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察今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察今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故释先王之成法, 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 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近知远,以今知 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知天下之寒, 鱼鳖之藏也。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 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为治,岂不悲哉!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寿民,今为殇子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 者因时而化。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非相反也,时势异也。故曰:良剑期乎 断,不期乎馍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骐骜。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者 入水求之。舟已行矣,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

选自《吕氏春秋》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堂下之阴        审:审察

B. 使人先澭水        表:做标记

C. 相反也          务:追求

D. 从其所者人水求之  契:符契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人或益          向寿民

B. 近知远        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C. 知天下之寒士    剑不行

D. 契其舟          其子岂善游哉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军惊而坏都舍

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样

B. 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

人们期望好剑能斩断东西,不期望它是镆铘那样的名剑

C. 是吾剑之所从坠

这就是我掉下去的宝剑

D. 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用这种方法处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谬的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②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先王之法不可用,一是为先王之法变了样,二是因为先王之法过时了。

B. 制定法律,要依靠道家学派的学者,他们往往能够以远知近,以今知古。

C. 古代七十一位帝王,都是根据他们所处时代的客观需要来制定法律的。

D. 本文观点鲜明,论述逻辑严谨,破立结合,反映了先秦法家的历史进化观。

6.为了论证中心论点,文中讲了“循表夜涉”、“刻舟求剑”、“引婴投江”三个寓言故事。请分析三个故事分别论证了怎样的观点。

 

1.D 2.B 3.C 4.①因此要抛弃先王现成的法令制度,而取法他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 ②所以治理国家没有法令制度就会混乱,死守古老的法令制度而不改变就会行不通,悖谬(就)不 能治理好国家。 5.B 6.循表夜涉:君王察今变法,需要考虑时代的发展变化。 刻舟求剑:君王察今变法,需要考虑情况的发展变化。 引婴投江:君王察今变法,需要考虑对象的发展变化。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的能力。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D项,契:动词,“刻”。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平时学生中要注意积累虚词的用法和意义。B项,都是介词,相当于用。A项,前一个是代词,它;后一个是助词,的。C项,都是连词,前一个是表因果,相当于因而,后一个是转折关系,但是。D项,都是副词,前一个相当于立刻,后一个意思是于是。 3.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翻译能力。翻译要遵从“信、达、雅”的原则。信,意思是语语翻译用词在准确;达,意思是翻译的语句整体表达要通顺。雅,意思是翻译的语言要有文采。但文言翻译要求直译,因此考生做到前两点即可。C项,正确翻译是:这就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所从坠”,意思是掉下去的地方,而不是掉下去的剑。 4.试题分析: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句中,释,抛弃;成法,现成的法令制度;前一个“法”,动词,取法;后一个“法”,名词,法令制度;所以,……的根据。第二句中,悖,行不通;持,治理好。这些词语都是句中关键词,要用心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 5.试题分析: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B项,对“有道之士”的理解错误,并非“道家学派的学者”,是明白事理的人。 6.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理解“循表夜涉”、“刻舟求剑”、“引婴投江”三个寓言故事分别论证了怎样的观点。既考查了学生文言阅读能力,又考查了理解概括能力。题干已经表明三个故事都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只是角度不同。所以在理解三个故事时,要细读,推敲三个故事的侧重点是什么。表夜涉:君王察今变法,需要考虑时代的发展变化。刻舟求剑:君王察今变法,需要考虑情况的发展变化。引婴投江:君王察今变法,需要考虑对象的发展变化。 参考译文: 国君为什么不效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呢?不是它不好,而是因为后人无从取法它。先王的法令制度, 是经历了漫长的古代流传下来的,人们有的增补它,有的删减它,怎么能够取法它呢?即使人们没有增减它, 也还是无从取法它的。 凡是先王的法令制度,是切合时代的需要的。(过去的)时代不能与法令制度(的条文)一同存在下来。(古代的)法令制度即使现在还保存下来,还是不能取法它。因此要抛弃先王现成的法令制度,而取法他.制 定法令制度的根据。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是什么?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是人,自己本来也是人。所 以明察自己就可以推知别人,明察现在就可推知古代。古代和现在是相通的,别人和自己也是相通的。明白 事理的人,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用近的推知远的,用现在的推知古代的,用看到的推知未见到的。所以 观察房屋下面的光影,就知道太阳、月亮的运行,早晚和寒暑季节的变化;看到瓶子里水结的冰,就知道天下(已经〕寒冷,鱼鳖(已经〕潜伏了。尝一块肉,就知道一锅里的味道,全鼎中的调味。 楚国人想要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淹水设立标记。澭水(突然〕上涨,楚国人不知道,顺着(原来的)标 记在夜间渡水,(结果〕淹死人的有一千多人,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样。以前他们设立标记的 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现在水位已经变化,水涨了很多,(可是)楚国人还是照着原来的标记 渡水,这是他们惨败的原因。现在的国君取法先王的法令制度,就像这样。他们的时代己经与先王的法令制 度不适应了,但还在说这是先王的法令制度,因而取法它,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国家,难道不可悲吗! 所以说治理国家没有法令制度就会混乱,死守古老的法令制度而不改变就会行不诵,悖谬(就)不能治 理好国家。社会变貌,时代更迭,改变法令制度是应该的。比如好的医生,病症(会)变化很多,用药也(要) 变化多。病症变了而药不变,本来可以长寿的人,现在也变成短命的人了。所以所有的事情都一定要遵循法 令制度来进行,修订法令制度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统治过天下的七十一位帝王,他们的法令 制度都各不相同;不是一定要求有所不同,而是时代形势不一样了。所以说:对于好剑人们期望它能斩断东 西,(却)不期望它是镆铘那样的名剑;对于好马人们期望它能日行千里,(不)期望它是骥骛那样的宝马。 那些成就功名的人,就是古代帝王的目标啊。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于是他)急忙用刀在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他从他刻着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打捞宝剑。船己经动了,但剑没有动,像这样寻找 宝剑,不也是很糊涂吗?用旧的法令制度治理国家(也)和这样一样。时代己经改变了,法令却不变。用这 样(的法令)来治理(国家难道不困难吗! 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看见有人正拉着一个婴儿,想要(把他〕投到江里去,婴儿大声啼哭。旁人问他(这么做的)原因。(他)说:“这孩子的父亲很会游泳。”即使孩子的父亲揎长游泳,他的孩子难道就一定擅长游泳吗?用这种方法处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谬的。楚国治理国家(的样子),也像这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春秋时,吴王夫差在角直古镇枫村建了一个梧桐园,它是苏州园林的开山作之一。。

苏州后来成为举世公认的“园林之城”,主要还是文人带来的文气。有人干脆把它称为 文人园林。想想也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先后在此为官,政声虽不显赫,但留 下了许多传世的诗文,开创了一代文风;到宋代,范仲淹、苏轼、欧阳修、陆游、范成大等,都有 诗文赞美苏州;明代苏州出了唐寅、祝允明、沈周、文徵明等大画家。所以苏州园林的出名, 诗歌与书画的作用功不可没。

明中叶后,昆曲盛行于江南,园与曲相依相生、水乳交融。它与诗词书画一起,汇成园林 的文脉。昆曲的骨子里,一是雅,二是糯。有时,曲境就是园景,而园景又通曲境。中国人看 景,往往带着自己的审美感情,一个园林的建筑物,看起来是物质的,其实更是精神的。它是 精神的物质,也是物质的精神。“芳草有情,斜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这句词中,最精 彩的是一个“人”字,是那个脉脉含情的人,点活了园林的“睛”。由此,园林的格局,不光因 了情感,更由于人格、风骨的因素,成为士大夫精神的一种依托与延伸。

苏州园林纯属私家,不沾皇气,其核心体现是归隐文化。园子的主人,或是当官者被贬, 或是当权者下野,或是年长者告老还乡。一般地讲,古时为官者一有文化,二不缺钱。那山 林野趣,是古人最向往的,但要真让他们搬进深山老林,又太清苦;享得清福,没了洪福。而 把真山真水请到自家宅邸里,只能在画卷上体现。但是,文人与工匠却给出了另一种可能。 南宋绍兴年间,《营造法式》重刊于平江,对彼时建筑起了一定影响。到了明代,苏州香山一 带的匠人获得参加营建两京宫殿的机会,眼界和技艺手段都有提高。著名的建筑家蒯祥就 是香山人,他设计并参与建造了北京的故宫,连天安门,也是他的作品。很重要的一点是,早 期的苏州园林都不是一次完成的,往往是园子的主人在“基本建设”刚搞完的时候,就把一些 文人雅士请来把脉,饮酒赋诗、题匾撰联,意见当然要提的,好的主意便融到往下造的亭台楼 阁中去了。造园的专著也应时而生,明代计成的《园冶》是一本非常不错的园林专著,文字 好,又实用,插图也很精美;文徵明的曾孙文震亨写了一部《长物志》,他说的“长物”,最早系 晋人首提,其含义,乃多余、奢侈之物。透过对这些美器、美物的不同消费方式,我们看到了社会对精英和大众如何进行划分,那种晚明时代的风雅,对后世的园林、住宅、建筑、生活,是 有较大影响的。

苏州现存最古老的园林,当是宋代的沧浪亭。宋代的苏舜钦被罢官后南游姑苏,见府学的东面草木茂盛,附近还有一块池馆荒芜的废地,乃是吴中节度使孙承佑的旧邸,遗意意尚存,苏舜钦便买地建亭,名曰沧浪亭,意出《楚辞·渔父》。后世官场上的文人,把渔父当作归隐山林的一种代称。此后几乎所有的园林,都是在“隐”字上做足文章,而曲折委婉、含而不露 便是它的不变基调。

(选自徐风《江南园林的风神与韵味》,有删改)

材料二

苏州的园林,是给自己享受的,扬州却不同。早先它比苏州牛,远的不说,光是在唐朝, 它的地位就是今天的大上海。大运河的开通,把运气给了扬州。皇上动不动要来,还有一拨 拨的达官显宦,文人当然也不落后。杜甫当时还是一介寒儒,听说扬州遍地都是发财的机 会,也想搭个顺风车,可惜最终没能成行。关于杨州,他只留下一句诗:“商胡离别下扬州”。

扬州的园林,当初都是有钱的富商建的。这里要提一下盐商文化对它的影响。盐商文 化对江南的昆曲、园林有孕育作用。腰包肥满的商人们,好宴游,逐古董,兴园林,狎优伶,不 乏醉生梦死。或许,起先这个暴富的阶层纯粹是为了玩。据说,当时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 地方政府不堪承受巨额的费用开支,需要盐商们凑份子加以解决。不过,要商人掏银子,也 不是那么容易,钱用在皇帝身上,总要得点实惠。比如,捐个官做做,哪怕弄个虚衔也好。于 是,在园林的设计上,与文人士子的想法完全不同。豪华,必须豪华。皇上一高兴,随口给个“候补知府”之类,蛮有可能。土鳖们没有去过皇宫,在他们的想象里,皇上的尿盆子也是金的。既然园子是给皇上享受的,那当然得有皇家气派。皇上又不会在这里住一辈子,把皇上住过的行宫作为自己的交际场所,岂不美哉!因此,高敞华丽、错彩镂金,那也是必须的。商人们并非不要“诗情画意”。文人的意见,比如杨州八怪之类,也不是不听。大凡造园,必有清客在侧。所谓清客,其类不一,不但有文人、画家,应该还有笛师、曲师、山师等。不过,富商们大抵来自徽州一代,梦里故园,家山历历,绝对不是江南的小桥流水。正如他们的胃口, 不喜欢苏州的甜食。那些入园的诗文与书画,与苏州的吴门派比,硬朗、豪放、沉厚,慢慢地, 这些都变成了扬州园林的风格。

豪华的园林,太需要娇艳的花卉来点缀。扬州处于江淮平原,地势平坦,土壤干湿得宜,兼有南北两地的长处,花木易于繁滋,而牡丹、芍药、尤为茂盛,一到花季,到处蝴蝶飘飞,牡丹芬芳。扬州本地,并无太湖石,但盐商们有的是船,叠石所用的石材,用栽盐的大船,一路浩浩荡荡,近则取于镇江、苏州、宜兴一带,远则运自宣城、徽州、灵璧、河口等地,更有少量奇峰异石,从西南边陲万里迢迢弄来。这一点他们比苏州的文人厉害多了。钱不当钱、不惜工本这一点,也是苏州园森所不能比的。由此,扬州园林素以“叠石胜”,其中突出的个案,以雄伟而论,当推个园;以苍石奇峭论,则算片石山房;而小盘谷的曲折委婉,逸圃的询娜多姿,都是佳构;棣园的洞曲,中垂钟乳,亦为一般园林罕见。其中,个园的石师工匠们分别选用褐黄石、太湖石、雪石和状如竹笋的石笋,叠成四组假山,表现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称为四季假山, 让天下游客兴叹不已。

扬州园林融合了北方园林的气势,却并未丢弃江南园林以小见大、曲径通幽、古典雅致的特点。一座园林里,遮掩与间隔非常重要。“庭院深深深几许”,本身就是一种意境,瘦西湖以一片片的杨柳为遮掩,远远近近的厅堂、亭观、塔桥,在影影绰绰的柳影中若隐若现、若明若暗。一重重柳林,如一道道竹帘,虚实、显隐、浓淡、静动,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经典,在此得到淋漓的彰显。再说桥,如果说,苏州园林以曲拱桥为美,那么,扬州园林则以平曲桥为贵。它介于似桥非桥、似石非石之间,无架桥之形,却有渡桥之意。虽属人工巧作,更有自然野趣。其骨子里,还是以“曲”为贵的中国造园理念。

(选自徐风《江南园林的风神与韵味》,有删改)

1.材料一中,关于苏州园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州园林历史悠久,最早的园林出现在春秋时期的吴国。

B. 苏州园林的建筑物寄托了文人精神,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

C. 苏州园林一般都是一次完成,亭台楼阁、楹联匾额一气呵成。

D. 苏州园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的基调是受沧浪亭的影响。

2.材料一第二段中提到了“唐宋散文八大家”中的两位——欧阳修、苏轼,请在下面横线处 补出宋代的其他四位。

(1)________(2)_______(3)_______(4)____

3.根据材料一,分条概括出苏州园林文气十足的原因。

4.对材料二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长物志》中的“长”读“zhǎng”,与“别无长物”中的“长物”意思不同。

B. 曲折:“曲”读“qū”,与“曲意逢迎”的“曲”意思接近。

C. 家山历历:“历历”与“历历在目”中的“历历”都是清楚分明的意思。

D. 万里迢迢:“迢迢”与“迢迢牵牛星”中的“迢迢”都是遥远的意思。

5.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运河的开通带动了扬州的经济发展,扬州园林主要是富商们营建的。

B. 扬州园林起初都是为皇帝下江南停住所建,后改为建园者私用。

C. 扬州园林里多用花卉点缀,一到花季,花开满园,芬芳四溢。

D. 盐商们将石材从各地运到扬州,叠石成景,风格多样,令人赞叹。

6.根据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推断下列联语中最符合扬州园林特征的一项是

A. 短艇得鱼撑月去,小轩临水为花开。

B. 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

C. 护研小屏山漂渺,摇风团扇月婵娟。

D. 峭壁削成幵画障,玉峰哨色上朱阑。

7.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苏州园林和扬州园林的不同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北京时间1987年9月20日20时55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从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发出——Across the Great Wall weCan reachEvery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这是西方世界第一次通过互联网听到中国的声音,由此揭开了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序幕。30年来,互联网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今,人们更是一刻也离不开互联网。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不论是互联网,还是“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世界各国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必将谱写全球共同发展的时代新篇章。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近日,广西大学发布了2018年人才招聘计划,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人才引进将分为“两类八级”,从而完成百名人才的引进目标。对于引进的人才,学校将大幅提高工资等待遇,提供大量科研经费。在这样的激励措施下,广西大学很快就能建成“双一流”大学。

例:①发布人才招聘计划不一定就能提升办学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讲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甲型流感病毒家族庞大,分为许多亚型,而且可以在人和多种动物间传播,相反乙型流感____,又仅在人与人之间流行。当各种不同亚型的甲流病毒相遇时,基因就会相互重组,____,而乙型流感变异速度只有甲型流感的10%至20%。____,但对危重病人的威胁与甲型差不多。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虽然他提的是个不情之请,但我还是尽量帮一下他吧。

B. 刚刚参加工作的赵老师对前辈张老师说:“在教学上还请您不吝赐教。”

C. 得知贵公司明天举行开业庆典,本人届时将拨冗出席。

D. 虽然小赵只是感冒,但我们大家全都去看望他,一定会让他的寒舍蓬荜生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