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

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乎!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后秦击赵者                再:两次

B.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向使:以前假使

C. 则胜负之,存亡之理        数:次数

D. 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当:通“倘”,如果

2.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不赂者赂者丧             洎牧谗诛

B.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于其身也,耻师焉

C. 斯用兵效也               蚓无爪牙

D. 惜其用武不终也           攀援登,箕踞而遨

3.翻译下面句子。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C 2.A 3.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而采取下策追随六国灭亡的旧事,那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C项,数:命数、运数。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的,一句语段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题中A项,以:因为,介词。 B项,前“则”为承接关系连词;后“则”为转折关系连词。 C项,前“之”为结构助词,定语“的”;后“之”为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 D项,前“而”为转折关系连词;后“而”为修饰关系连词。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苟:如果;天下之大:定语后置句;下:名词动用,采取下策;故事:旧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对漫画寓意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积累增加,一气呵成。

B. 武器放下,和平诞生。

C. 点燃创意,成就作品。

D. 绘画采用火药,效果出人意料。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五个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近年来,养老金问题已成为举国关注的话题。人们希望进入老年后,不能自己解决生活问题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家庭、社会的赡养。                 。老有所养,快乐养老,平等养老,可见养老并轨彰显的是改革决心。

①人到了老年以后,自身没有生产能力,只有消费了。

②每个人都有年老的这个阶段,这是自然规律,不可回避。

③但我国长期以来采用养老双轨制,这是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产物之一,失去公平、公正的基础,也不符合让改革成果惠及大众的愿景。

④如何让老有善终、老有所养,这是每个人很都关注的民生问题。

A. ②③④①

B. ②①④③

C. ④③②①

D. ②③①④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与“雪满山中高士卧”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

A. 月临秋水雁空惊

B. 江弄琼花散绿纹

C. 月明林下美人来

D. 汶水云开孤帆远

 

查看答案

下面句子中,甲、乙、丙、丁画线处是《林黛玉进贾府》中黛玉拜见的人物,四个人物分别是(     )

①方欲拜见时,早被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哭泣。

②邢夫人让黛玉坐了,一面命人到外面书房去请。一时人来回话说:“老爷说了:‘连日身子不好,见了姑娘彼此倒伤心,暂且不忍相见’。”

③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西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之位。王夫人因说:“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

④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

A. 贾母、贾赦、贾政、王熙凤;

B. 王夫人、贾赦、贾敬、王熙凤;

C. 贾母、贾敬、贾政、王熙凤;

D. 王夫人、贾敬、贾赦、邢夫人。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           

之强烈出乎意料。

②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海域活动_______。

③即使现有的产品畅销,也要_____,抓紧技术储备与新产品开发。

A. 反应    无可厚非    未雨绸缪

B. 反映    无可非议    防微杜渐

C. 反映    无可厚非    防微杜渐

D. 反应    无可非议    未雨绸缪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