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根拳而土易(更换) 骊山...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根拳而土(更换)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咸阳(趋向)

B. 祸焉(招致)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对待)

C. 后五年,吾妻来(回来)      独夫之心,日益骄(顽固)

D. 稍异于前(形式,规制)    臣之所好者道也,乎技矣(前进)

 

A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考生应结合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B项,“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从语境来看,“以目”“视”,用眼睛去看,“视”应解释为“看”。C项,“后五年,吾妻来归”,“归”在古代是指女子出嫁。D项,“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这句话是说“我所爱好的是(事物的)自然规律,(已经)超过了(一般的)技术了”,“进”意思是“超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椒兰  栗粒   参差  春光融融

B. 赋税  琴弦   云鬟  遥无音信

C. 弹劾  回眸   鼙鼓  丘峦崩催

D. 凄迷  梳妆   架梁  金块珠砾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滟(yàn)   似(sǎn)   上(tīng)   不省所(hù)

B. (qì)    栏(shǔn)  先(bǐ)     其成立(jì)

C. 衣(dǎo)   上(zhān)  墙(yuán)   汝而就(chuò)

D. (lù)    老(ōu)    仰(yǎn)    呱而泣(gū)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虞美人》中描写词人遥望金陵宫殿,表达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寓情于景,对生机盎然春色的描写,寄寓诗人内心的惆怅和忧伤。

(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中“____________”一句化用了“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和“送美人兮南浦”几句诗。

(4)《书愤》中最能体现陆游诗作“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这个特点,且展现了两幅开阔、壮观的战场画面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人置身其中会迷失方向,突出这个庞大的建筑群的错综复杂。

(6)欧阳修《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是说,聪明勇敢的人大多被他所溺爱的人或事物逼到困境,也正是我们常说的“玩物丧志”。

 

查看答案

根据一项针对中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成功人生”关键词有:做自己喜欢的事、不怕失败、知足常乐、比尔·盖茨、高薪工作、健康、家庭、美好感情、父母、改变世界。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理解的成功人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关键词,并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立意自定,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 ,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乂 ,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节选自《旧唐书•杜甫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

B. 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

C. 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 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

D. 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士不第”指科举考试应试未中选,也叫落第、下第。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B. “布衣”顾名思义是布做的衣服,借指平民。后也以布衣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C. “绯鱼袋”指绯衣与鱼符袋。旧时朝官的服饰。唐朝规定五品以上官员佩鱼符袋。绯衣指紫色衣服。

D. “床”早在神农时期就已出现,当时的床兼有卧具和坐具双重功能。此处的床指的是坐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因为文章写得好,仍然在天宝末年受到皇上的赏识。

B. 杜甫因为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所以在房琯讨伐叛军兵败于严武而被免去宰相时,极力上疏救助。

C. 严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也能原谅杜甫的放肆行为。

D. 由于不能拜见郭英乂,高适也已经死去,杜甫只好携家出川,生活颠沛流离,最后死在耒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 

(2)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 ,儿女饿殍者数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