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那些鸟会认人 刘亮程 ①我们搬走了。鸟会落在剩下...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那些鸟会认人

刘亮程

①我们搬走了。鸟会落在剩下的几棵树上。更多的鸟会落到别人家树上。也许全挤在我们砍剩那几棵树上,叽叽喳喳一阵乱叫。鸟不知道院子里发生了啥事。但它们知道那些树不见了。筑着它们鸟窝的那些树枝乱扔在地上,精心搭筑的鸟窝和窝里的全部生活像一碗饭扣翻在地上。

②我们带不走那些鸟。带不走筑着鸟窝的树枝。那些枝繁叶茂的树砍倒后,我们只拿走主干。其余的全扔在地上。我们经营了多少年才让成群的鸟落到院子,一早一晚,鸟的叫声像绵密细雨洒进粗糙的牛哞驴鸣里。那些鸟是我们家的。我们一家十六只耳朵听鸟叫。从此那些鸟将没人听地叫下去,都叫些什么我们再不会知道。

③大多是麻雀在叫。麻雀的口音与我们相近,一听就是很近的乡邻。树一房高时它们在树梢上筑窠,好像有点害怕我们,把窠藏在叶子中间,以为我们看不见。后来树一年年长高,鸟窠便被举到高处,都快高过房顶一房高了,可能鸟觉得太高了,下到地上啄食不方便,又往下挪了几个树枝,也不遮遮掩掩了。

④夏天经常有身上没毛的小鸟从树上掉下来,像我们小时候从炕上掉下来一样,扯着嗓子直叫。大鸟也在一旁叫,它没办法把小鸟弄到窝里去,眼睁睁看着叫猫吃掉,叫一群蚂蚁活活拖走。碰巧被我们收工放学回来看见了,赶快捡起来,仰起头瞅准了是哪个窝里掉下来的,爬上树给放回去。

⑤一般来说爬树都是我的事,四弟也很能爬树,上得比我还高。不过我们很少上到树上去惹鸟。鸟跟我们吵过好几次架,有点怕惹它们了。一次是上去送一只小鸟,爬到那个高过房顶的横枝上。窝里有八只鸟蛋的时候我偷偷上来过一次,蛋放在手心玩了好一阵又原放进去。这次窝里伸出七八只小头,全对着我叫。头上一大群鸟在尖叫。鸟以为我要毁它的窝伤它的孩子,一会儿扑啦啦落在头顶树枝上,边叫边用雨点般的鸟粪袭击我。一会儿落到院墙上,对着我们家门窗直叫,嗓子都直了,叫出血了。那声音听上去就是在骂人。母亲烦了,出门朝树上喊一声:快下来,再别惹鸟了。

⑥另一次是风把晾在绳上的红被单刮到树梢,正好蒙在一个鸟窠上,四弟拿一根棍上去取,惹得鸟大叫了一晌午。

⑦除了麻雀,有时房檐会落两只喜鹊,树梢站一只猫头鹰,还有声音清脆的黄雀时时飞来。它们从不在我们家树上筑窠。好像也从不把黄沙梁当个村子。它们往别处去,飞累了落在树枝上歇会儿脚,对着院子里的人和牲畜叫几声。

⑧那堆苞谷赶紧收进去,要下雨啦。

⑨镰刀用完了就挂到墙上。锨立在墙角。别满院子乱扔。

⑩我觉得它们像一些巡逻官,高高在上训我们,只是话音像唱歌一样好听。乘人不注意飞下来叼一口食,又远远飞走。飞出院子飞过村子,再几年都见不到。

那些麻雀会认人呢。我对父亲说,昨天我在南梁坡割草,一只麻雀老围着我叫,我以为它想偷吃我背包里的馍馍。我低头割草,它就落在地上对着我叫。后来我才发现是我们家树上的一只鸟,左爪内侧有一小撮白毛,在院子里胆子特别大,敢走到人脚边觅食吃,所以我认下了。刚才我又看见它,站在白母羊背上捡草籽吃。

鸟是认人呢。大哥也说,那天他到野滩打柴,就看见我们家树上几只鸟。也不知道它们跑那么远去干啥。是跟着牛车去的,还是在滩里碰上了。它们一直围着牛转,叽叽喳喳,像对人说话。大哥装好柴后它们落到柴车上,四只并排站在一根柴禾上,一直乘着牛车回到家。

1.简要概括文中那些鸟“会认人”的过程。

2.赏析第五段画线的句子。

3.文中叙写喜鹊等其它鸟类有什么用意?

4.文章写人与鸟的关系,请结合全文探究其中意蕴。

 

1.挪窝对人的试探,护幼鸟与人的磨合,对农事的关心,认人回家的亲近。 2.细节描写,拟人,用鸟粪还击入侵者和向大人告状,表现麻雀的勇敢与机智,再现生动有趣的家园生活现场。 3.与麻雀比,它们只是客人,也通人性,温厚善良又狡猾可爱。由麻雀而写其它鸟类,由点及面,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人与鸟类和谐相处的主旨。 4.鸟通人性,人与鸟可以亲近相处,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对田园牧歌式的传统家园生活的怀念;对传统的家园生活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日趋式微的惋惜。 【解析】 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文章的内容的题目,答题的关键是简单的梳理文章的情节,然后提取关键的句子作答,如根据“树一房高时它们在树梢上筑窠,好像有点害怕我们,把窠藏在叶子中间,以为我们看不见”等情节概括“挪窝对人的试探”。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赏析句子的题目,答题的关键是分析艺术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此题通过“用雨点般的鸟粪袭击我”可见是拟人的手法和动作描写,此文的写作对象是“麻雀”,效果要围绕“麻雀”分析,即突出麻雀的勇敢与机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   (荀子《劝学》)

(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_____,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3)人间如梦,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元嘉草草,____,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6)__________,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可堪回首,佛狸祠下,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吾师道也,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各题。

游   边

尚 颜

边阴四顾浓,饥马嗅枯丛。

万里八九月,一身西北风。

偷营天正黑,战地雪多红。

昨夜东归梦,桃花暖色中。

1.赏析“饥马嗅枯丛”一句的表达效果。

2.诗歌后四句表现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杨阜字义山,天水冀人也。以州从事为牧韦端使诣许,拜安定长史。阜还,关右诸将问袁、曹胜败孰在,阜曰:“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失后事,今虽强,终不能成大业。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长史非其好,遂去官。而端征为太仆,其子康代为刺史,辟阜为别驾。察孝廉,辟丞相府,州表留参军事。

马超之战败渭南也,走保诸戎。太祖追至安定,而苏伯反河间,将引军东还。阜时奉使,言于太祖曰:“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西州畏之。若大军还,不严为之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太祖善之。而军还仓卒,为备不周。超率诸戎渠帅以击陇上郡县,陇上郡县皆应之,惟冀城奉州郡以固守。超尽兼陇右之众,而张鲁又遣大将杨昂以助之,几万人,攻城。阜率国士大夫及宗族子弟胜兵者千余人,使从弟岳于城上作偃月营,与超接战,自正月至八月拒守而救兵不至。州遣别驾阎温循水潜出求救,为超所杀,于是刺史、太守失色,始有降超之计。阜流涕谏曰:“阜等率父兄子弟以义相励,有死无二。田单之守,不固于此也,弃垂成之功,陷不义之名,阜以死守之。”遂号哭。刺史、太守卒遣人请和,开城门迎超。超入,拘岳于冀,使杨昂杀刺史、太守。

阜内有报超之志,而未得其便。顷之,阜以丧妻求葬假。阜外兄姜叙屯历城。阜少长叙家,见叙母及叙,说前在冀中时事,放欷悲甚。叙曰:“何为乃尔?”阜曰:“守城不能完,君亡不能死,亦何面目以视息于天下!马超背父叛君,虐杀州将,岂独阜之忧责,一州士大夫皆蒙其耻。君拥兵专制而无讨贼心,此赵盾所以书弑君也。超强而无义,多衅易图耳。”

叙母慨然,敕叙从阜计。计定,外与乡人姜隐等结谋。十七年九月,与叙起兵于卤城。超闻阜等兵起,自将出。而衢、宽等解岳,闭冀城门,讨超妻子。超袭历城,得叙母。叙母骂之曰:“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视人乎!”超怒,杀之。阜与超战。身被五创,宗族昆弟死者七人。超遂南奔张鲁。

选自《三国志·卷二十五》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杨阜出使许都回来后,对袁绍和曹操作出了恰当的评价,受到曹操的肯定,被任命为安定长史,但他不愿做,弃官离去。

B. 马超在羌、胡一带甚得人心,以至很快兼并了陇西的军队,后攻打下冀城,拘押了杨岳,并杀了刺史、太守。

C. 姜叙在母亲与杨阜的劝说下,同意讨伐马超,最后夺取冀城,逼走马超。

D. 马超听说杨阜等人起事,自己率领军队出战。马超袭击历城,姜叙的母亲被抓。但她宁死不屈,最终被杀害。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

(2)为超所杀,于是刺史、太守失色,始有降超之计。

 

查看答案

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乎!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后秦击赵者                再:两次

B.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向使:以前假使

C. 则胜负之,存亡之理        数:次数

D. 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当:通“倘”,如果

2.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不赂者赂者丧             洎牧谗诛

B.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于其身也,耻师焉

C. 斯用兵效也               蚓无爪牙

D. 惜其用武不终也           攀援登,箕踞而遨

3.翻译下面句子。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查看答案

下列对漫画寓意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积累增加,一气呵成。

B. 武器放下,和平诞生。

C. 点燃创意,成就作品。

D. 绘画采用火药,效果出人意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