写作方式。叙述者“我"既参与记忆之中,又随时准备跳出故事之外。在娓娓讲述后又笔锋一转,“我想我还是没有把这一家人写活,让我再试试”,一句话毫不留情地将读者拽出故事,与讲述者一同冷静旁观。这种安排颇有德国作家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的味道,演员在台上突然跳出剧情直接面向观众讲话,使观众不会沉浸于剧情之中与角色同呼吸共感受。一言以蔽之,讲述者或表演者是要让读者、观众去思考,而不是去体验。

事实上,严歌苓在处理其他题材时,一直是一个注重外部体验的作家。如写《陆犯焉识》,她亲自去青海农场实地采访。她以一种新闻记者式的严谨与敏锐,探寻秘密,发现人物,收集细节,然后重新编织成一个个故事。而在处理以《芳华》等为代表的文工团题材时,面对最为切近真实的生命体验,曾经的文工团员严歌苓恰如其分地保持了距离,个人记忆的原始形态得以保存。因其自身经历的独特性,隔着时间流逝与空间转换,隔着文化差异与身份认同,隔着个人经历与历史变迁,严歌苓实现了一次与自己的对话、审视乃至审判。对个人记忆的深入探索,不仅使严歌苓在处理同类题材时避免掉入“伤痕”“反思”的窠臼,也为她其他题材的小说提供了养分。

诚然,个人记忆一旦开始被回顾、被叙说、被阅读,就很难摆脱集体化的命运。虚构与现实、个人与集体,永远是两位一体的存在,不可能割裂,也不可能统一。在《芳华》中它们和谐共存,隔空对话,犹豫地试探地触探着过往曾经。

(摘编自2017年12月15日《文艺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芳华》的改名,更能体现出严歌苓代表一代人集体怀念与致敬青春时代。

B. 《芳华》中引入了“陌生化”理论,缘于严歌苓对集体叙说保持清醒和警惕。

C. 《芳华》作为表现文工团题材的作品,用新闻记者的态度深入探索了个人记忆。

D. 《芳华》中呈现的集体与个人的存在状态表明将它们割裂或者统一是不现实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立足于个人记忆与集体叙说的复杂关系评论小说《芳华》,立论新颖。

B. 文章用小穗子感到“不对劲”来举例论证个体会湮没在集体叙说中而失语。

C. 文章将严歌苓对不同题材的处理相对比,评价了她对个人记忆的深入探索。

D. 文章承认了个人记忆无法完全摆脱集体叙说的客观现实,使逻辑更严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你触摸了我》没有青春和美好的气息,电影可能就不会改名为《芳华》。

B. 叙述者小惠子出入于故事与现实,可见作者严歌苓在努力避免个人记忆被集体化。

C. 《芳华》的创作告诉我们,写作要对外部体验和个人生命体验保持恰如其分的距离。

D. 只有保持一定程度的清醒和警惕,才能正确处理好个人记忆与集体叙说的复杂关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日,云南昭通一名头顶风霜上学的孩子照片走红,照片中孩子的头发和眉毛已经被风霜粘成雪白。经核实,“冰花男孩”系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学学生,为了赶上期末考试,一大早冒着低温走了4公里多的山路到学校。其实,小福的故事是中国贫困山区留守儿童的真实写照,在转山包小学里,许多孩子甚至要早上五点半起床,步行三个小时的山路上学。

就在“冰花男孩”的照片传遍朋友圈的第二天,这张照片登上了外媒的头条。各国网友纷纷留言:小张,“冰花男孩”让人心疼,但是苦难本身却不值得赞美。老王,真励志,苦难可以兴邦,苦难可以让人更强大。外国网友纷纷留言:Andy,一个真正的士兵!比许多跟他同龄的小孩儿强多了。他没有任何抱怨,给我们西方人上了很好的一课!John,如果这是在英国,他到了以后会发现学校关门了,终于知道中国为什么强大了!

结合上述网友的留言,谈谈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感触与思考。

要求:文体自选,标题自拟,自选角度,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