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脆 弱 朱以撒 ①坐在开满淡紫色花朵的苦楝下,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脆    弱

朱以撒

①坐在开满淡紫色花朵的苦楝下,人就有一种易碎感。沾满雨水的花不断地掉落下来,把地面涸润了一片。这种树的枝条如此易折,使我每次攀爬都分外掂量。也许正是木质疏松的原因,每到夏日苦楝树上聚集起大量的蝉,黑黑发亮,长调满耳,浮云一般的绿叶和紫气氤氩的花朵,人们却不敢有攀爬的觊觎。

②苦楝树的易折是实践中得到的体验。攀上树杈,看起来手臂一样粗的枝条就瑟瑟发颤。力量控制不好,枝条就在清脆的声响中断开,露出白生生的茬口,使上树的人心绪慌乱。别的树种,如相思,再细的枝条也有很坚韧的弹性,甚至像绞被单那般扭转也难以断裂。每一棵树都顶着一头绿荫,它的承重力却如此不同,不过,我还是喜欢在苦楝树下,甚至一阵风吹过,花就不偏不倚地落在脖子里。

③援藏的时候,牧民送了一只小藏獒给他,它慢慢长大,像一只小型的狮子了,威猛无比。它只认识主人一人,对主人的亲戚朋友一概冷漠。它不乐意的时候,喉咙里如同有闷雷滚过,让人心生寒气。缺氧的高原,更多的异乡人在考虑生命的价值,考虑具体的五脏六腑的承受力。冬日到了,叶片脱尽,树木成为一副副嶙峋的骨架,这些南方人开始流鼻血。如果不是工作需要,谁也不会整整三年以肉身对抗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和世代居住者不同,外来人要忍受生存的差异,这使他们更加眷恋故乡的苍翠深蔚、澄碧明净。三年过去,与他荣归的物品中,比别人多了一只神勇的藏獒。南方依旧富庶,依旧适宜休养生息,这只爱犬理所当然得到了最好的待遇,它的形态和神采让这个城市任何品种的狗黯然失色。

④前不久,我向他打听这只藏獒。他说,死了,死于肺水肿。他的本意是带它回南方享福的。不料南方的暖和、潮湿,一日一日损耗它的肢体。此时,它的同胞兄弟正在缺氧的高原狂奔、扑咬,锐不可挡。

⑤许多植物或者动物不能安生,或者不能按照自己的历程进化,都缘于有一部分人热衷运用自己的聪明来改变它们的习性。我注意到这种情形已经很久了,大概是从知道米丘林的时候开始。少年如我,有幸在自己的果林菜园品尝到原汁原味的果蔬,嗅到不同品类果蔬发自内心的气味,它们绝对不会混在一起的。个性就是这样,即便枝叶相似,果实同形,气味和滋味是以差异来体现的米丘林等人出现之后,本真的果实得到了篡改。个头大到了夸张,滋味似此似彼,缺乏独到。当然,由于米丘林嫁接和杂交之功,价格更上一层。少年时我啃食的番石榴,那么小,在掌中,洁净地金黄色泽,香味馥郁。用手掰开,里边的瓤已融在一起,很适宜樱桃小口的轻轻小咬。我往往绕过超市这些大而无当的品种,在一些不起眼的小摊前停了下来——我嗅到了童年时土生土长的果实的气味。

⑥花鸟市场是我假日喜爱的去处,看一些世相折射下的杰作——那么多的真真假假、疑真疑幻的青铜、陶瓦、牙角。后来我渐渐少去了,要进入内部需要穿过一段宠物的长廊,许多面相怪异的鸟兽在笼子里跳跃、尖叫。像狗不是狗,像猫不是猫,像鼠又不是鼠,一眼可见都是人工借助科学生产出来的怪物。唯其物怪而贵。人们在怪物中穿行、拣选,交易。这些物种与祖先相比,已经极大地被改造了。人们根据奇怪的原则来改造,使其尽可能靠近交易的最大值。在人主宰的世界里,其他物种也是脆弱的,人们不愿让它们自行进化,而混杂这些物种的特性。我惧怕这种人为的改造。   

在易折的苦楝树下坐着,我顿生一种脆弱,一阵风来,也不由自主地跟着晃动一下,陷入了沉思之中……

(选自《纸上思量》,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对苦楝树的描写,“浮云”“紫气氤氲"等词语的使用充满诗意,给人以美感,让人对其“易折"产生同情心。

B. 威猛无比的藏獒在得到了“最好的待遇”后却死于肺水肿,这与生活在缺氧高原上锐不可挡的同类们形成了鲜明对比。

C. 作者描写米丘林等人嫁接和杂交植物的行为,意在表现人们在一厢情愿追求功利的同时,也同时存在着某些的弊端。

D. 全文在写了藏獒、番石榴和各种宠物被改变本性之后,转而写到人类自身,表达了庆幸于自在生、自在长的冷静思考。

2.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3.文章以“脆弱”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A 2.人其实也像苦楝树一样,有着脆弱的一面,随时面临着被摧折的可能,面对这些摧折,也会像其他生物一样,丝毫不比其他生物高明。 3.(1)“脆弱”体现了文章的核心内容,突出了这篇文章的“神”。(2)“脆弱”体现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敬畏,寄寓了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的良好愿望。(3)“脆弱”是文章的线索,使行文形散而神聚。 【解析】 1.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项考核情节作用,B项考核手法,C项考核内容,D项考核主旨,其中A项,“让人对其‘易折’的特点产生同情心”分析不当。“浮云一般的绿叶和紫气氤氲的花朵”可以招来人们“攀爬的觊觎”,但由于苦楝“易折”,“人们却不敢有攀爬的觊觎”。作者这样写,在于表现苦楝“易折”的特点,而不在于对其“易折”特点产生同情心。 2.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理解文中的句子含义的能力,分析语句的含义注意抓住语句中的重点词语进行分析,然后还要考虑语句的位置,答题时注意句中的关键词语“在易折的苦楝树”“我顿生一种脆弱”意思是“人其实也像苦楝树一样,有着脆弱的一面,随时面临着被摧折的可能,面对这些摧折,也会像其他生物一样,丝毫不比其他生物高明”。 3.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分析文章的结构的能力,主要考核标题的作用,注意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从内容看文章围绕标题“脆弱”写“苦楝树”“藏獒”等,“脆弱”是文章的核心内容,文章通过对生物的“脆弱”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敬畏,寄寓了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的良好愿望;从结构的角度看,“脆弱”是文章的线索,使行文形散而神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中华文化根源于中原文化,中原文化实际上是以商周文化为主体的。从文献和出土文物看,商周时期已经有了相当发达的农业,远超同时期其他地区。基于农耕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文化,当然要比狩猎采集时代的文化发达,也更为精细,更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再加上农业社会有超过日  常需要的粮食和其他物品,社会分工也更为细密合理,因而在当时经常发生的部落或部族战争中容易获胜。这样,中原文化靠着文和武两种手段慢慢地向外扩散,在扩散的过程中,并不是单向地输出,而是随时吸取当地部落部族的文化,边扩散边演变壮大。如果我们放眼历史,中华文化的这一趋势至今也未中止,以后也不会终结。

商周活动的地域在今河南、陕西一带,这里土地肥沃,适于耕种;但同时自然灾害频仍,接近北边和西边的游牧部落。中华文化的根基大致就是由这一自然和社会状况的刺激而形成的。农业生产需要社会的稳定和氏族、家族与家庭的延续。农业的耕种和收获是以年计算的,只有稳定,才能春种秋收,才能不断提高耕作技术、提高产量,生活也才能逐渐富裕起来;只有延续,土地、工具的占有才能长久,技术的传承和提高才有保障。要稳定,就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合作;要延续,就要重视血缘的纯正,要分清正支与旁支,要保持以辈分为基础的等级制。既然时时可能发生自然灾害和外来兵灾,就要与水旱风雹、虫兽疾疫搏斗,要和入侵劫掠者拼杀,灾后还要艰苦奋斗以恢复家园。在应对种种自然界和人的挑战过程中,不但磨炼了人们自强自立的意志和能力,同时也使得对自然界的观察越来越细密,天文、历法、地理、动植物学、医学等都有了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因而高度发达。这样,中华文化就种下了吃苦耐劳、聪明睿智、自立自强、知难而进、崇和反战、宽容豁达、重视伦理、忠孝仁义等基因。

中华文化形成之后,表层、中层和底层形成了一个庞大而严密的体系。这是中华文化历久不衰的内在原因。任何文化,表层是最易发生变化的。因为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的物质条件关系十分密切。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一经变革,人们的衣食住行就要跟着变化。中层变化的速度仅次于表层,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中华文化与异质文化交融的加深,礼仪、风俗、艺术、宗教、法律、制度等也必须相应地演变。表层与中层文化的每一次演变,也就向前推进了一步。惟有底层  文化,经过了数以千年计的表层和中层的反作用而不断地“修订"、加强,已经深深根植于民族的血液中,极难改变。但是,既然表层和中层对于底层有着反作用,那么表层和中层变得久了,也就要动摇底层文化。

(选自许嘉璐《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使命》,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原文化基于农耕生活产生,远远优越于其他文化,因而成为了中华文化的渊源。

B. 商周活动的地域特点磨炼了人们的意志和能力,形成了中华文化复杂的基因特点。

C. 中原文化在扩散的过程中不对外输出,同时还吸取各种不同文化,最终演变壮大。

D. 随着时代变迁,中华文化与异质文化交融逐步加深,中华文化必将发生根本改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认为中华文化根源于以商周文化为主体的中原文化,这是全文立论分析的前提。

B. 对商周文化产生所受的自然和社会状况的影响,文章从稳定和延续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C. 文章先分析了中华文化的渊源,接着从地域特点分析了其特征,最后表明其稳定性。

D. 文章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对中华文化的过去和未来提出了独到见解,很有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不是商周时期中原地区农业发展远超同时期其他地区,中华文化未必起源于此。

B. 如果表层和中层不断发生演变,底层文化也会动摇,可见表层和中层对底层有反作用。

C. 中华文化重视伦理,提倡忠孝仁义,可见其强调血缘纯正和以辈分为基础的等级制。

D. 如果一个地区社会稳定,氏族、家族与家庭延续正常,那么文化就会得到飞速发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咬文嚼字》杂志编辑部发布了“2017年十大流行语”,入选的词语是: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共享、有温度、流量、可能XXX假XXX、油腻、尬、怼、打call。

(注:“可能XXX假XXX”中的“假”本指不真实的、伪造的等义;但在这个词语中,“假”却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指使用效果不佳、违反常理、不合预期。“流行”的最新定义是在一定时间内打开网站地址的访问量。怼:表示心里抵触,对抗。打call:引申为对某人某事的支持、喜爱)

请从上述十大流行语中选择两三个来表达你对当今这个时代的认识,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词语,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列五副对联,分别适合哪个地方(场所)?请把序号填人相应的括号中。

①山高则配天,阳鲁阴齐资化育

坤厚故载物,西河东海仰生成

②桔井泉香杏林春暖,芝田露润蓬岛花浓

③揽辔登车,一世澄清需满志

读书观政,万家忧乐尽关心

④异彩缤纷看不厌,琳琅满目随心选

⑤效苏秦之刺股折桂还需苦战,学陶侃之惜时付出必有回报

岳阳楼____学校_____医院____泰山____商场______

 

查看答案

某学校举行经典课文朗诵晚会。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常常会报幕,请你为主持人设计一段朗诵《荷塘月色》的报幕词。

要求:所写内容与课文《荷塘月色》相关,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衔接自然,80〜110字。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有关祝贺词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蓬荜生辉(贺人乔迁)    ②鱼跃龙门(贺人事业有成)    ③南山献颂(贺人结婚)

④龙凤呈祥(贺新春)        ⑤宴尔之喜(贺寿辞)            ⑥蟾宫折桂(贺升学)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③④⑤    D. ①②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