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交际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A. 此事全仗先生玉成,日后定效衔结之报。 B. 明...

下列交际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A. 此事全仗先生玉成,日后定效衔结之报。

B. 明天上午十时登门拜访,敬请赐见。

C. 阔别十载,但您的照片我一直惠存。

D. 获悉老师将来讲学,甚是翘首。学生恭迎台驾。

 

C 【解析】试题分析:语言得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一是语体得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谦敬词语运用的的当等。此题主要是主客的得体,惠存是用在希望别人保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我国公立医院医疗条件不断改善,但部分地区医疗器械领域存在洋品牌垄断、价格虚高等问题,客观上加剧了群众的“看病贵”。

B. 大范围雾霾笼罩京津冀地区,专家分析,该区域大气污染的直接原因是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大量聚集和燃煤、燃油集中排放造成的。

C. 科普小卫星“八一•少年行”的发射升空,是中国第一颗由中学生全方位、全过程参与设计研制,并实现了在外太空独立飞行的小卫星。

D. 长征是中华民族的一部英雄史诗,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早已超越时空,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查看答案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几幅画是他的早期作品,自是不能和他现在的创作__________。

②达•芬奇提出“做自然的儿子”,那是因为在中世纪的后期,艺术家受社会的束缚太厉害,一切都要_________。

③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_________,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④自2001年全国书画大展上获奖以后,这位年轻画家由专攻传统国画转而大搞技法创新,佳作频出,_________。

A. 相提并论       安分守己     不以为意       一发而不可收拾

B. 同日而语       循规蹈矩     不以为意       一发而不可收

C. 相提并论       循规蹈矩     不以为然       一发而不可收

D. 同日而语       安分守己     不以为然       一发而不可收拾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屈原在《离骚》中批评惯于投机取巧、随意改变规矩的社会风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②陶渊明《归园田居》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世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③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认为,有了大志与力气,而且不轻易地松懈,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能到达目的地。说明借助的重要性。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望秦川①

李颀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李颀晚年官场失意,辞官归隐故乡之前所写。秦川:泛指今秦岭以北平原地带。此诗中指长安一带。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

A. 本诗前两联既写出秦川的广阔视野,又衬托出长安城的巍峨雄姿,不言秋而秋色自现,描绘出一幅萧瑟、苍凉的画面。

B. 颔联中的“净”字和“重”字,将秋色的明净阔朗,长安城的庄重肃穆,传神地点染了出来。

C. 颈联写秋风吹起,家家户户的竹林飒飒作响,五陵一带的松林蒙上了一层寒冷的色彩,渲染出一种清冷之境。

D. 尾联中的“霜露”,既指自然界中的霜露,也指自己在官场经历的风霜雨露;“凄其霜露浓”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凄苦。

E. 本诗情景交融,对秋景的描写极为生动细致,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官场黑暗生活的强烈不满。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曾鲁,字得之,新淦人。年七岁,能暗诵《五经》,一字不遗。稍长,博通古今。凡数千年国体、人才、制度沿革,无不能言者。以文学闻于时。元至正中,鲁帅里中豪,集少壮保乡曲。数具牛酒,为开陈顺逆。众皆遵约束,无敢为非议者。人号其里曰君子乡。

洪武初,修《元史》,召鲁为总裁官。史成,赐金帛,以鲁居首。乞还山,编类礼书,复留之。时议者蜂起。鲁众中扬言曰:“某礼宜据某说则是,从某说则非。”有辨诘者,必历举传记以告。寻授礼部主事开平王常遇春薨高丽遣使来祭鲁索其文视之外袭金龙黄帕文不署洪武年号。鲁曰:“袭帕误耳,纳贡称籓而不奉正朔,于义何居?”使者谢过,即令易去。安南陈叔明篡立,惧讨,遣使入贡以觇朝廷意。主客曹已受其表,鲁取副封视之,白尚书诘使者曰:“前王日熞,今何骤更名?”使者不敢讳,具言其实。帝曰:“岛夷乃狡狯如此耶!”却其贡。由是器重鲁。

五年二月,帝问丞相:“鲁何官?”对曰:“主事耳。”即日超六阶,拜中顺大夫、礼部侍郎。鲁以“顺”字犯其父讳辞,就朝请下阶。吏部持典制,不之许。戍将捕获倭人,帝命归之。儒臣草诏,上阅鲁稿大悦曰:“顷陶凯文已起人意,鲁复如此,文运昌乎!”未几,命主京畿乡试。甘露降钟山,群臣以诗赋献,帝独褒鲁。是年十二月,引疾归,道卒。淳安徐尊生尝曰:“南京有博学士二人,以笔为舌者宋景濂,以舌为笔者曾得之也。”鲁属文不留稿,其徒间有所辑录,亦未成书云。

(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四》)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众皆遵约束                        约束:规约,规章

B. 会编类礼书                        会:恰逢

C. 鲁让曰:“袭帕误耳……”          让:谦让

D. 鲁复如此,文运其昌乎!            其:大概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五经》: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汉武帝设五经博士教授弟子,儒教国家化由此开始。

B. 洪武:明朝第一个年号,当时在位皇帝为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在击破各路起义军后,于应天府称帝定都南京,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C. 礼:含义丰富,主要有三,一指礼制,指全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伦理秩序;二指礼仪,指具体的礼节仪式;三指礼貌,指个人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

D. 京畿:本意即“位于国之中央的都城”,后来指京城外的周边地区。从周代开始,把王城周围千里的地域称为“王畿”。中国唐时有京畿道,宋时有京畿路。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寻授礼部主事/开平王常遇春薨/高丽遣使来祭/鲁索其文视之/外袭金龙黄帕/文不署洪武年号

B. 寻授礼部/主事开平王常/遇春薨/高丽遣使来祭/鲁索其文/视之/外袭金龙黄帕文不署/洪武年号

C. 寻授礼部主事/开平王常/遇春薨/高丽遣使来祭/鲁索其文视之/外袭金龙黄帕/文不署/洪武年号

D. 寻授礼部/主事开平王常遇春薨/高丽遣使来祭/鲁索其文/视之/外袭金龙黄帕文不署洪武年号

4.将下列文中画横线和课本中学过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鲁以“顺”字犯其父讳辞,就朝请下阶。吏部持典制,不之许。

(2)质明始霁,罢甚,然念及亡是公存亡莫卜,欲蚤至山中,不敢息。(《乌有先生历险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