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如果你为四郎哭泣 龙应台 (1)经济学家、社会学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如果你为四郎哭泣 龙应台

(1)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可能找得出一百个方式来回答“文化为什么重要”这 个问题,但是我可以从一场戏说起。

(2)有一天台北演出《四郎探母》,我特别带了八十五岁的父亲去听。从小听他唱“我 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我好比浅水龙,困在了沙滩……”,老 人想必喜欢。

(3)遥远的十世纪,宋朝汉人和辽国胡人在荒凉的战场上连年交战。杨四郎家人一一 壮烈阵亡,自己被敌人俘虏,娶了敌人的公主,在异域苟活十五年。铁镜公主聪慧而善 良,异乡对儿女已是故乡,但四郎对母亲的思念无法遏止。悲剧的高潮就在四郎深夜潜回 宋营探望老母的片刻。卡在“汉贼不两立”的政治斗争之间,在爱情和亲情无法两全之间, 在个人处境和国家利益严重冲突之间,已是中年的四郎跪在地上对母亲痛哭失声:“千拜万 拜,赎不过儿的罪来……”

(4)我突然觉得身边的父亲有点异样,侧头看他,发现他已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5)父亲十六岁那年,在湖南衡山乡下,挑了两个空竹篓到市场去,准备帮母亲买 菜。路上碰见国民党政府招兵,这十六岁的少年放下竹篓就跟着去了。此后在战争的炮火 声中辗转流离,在两岸的斗争对峙中仓皇度日,七十年岁月如江水漂月,一生不曾再见到 那来不及道别的母亲。

(6)他的眼泪一直流,一直流。我只好紧握着他的手,不断地递纸巾。

(7)然后我发现,流泪的不只他。斜出去前一两排一位白发老人也在拭泪,隔座陪伴 的中年儿子递过纸巾后,将一只手环抱着老人瘦弱的肩膀。

(8)谢幕以后,人们纷纷站起来,我才发现,啊,四周多得是中年儿女陪伴而来的老 人家,有的拄着拐杖,有的坐着轮椅。他们不说话,因为眼里还有泪光。

(9)中年的儿女们彼此不认识,但是在眼光接触的时候,沉默中仿佛已经交换了一组 密码。是曲终人散的时候,人们正要各奔东西,但是在那个当下,在那一个空间,这些互 不相识的人变成了一个关系紧密、温情脉脉的群体。

 

(10)在那以后,我陪父亲去听过好几次的《四郎探母》,每一次都会遇见父老们和他

们中年的子女;每一次都像是一场灵魂的洗涤,感情的疗伤,社区的礼拜。

(11)从《四郎探母》,我如醍醐灌顶似地发觉,是的,我懂了为什么《伊底帕斯》能 在星空下演两千年仍让人震撼,为什么《李尔王》在四百年后仍让人感动。

(12)文化,或者说,艺术,做了什么呢?

(13)它使孤独的个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少小离家老大失乡的老 兵们从四郎的命运里认出了自己不可言喻的处境,认出了处境中的残酷和荒谬,而且,四 郎的语言——“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为他拔出了深深扎进肉里无法拔出的自责 和痛苦。艺术像一块沾了药水的纱布,轻轻擦拭他灵魂深处从未愈合的伤口。

(14)文化艺术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他发现,他的 经验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的经验,他的痛苦和喜悦,是一个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 喜悦。孤立的个人因而产生归属感。

(15)它使零散的、疏离的各个小撮团体找到连结而转型成精神相通、休戚与共的社 群。“四郎”把本来封锁孤立的经验变成共同的经验,塑成公共的记忆,从而增进了相互的 理解,凝聚了社会的文化认同。白发苍苍的老兵,若有所感的中年儿女,或者对这段历史 原本漠然的外人,在经验过“四郎”之后,已经变成一个拥有共同情感而彼此体谅的社会。

(16)人本是散 落的珠子,随地 乱滚,文化就是 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 ,将珠子串起来

成 为社 会。而公民社会,因为不倚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座,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 最重要的黏合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如果你为四郎哭泣》因事见理,借看戏之事谈论文化为什么重要的问题,化玄远为 浅近,形象具体,易于读者理解,使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更强。

B. 看《四郎探母》时,父亲老泪纵横、泣不成声,“我只.好.紧握着他的手,不断地递纸 巾”这里的“只好”从侧面表现出了父亲受感染至深,也传达了我既理解又无可奈何的心 情。

C. 文章第 13—15 几个自然段从个人到社区再到同类,由小到大、逐层深入,逻辑严密。

D. 从《四郎探母》,我懂得了《伊底帕斯》《李尔王》这些作品能经久不衰是因为优秀 的文艺作品都令人感动。

2.这篇文章的标题颇具特色,请试加分析。

3.赏析第  16 段画线句子。

4.龙应台曾说,文学的一种“功能”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你通过《如果你为

四郎哭泣》一文能看见哪些感动?

5.这篇散文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试作具体分析。

 

1.A 2.⑴‘为四郎哭泣’紧扣文章内容,从老父为四郎探母哭泣之事谈起;⑵‘如果’的假 设,设置悬念,既吸引读者,又引发读者对文化的重要性的思考;⑶第二人称‘你’的使 用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显得平易亲切。( 3.这段话主要采用了比喻修辞,把人比喻为‘散落的珠子’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人作为个体存在的独立零散状态;把文化喻为‘柔弱’和‘强韧’的‘细丝’形象地说明了文化的重要 性,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看起来是柔弱无力的,但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能使人具有归属感。从而突出了本文的主旨∶文化重要。 4.⑴少小离家老大失乡的父辈们被四郎自责而痛苦的孝心所感动。⑵生活在他乡已是故乡的 中年儿女被父辈们发自心底的思乡之情所感动。⑶作者感动于文化的内涵与力量。 5.以小见大表现为文章要以‘小’,即‘一场戏’,阐明‘大’即‘文化为什么重要’这一抽象的命题。‘小’表现在感悟缘于一次看戏,杨四郎的一个举动,一句深情的话语,老父亲及其泪水代表的对故园以及亲人的思念。 ‘大’表现为本文主旨阐明‘文化 为什么重要’即‘文化的力量’∶⑴文化艺术既能使人找到理解自己处境、发泄痛苦、表 达情感的方式,抚慰受伤的心灵。⑵又能使孤独的个人找到所属的社会群体,产生归属 感。⑶文化能将孤立的个体凝成精神想通的群体社会,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 【解析】 1.试题分析:B项,“无可奈何的心情”不当。作者能够理解父亲——那个少小离家老大失乡的老兵的痛苦,但此情此景,任何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于是只好紧握着他的手,用这样一种无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抚慰。C项,“个人到社区再到同类”不当,应是从个人到同类再到社区,逐层深入或由小到大的关系。D项,“因为优秀的文艺作品都令人感动”分析不当。由原文来看,应是懂得了作为公民社会里最重要的黏合剂的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懂得了能引起归属感的、凝聚社会文化认同的文化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是永恒的。 2.试题分析:本文的标题是“如果你为四郎哭泣”,其中“如果”是表假设的关联词,“如果”所领起的句子是假设关系复句的一部分,以这样的句子作为文章标题,从表达效果上看,就会起到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人思考的作用;“你”是第二人称,标题中用了“你”会自然而然地拉近文章与读者的距离;从全文内容来看,“为四郎哭泣”是全文的线索,也是文章围绕展开的主要事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写句子。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蜀相》)

(3)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梦入神山教神妪,_____。(《李凭箜 篌引》)

(4)会桃花之芳园,_____ 。……_____,飞羽觞而醉月。(《春夜 宴从弟桃花园序》)

(5)登高是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登高,能开阔视野,容易产生诗情。杜甫登高,感 受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萧瑟气势;王勃登高,俯瞰到“闾阎扑 地,钟鸣鼎食 之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雀黄龙之轴”的富庶繁荣。李白登高,体验到

“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 的 艰 险 , 荀 子 更 是 从 登 高 中 细 细 品 味 到 人 生 的 哲 理 : “  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  感兴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①。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阑意。

【注】王禹偁(chēng):巨野(今属山东)人。在朝为官敢于直言讽谏,屡受贬谪。曾贬 黄州,又迁蕲州(今属湖北)病死。北宋最早改革文风的诗文家,由于他直言敢谏而屡遭 贬谪。

①如缀:排列成行很整齐,如连缀在一起。

(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雨恨云愁”一句词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借景抒情,写江南多云多雨令人感到惆怅,以表 现作者的心绪。

B.“江南依旧称佳丽”一句表明作者眼中的江南仍有着美丽的景象,“依旧”暗寓了今昔之感, 透露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C.“水村”两句抓住江南水乡最富地方特色的景物进行细致刻画,展现了一片明丽、温馨的 景象。

D.“天际”两句承上片写景而来,视角由低而高,转向空中。诗人用“天际征鸿”来反衬自己的 碌碌无为,以物衬人。

E.词人遥见“天际征鸿”触发了“平生事”的联想,并将“平生事”凝聚在对“天际征鸿”的睇视 中,含蓄而深沉。

(2)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又是怎样表达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凡有兴造,必须贵顺物.情。昔大禹凿九山,通九江,用人力极广,而无怨讟(dú)者,物情所欲,而众所共有故.也。秦始皇营建宫室,而人多谤议者,为徇其私欲,不与众共故也。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固.知见可欲,其心必乱矣。至如雕镂器物,珠玉服玩,若恣其骄奢,则危亡之期可立待 也。自王公已下,第宅、车服、婚嫁、丧葬,准品.秩.,不合服用者,宜一切禁断。”由是二 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

贞观二年,公卿奏曰:“依《礼》,季夏之月,可以居台榭,今夏暑未退,秋霖方始,宫 中卑.湿,请营一阁以.居之。”太宗曰:“朕有气疾,岂宜下湿?若遂.来请,糜费良多。昔汉 文帝将起露台,而惜十家之产。朕德不逮于汉帝,而所费过之,岂为人父母之道也?”固.请 至于再三,竟不许。

贞观四年,太宗谓侍臣曰:“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帝王所 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孔子云:‘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 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魏徵曰:“陛下本怜百姓,每节.己以.顺人。臣闻‘以欲从人者 昌,以人乐己者亡’。隋炀帝志在无厌,惟好奢侈,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此非书籍所传,亦陛下目所亲见。 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 不足。”太宗曰:“公所奏对甚善!非公,朕安得闻此言?”

(选自吴兢《贞观政要·论俭约》,略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必须贵顺物情                         物:人

B. 宫中卑湿                             卑:地势低下

C. 第宅、车服、婚嫁、丧葬,准品秩       品秩:品级身份

D. 每节己以顺人                         节:节约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物情所欲,而众所共有也        为其无道,天命陛下代之

B. 知见可欲,其心必乱矣          请至于再三

C. 请营一阁居之                  每节己顺人

D. 竞为无限,至灭亡              若来请,糜费良多

3.以下六句话,全都是唐太宗崇尚俭约的原因的一组是(   

①固知见可欲,其心必乱矣    ②若恣其骄奢,则危亡之期可立待也。    ③财帛富饶,无饥 寒之弊。④若遂.来请,糜费良多。⑤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    ⑥公所奏对甚善!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①②⑤    D. ③⑤⑥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 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B. 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C. 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D. 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所论俭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勤俭节约,而是针对王公贵族挥霍无度“则危亡之期可立待”展开讨论的,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性。

B. 贞观以来“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是王室和大臣们认真 贯彻唐太宗俭约治国主张的必然结果。

C. 唐太宗不仅以古为鉴,对俭约治国有清醒的认识,而且身体力行,宁愿忍受疾病困扰也决不造 屋避湿,体现了一代明君的高尚风范。

D. 魏徵认为,隋炀帝亡国固然与喜欢奢侈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滥施刑罚,从另一方面对唐 太宗提出劝谏,得到了唐太宗的赞许。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德不逮于汉帝,而所费过之,岂为人父母之道也?

(2)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

(3)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儒家《易传·系辞上》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主张思想文化的融会贯通。西汉司马迁认为,“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诸子百家立论不同,但也有彼此相通的方面。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学说“相反而相成”。由此可见,会通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中国思想文化史就是思想文化会通的历史。这从《吕氏春秋》一书可以看出端倪。该书亦称《吕览》,为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成,以儒家和道家学说为主,兼论名、法、墨、农、阴阳各家。此书肯定了儒家的政治伦理,主张实行仁政,也赞成道家的君无为而臣有为的观点,体现了儒、道的会通。汉高祖刘邦之孙刘安被封为淮南王,与门客编撰《淮南子》一书。其中,既有道家的“无为”思想,也有儒家、墨家以天下为己任、劳作不息的论述。

从战国末期到秦汉及魏晋时期,其间贯串着儒家与道家学说的会通,由此产生了魏晋玄学。魏晋玄学以《周易》《道德经》《庄子》为基础,称为“三玄”。它既讲自然变化,也谈社会人事变迁;既鄙视世俗,表现出超然物外的态度,又主张保持“名教”(身份等级的象征)传统和对自身既得利益的重视,用以论证“名教”与自然的一致性,体现了儒家与道家学说的会通。

中国思想文化的再次会通,起于唐代“三教并立”,至两宋,由南宋理学完成。唐代,中国佛学吸取了儒学和道家老子学说的某些方面,有些僧人以“人皆可以为尧舜”来解释佛性,并出现了专讲孝道的佛经,如《父母恩重经》。有些僧人以忠孝思想为内涵、以家族组织为形式编写禅律《百丈清规》,使佛教中的若干宗派世俗化,这样佛教才有了立足的文化基础。唐代思想家推崇儒学,同时研究佛学,居庙堂之上讲修齐治平、道德教化,处江湖之远则“栖心释梵,浪迹老庄”。时至两宋时期,儒学吸取了佛学哲学的某些论证方法,使自身的哲学思辨特别是在本体论上有了新的理论创造。

“会通”,用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话说,就是为儒学寻找“活水源头”,否则儒学就会枯竭凋零。他在诗里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和其他理学家将“三教”会通在以儒学为主的思想体系中,称为“新儒学”。 

与朱熹理学有别,南宋产生了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思想,认为“心即理”,只要“发明本心”,即可“穷理尽性”。明代思想家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心学传统,论述“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学说,反映了人们要求独立思考的理性要求。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说,思想学术为天下之“公器”“公识”,要由天下士人共同研究,确定其价值。在他看来,思想学术上的会通精神有助于打破学术上的门户之见,综合各家之长,开辟出一条新路。

(节选自张岂之《中华文化具有会通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司马迁和班固都认为,诸子百家虽立论、学说不同,但都主张思想文化的融会贯通,都具有会通精神。

B. 《吕氏春秋》不仅会通儒、道两家的思想,还论及了名、法、墨、农、阴阳各家的学说和主张。

C. 从《淮南子》有关道家、儒家、墨家思想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我国汉代在思想学术上也具有会通精神。

D. 魏晋玄学以“三玄”为基础,其产生的条件之一就是儒家与道家学说从战国末期到魏晋时期的长期会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唐代,中国佛学也吸取了儒学思想,令佛教中的若干宗派世俗化,使当时的佛教有了立足的文化基础。

B. 唐代思想家推崇儒学,同时研究佛学,也会通道家的学说和思想;两宋儒学会通佛学,在理论创新上颇有成就。

C. 南宋朱熹所代表的“新儒学”在以儒学为主的思想体系中会通了“三教”,为儒学寻找“活水源头”。

D. 黄宗羲认为思想学术应该是由天下士人共同研究、确定其价值的“公器”“公识”,因而学术思想上的会通尤为重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战国末期到南宋末年,中国思想文化至少经历两次大的会通,会通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B. 中国思想文化史就是思想文化会通的历史,其中儒、释、道“三教”的会通影响了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史。

C. 思想文化史上的会通,既体现在学说和思想的融会贯通,也包括一些研究和论证方法的彼此借鉴和吸收。

D. 思想学术上的会通精神,不仅有助于构建新的学术体系和学术流派,还可以丰富传统的思想学术。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面对大院的门口,你的左手边应该是西方。

B.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之间

229 年的历史。此书的作者班固和《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并称“班马”。文学史上像这 样的并称还有很多,比如《史记》与《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司马迁与西汉司马相 如有“文章两汉两司马”之称。

C. 19 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采用“纪实”的方法,记录自己的成长史,创作 了自传体长篇小说《大卫·科波菲尔》。

D. 《孔雀东南飞》中有诗句“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旧时 妇女在这一天晚上用针线做各种游戏乞巧;“下九”指农历的每月二十九,每月的这一天 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